('
老婆婆引着肖兰时来了厨房,示意他找个凳子坐下。
一阵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响后,老婆婆端来了一碗紫米粥,还有一只瓷碟,上面放着几个糖糕饼,金黄的酥脆在灯光下泛着油光,看着十分诱人。
闻见香味,黑猫一马争先地要上去嗅。
老婆婆假意抬手打:“丫丫!不能这么没有礼貌!”
那只黑猫挨了骂,但却还是倔强地伸长了脖子闻,小鼻子动了动,像是认定了盘子里是对于它来说不太好吃的东西,从肖兰时怀里跳出走开了。
一见它落地,那几只小狗立刻耀武扬威地向它吠叫:呸呸呸!快走!
黑猫丫丫不以为意,走得优雅。
肖兰时噗嗤一声笑起来,一转身,忽然对上老婆婆的双眼,他的笑容立刻僵在脸上。
老婆婆笑容可掬地看着他,眼珠会随着他的动作而转动。
还有桌子上的黄金糖糕,刚才丫丫要嗅闻,那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失明的人能做到的反应。
肖兰时手下捏起的木筷子不小心落到地上,清脆的声响将紧张的气氛推上高峰。
忽然,老婆婆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笑意,轻轻道:“你不是小满吧。”
肖兰时紧盯着她,不做声。
“这两天陪在我身边的一直是你。”说着,老婆婆又转身拿起一副新的筷子,递给他,肖兰时不肯接,老妇人坚持,“拿着。”
他谨慎地接过了。
和肖兰时的紧张不同,对面的老妇人姿势极为放松。
“我突然能看见东西了,脑子也好像好用了,不糊涂,是不是把你惊了一跳?”
肖兰时顿了顿,老实承认:“您的确是还挺吓人的。”
忽然,老妇人:“你说什么?”她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我听不见的。我的眼睛是哭的,现在不哭了,用了药就勉强能看清楚东西了。耳朵不行,这辈子都听不见了。”
肖兰时半信半疑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老妇人开朗地发笑:“你不用怕,我就是一个孤老太太,脑袋时而清醒,大多数的时候还是糊涂,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威胁。”
这话反倒是说得肖兰时不好意思,先是自己来到人家家里,趁着人家看不见冒充人家的孙孙,还吃她给孙孙做的糖饼。虽然那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那也算是入了口。
“呃,您说您说。”
“你说啥?”肖兰时:。
接着用手比划了比划,老婆婆继续:“看你打扮,像是位仙家吧,怎么走来这里了?”
话音刚落,肖兰时一抬头,发现鬼脸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是了,老太太这两日眼睛一直不好,神志也不甚清晰,想来是还不知道院落里落了只鬼怪。于是肖兰时拿了张纸,写清楚了原由,递给老婆婆,眼神问:您识字么?
紧接着,老婆婆拿起纸惊喝一声:“呦!这字跟狗爬的一样,写的是什么?”肖兰时:。
原来不是不认字,而是不认字。
无奈,肖兰时又拿出十二分的精神,重新写了一遍。
老婆婆阅毕,立刻对着背后的空气唤了声:“吴言,你出来。”语调不算重,却有种无形的威压。
肖兰时看见那鬼的尾巴抖在厨房墙角。
“吴言,是不是你?”
闻言,那鬼的尾巴抖动得好像更厉害了。
肖兰时看它是故意躲起,便说:“它走了,不在这里。”
老婆婆叹息一口,眼眶又泛了红,强行忍了下去:“我就知道。他死性不改。”
肖兰时明明知道鬼是听不懂活人说话的,可那小鬼就像是听懂了一样,尾巴耷拉了下去。
转而,老妇人又问:“他为了留在人间,害了多少人?”
肖兰时犹豫了一下,还是在纸页上写了一个:三。
老妇人低声喃喃,眼里满是悲伤:“三条人命啊。”
又沉默了良久,她抬头说:“我知道你们捉妖要么让他怨念消散,要么强行把他逼到另一个地方去。他本就不该在人间留着,现在既然害了人命,还请你们劳烦给他一个结果。”
肖兰时看向老妇人的目光略带敬重。
以往他所见到的亲眷,为了让已死的鬼留在人间,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为其杀人留命。
“我知道他为什么非要留在这里。我担心他不肯死,他担心我不愿活。你告诉他,让他放心。奈何桥前的孟婆汤我就喝半碗,下辈子我要施他天大的恩,让他一辈子都偿还不了我。”
小狗在肖兰时的脚边蹭,他低下头,不知该说什么。
良久,他抬笔在纸上写:知道了。
忽然,老婆婆又慈目看他:“孩子,你又有什么烦心事?烦事,还是烦人?”肖兰时一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