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臣还猜测,如果这次陛下派的不是国公,可能吴国派出的这些人就是奔着粮草去了。”
这话说完殿里陷入了一片沉寂,沈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季长青现在下落不明不知生死,虽然粮草没有丢失,但是毫无疑问,季长青比粮草重要的多。
尤其是在沈英这副身体的主人,也就是文帝,还未成长起来的时候,季长青等于是摄政王一般的存在。
沈英记得,史书上写过,季长青虽位高权重但从未觊觎过皇位,而且还处处帮扶文帝。
沈英桌子上放上来的这些折子,大部分比较难解决的季长青都已经看过并且写上了建议才盛给了沈英。
朝中上下有许多大臣都是季长青一手提拔上来的,这下群龙无首,神恩国内部就会先一步瓦解。
吴国这一步棋走的可谓是十分精彩,一下打在了蛇的七寸上。
“陛下,臣认为,朝内应该有奸细,否则凭借着一万的军队以及国公的智谋应当不至于变成如今这副局面。”
姜远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大殿内许久的沉寂,他的话也让沈英心里一惊。
没想到姜远才十岁就已经能想到这一步了。
神息赞同的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了沈英说道:“太子说的不错,陛下,此事一定要彻查。”
“只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一是再行派人前往边境运送粮草,二是找寻国公的下落,但是派谁去,老臣一时也思考不出人选。”
赵文轩捋了一把他那长长的白胡须神情有些苦恼。
“运送粮草的事本宫去,查清奸细这件事,便交给丞相和太子了。”
“长公主不可。”
“殿下三思啊。”
神息站起身对着台阶上的沈英单膝下跪,毫无意外的,赵文轩与姜远都出声阻止了。
“朝内如今出了奸细,让谁去本宫都不放心,本宫是神恩的长公主,既享百姓荣养便要行为民之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陛下身体虚弱,国公失蹤,朝中上下如今最需要的是出现安抚人心的人,丞相便是这个人。”
“再者,本宫自小也被先皇训练过,在对敌上本宫不觉得自己差,难道丞相和太子是因为本宫是女子才会出声阻拦?”
“老臣不是这个意思。”
“长公主误会了。”
沈英坐在椅子上垂眸沉思,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不知道是该同意还是该否决。
历史的进程已经出现了偏差,他该如何才能让它重新进入正轨?
“都别说了,朕同意了,就依长公主的意思,查清奸细的事交给丞相和太子,希望你们别让朕失望。”
沈英打断了赵文轩与姜远的劝阻,历史已经偏离,那就按着目前最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最起码,神息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法在沈英看来是十分行的通的。
“臣等遵旨。”
沈英一拍即定,语气透着一股不容质疑的意思,赵文轩和姜远也没再说什麽,直接跪地与神息一起接了旨。
“都退下吧。”
沈英摆了摆手,三人站起了身一前一后离开了大殿,神息走到殿门口前脚已经跨出去了身体停了一下又迈了回去。
她走回了殿里,听见殿门重新关起的声音她才走到了沈英面前。
“阿英,为了安全起见,我今夜就带人前往粮草停驻地,我走了之后,你不要相信任何人。”
“药记得按时喝,有什麽事就让人加急发信给我,如果真有什麽难题便去问丞相,但丞相年事已高也不能太过劳累,你要学着自己处理。”
“还有,我将这件事交给姜远也存了试探他的意思,他若是没找出来奸细你便治他的罪,也能让他背后的祁王府安生一段日子。”
沈英坐在椅子上挺直了身子耐心的听着神息的嘱咐,他发现,这个时候的神息与他的姐姐很像。
神息的自称也下意识的发生了改变,现在这副画面沈英觉得自己就像是回到了现代,看见了自己的姐姐沈息。
“......最后,阿英,舅舅他,你一定要多派些人手去找,活要见人死……死要见尸,找到了,一定要派人来告诉我,一定要。”
神息说到最后声音都颤抖了起来,她心里沉甸甸的,在没有得到季长青确切的消息前她都会一直蹦着根弦。
神息说完之后沈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了神息面前,神息虽然处处行事都是长姐风範,但在身高上沈英要比神息高上半个头。
“知道了阿姐,我会照顾好自己,你放心,父皇自幼便教导我。”
“我既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也不是胸无城府的鲁莽武夫,我是神英,是神恩国的君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