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元朗的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被太上皇一个查探不力的罪名直接撸了,只剩下一等侍卫的官职在身上。
这位太上皇开始挥霍起自己儿子的资产了,这两年康正帝连抄家加推行新政,让国库里的存银在一千五百万两以上,这位太上皇立刻组建了新的北军,刘会为统帅,率领京城四营,朝着西北杀去。
至于兵败乞讨回京的赵毅这位太上皇也没有多说什么,下令撤销对他的抄家,只是除爵削职,关入了大牢。
很快,一条消息从宫里传来出来,康正帝跟太上皇大吵了一架,双方互不认输,一时间整个朝廷都有些诡异的静谧。
各种指令在军中传递,京城十二营、九门提督府、五城兵马司来回的士兵们都枕戈以待,朝中甚至不少人都怀疑这要爆发玄武门之变,不过厮杀的不会是兄弟,而是父子。
但是很快,康正帝坐在了龙椅上进行了大朝会,而太上皇,重回景阳宫进行修道,这让众人知晓了这位陛下的实力,短短几年,他的兵力彻底压过了太上皇。
想想也正常,和通淖尔之战光至元功勋出挑的就死了五六个,九门提督府、五城兵马司本来就在康正帝手中,京城十二营有两个营在康正帝手中,而太上皇虽然名义上掌握了六营,但是有四营重新编制在刘会的带领下去了西北,也就是这位太上皇手里能用的只有两营。
(有人说不是十二营么?这不够,还差四个,那四营不是在和通淖尔大败了么,只有两千多人在牛继宗的带领下逃回了科布多么。)
康正帝重新掌权瞬间推翻了他父亲大部分的策略,直接命令赵元朗为新的北路军副帅跟先锋,遏制刘会。
等赵元朗追上刘会的时候,他们刚刚到达科布多。
牛继宗他们见到赵元朗来了也甚至高兴,因为他们最近过得太苦了,外面整天都有准噶尔的军队在肆意的游荡,他们加本地驻兵已经后来溃散的士兵一共只有士气全无的四千多人。
随着刘会率领五万大军抵达后,情况瞬间就好起来了,敌军撤退了。
西路军加北路军合计十九万五,但是真正可用之兵只有八万,因为宁夏地区的岳钟琪统领的十四万大军除了可用的三万人,其余的零零散散分散在漫长的防线上。
中军大帐,刘会召集手下开始讨论如何出击,众人各抒己见,赵元朗默不作声。
刘会皱眉看着赵元朗:“不知副统帅有何高见?”
“没什么高见,你们都在讨论如何出击,但是我更关心的是那一万多撤退的敌人为什么绕过这里。你们看这里,他们肯定现在会绕过我们的大营往北走,然后到这,必定是他们南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