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英说完之后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就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一大口,喝完之后才觉得神息说的很对,这茶味道确实不怎麽,方才他第一口也是抿了一下意思意思,现在喝的多了确实觉得味道不好。
“猜的差不多了,能够悄无声息潜入官员家里拿东西放东西几次不被发现的,除了你身边的暗卫,那应该就是国公在姜远身边培养的那些人了,再加上姜远在朝堂上有意无意的提起玉京的事。”
“他们只怕是恨不得早早辞官回乡,你让舅舅发放账簿一开始就没存要了他们的命,他们自然也清楚不是奔着他们的命来的,既然不奔着命来,那就奔着钱了。”
“所以,这些朝臣才会这般着急的辞官将府里的财物田地全部上交,这是在拿钱换命啊,金银财宝哪里有自己的命重要?”
神息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你啊你啊,这个主意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那等你回了京城要如何处理呢?姜远现下可都还压着没说话呢。”
沈英转了转眼睛说道:“等回去了想活命的就交钱,不想活的就抄家处斩,反正证据都在,他们也看到了,该怎麽做就看他们自己的决定了,朕也不能左右不是?朕只是给了他们一条能选择的活路。”
第九十九章 震慑4
“而且,皇姐你要知道,这近百年的大案主谋早就不在了,也不能把人尸骨挖出来鞭尸不是?若是真要按着律法来,那这些人贪污纳贿的银钱可是不少,京城里的这些官员大多数都要处斩,家眷还要流放。”
“依着名簿上的人来看,这可是涉及千人的大案,肯定会激起民怨,与其闹的天下皆知让别国看笑话,倒不如从暗处给它断了,况且,涉及到的家眷里多有老幼妇孺,这若是一下流放怕是要葬送许多人命。”
沈英一开始的出发点也是想要减少伤亡,毕竟这是个大案子,堆积这麽多年涉案的人也不少,参与其中的人若是全都抄家流放怕是流放的地方堆积起来的人都能自立个小国了。
再说,文帝的母后和外祖父也在案子里,真闹大了季长青也不会被轻饶,甚至可能还会连累神息和文帝的名誉,这般处理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只是,等沈英回去之后还得再做些补偿才行。
总不能把国库填满了,天下百姓却捞不到好,一开始遭受苦楚的就是他们,自然也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补偿才行。
神息很是欣慰,看到如今的弟弟已经考虑的这样周全她觉得自己来时在路上担心的那些事情都是白白费神了:“你能如此想便是最好了,这些人的钱都是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确实是要是还于百姓。”
“位处高座那便要事事兼顾,你是君主自然是先天下后自己,凡你所下之令神恩上下无有不从,这也是自小父皇便教授于你的为君之道。”
“起初,舅舅同本宫说起这办法是你想的时本宫还不太相信,毕竟这件事情做的太缜密,也方方面面都兼顾的很好,今日听你说完本宫才算是信了,阿英,你是个英明的君主。”
沈英头一次听神息这样夸他,脸上浮起的两团红晕彰显着他此刻的难为情,“皇姐,快别夸了,朕又不是小孩子了,你再夸朕都要飘上天了。”
神息掩面大笑,指着沈英发红的脸颊说到:“瞧你,脸都成猴屁股了,哈哈哈哈,又不是没夸过你,怎麽这回就这样上心了?”
现下房里没人,神息说话都没了往日的矜持,沈英也喜欢神息这样的一面,释放天性,而不是整日都被长公主的这个身份压的喘不过气。
神息在沈英这儿待了有十来日的时间,整日里跟着沈英不是喂鱼就是看花,两姐弟还常常微服去南夏街道上逛铺子,日子过的好不惬意。
直到京城传来书信,说开春了天气渐好让沈英和神息可以準备準备回去了,这才将两人的休假时间给进行了终止,说实话,沈英在南夏过的真是比皇宫里快活多了。
在南夏没有折子烦忧,虽说季长青隔几日就会送一批京城里姜远批複过的折子来给沈英过目,但是沈英是碰都没碰过,那些折子都堆在沈英的偏殿积了一层灰。
沈英相信以姜远的能力批些折子还是没问题的,更何况还有季长青整日里盯着,能出问题才怪了。
回京这天沈英对南夏的行宫还念念不舍的,神息倒是没多大的眷恋,她平素在皇宫的时候事情多,整日里忙完宫里忙宫外,忙完宫外忙自己,那有事一天下来屁股不沾椅子也是有的。
自从出嫁之后,皇宫里的事情就被他全数交给了姜远,她直接做起了甩手掌柜,神息一开始将公务交给姜远的时候他处理起事情来还有些不熟练,但是时间长了也就处理的游刃有余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