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吃吗?”星星歪着脑袋,等着小伙伴的反馈。
不说戚长陵如何受宠若惊,馒头入嘴的瞬间,他便觉出了酥脆与香软,简直无法相信,这竟是他烤出来的。
“很香,好吃!星星真厉害!”
星星挺了挺小胸脯,嘴角翘得老高:“听窝的,没错!”
“嗯!我把剩下的都烤了,大家一起吃。”
掌握了要领后,戚长陵动作很利索,很快,剩下的馒头片都烤好了。待星星撒过盐粒后,一一分给了衆位小伙伴。
孩子们在台阶上排排坐好,如同刚出窝的雏鸟们,正在等待鸟妈妈的投喂。
食物到手后,大家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表情十分迷醉,仿佛尝到了什麽珍馐美味。
唯有星星,皱起眉头,疑惑地看向馒头片。怎麽,味道不一样?他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咀嚼一会:鹹鹹的,好像也不错啦。
不过---星星愉悦地咬着馒头片,小腿蹬得十分欢快---要是再来点羊奶就更好啦。
“我记得清和说过,不準你独自玩火。”
温润的嗓音自阶下响起,仿佛含着一股笑意。戚长陵登时一惊,手中的馒头片险些掉下去。
星星兀自啃得头也不擡,挥了挥手含糊道:“窝,不告诉他!”
话落,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劲,蓦然擡头,便看见不远处长身鹤立,温柔浅笑的顾青云。
“啊!”星星短促地急呼一声,从台阶上翻身站起,如乳燕投林一般,激动地沖向来人。
“顾酥酥,泥来啦!”
顾青云蹲下身,接住了这道跌跌撞撞的小身影。他眉眼含笑,周身气息柔和下来,不複先前的凛冽。
“嗯,我来接你回家。”
“爸爸,叫泥来的吗?”
星星揽着他不放,似乎到了此刻,近几日积攒的惊惧才一并释放出来。唯有抱着熟悉的顾叔叔,方能心安。
顾青云顺势抱起幼崽,继续走向台阶。
“他在家中等你,等咱们回去,就可以见到他了。”
“嗯。”
幼崽重重点头,软软糯糯地应了一声,歪着脑袋靠在了对方颈窝上。这个下意识的举动,令顾青云的心为之一颤。
其余孩子先是防备地看向这群突然出现的兵卒,面上满是警惕。见到星星同为首之人十分亲近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们好像得救了。
顿时,孩子们心神松懈,禁不住放声大哭。
兵卒们焦头烂额地哄着幼崽,心里暗暗羡慕起指挥来。瞧瞧,同样是幼崽,怎麽指挥怀里的那个,就一点不哭不闹,偶尔视线撞上了,还会露出软乎乎的笑容呢?
顾青云环视一圈,见三个山匪仍旧睡得人事不知,眉头微微蹙起。待扫过陶碗四周的虫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趁着兵卒们搬运山匪,诱哄孩童,忙得无暇他顾时,顾青云不动声色地驱散了那些虫子,并从袖中撒了些路上采摘的草药。
这些草药皆有致人昏迷之效,原是为了以防万一,眼下果然派上了用场。
星星好奇地看着他动作,虽然目中不解,却懂事地没有问出声。
做完这一切,顾青云施施然走出破庙,抱着星星上了马。
戚长陵自星星沖出去时,便想拉住对方。只是,随后二人的亲昵打消了他的心思,那人,应是他十分亲近的长辈吧。
戚长陵眼中闪过一丝豔羡,在家中,便是祖父,也从未这样抱过他呢。
星星沖亲近的人撒娇一阵后,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小伙伴。
“叔叔,窝,交朋友啦!”
顾青云看向场中唯一一个保持镇定的幼童,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你叫什麽?还记得家住何方麽?”
戚长陵挺起胸膛,作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我叫戚长陵,京城人士。日前同祖父来此处探亲,不想遇到歹人,遭此横祸。劳烦这位叔叔,送我归家,长陵感激不尽。”
说完,他作揖行了一礼,举止十分规矩。
顾青云目中现出一丝兴味,姓戚?这可是国姓,本朝除了皇亲国戚外,并不常见。将他带回去,戚彦昭一定知晓。
因为多了孩子,顾青云遣人去附近县城寻了辆马车,又备了些吃食,将他们安顿好后,这才下令归途。
路上,戚长陵看着其余孩子红肿的眼眶,以及两颊未干的泪痕,又瞅了瞅趴在窗子上,满脸好奇地盯着外面的星星,不由纳闷道:“你怎麽不哭?”
星星回神,眨巴着眼睛,奶声奶气却振振有词道:“爸爸说了,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
顾青云乘马行至车窗前,听得此话,心中好笑,无奈纠正道:“星星,小哥儿不能自诩男子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