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望见街上人流躲闪,来来往往的农夫、商贩也少了……
热热闹闹的叫卖声,也变得低不可闻。
一些店铺正在急急慌慌的关门上栓,叫卖着油条烧饼的小摊贩,也开始支手支脚的收拾东西,就要离开。
这种乱相,杨林从来没有见到过,心里也不知什么滋味。
不过,小蘑菇提醒得对,自己如今就是一介纨绔子弟,无拳无勇的。
吃喝玩乐倒是在行,真要出头做些什么,不但会把自己搭进去,还救不了人。
再走过一段路,看到的青衣汉子就更多了,一拨又一拨吵吵嚷嚷,闹得人心惶惶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躲避。
一些衣着光鲜,看看家境不错的家伙,就没有害怕,还有闲心站在一旁指指点点的品头论足。
讨论着那刺客杀了人后会在城内歇息,还是已经逃出城去,鸿飞冥冥。
“小蘑菇,你说那刺客还在城里吗?”
“放心吧,少爷,他们根本就抓不到人。”
“哦?”
“如果我是那刺客,身上有伤,行动不便的话,肯定不会立即出城,也不会进去这些人来人往的地方。人多眼杂的,风险太大。”
“那你会去哪里?”
杨林诧异不乏赞许的看了小蘑菇一眼,没想到小丫环还挺会换位思考的。
“换作是我嘛,当然得找同伙,不对,是找朋友帮忙。越是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越是好地方。”
小蘑菇微微得意,挺起并不存在的小胸膛,“毕竟,那刺客也不是为了私仇杀人,而是为了大义杀贼。相信会有许多人同情他,甚至帮助他的。”
“就像老爷常说的那样,这个世界虽然不那么令人满意,但也有那么一些人抛头颅、洒热血,愿意为国为民做一些事情。
为民抱薪者,不可冻毙于风雪,他们总有同行者。”
第002章 幻觉
街道上面乱归乱,好在青衣汉子还是有着针对性的搜寻,并不会十分扰民。
如果忍住不去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话,与往日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
走到茶庄定胜楼之时,杨林脸上就露出姨妈笑来。
他听到里面传来的二胡声,还有一把如同天籁般的嗓子轻吟浅唱。
“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
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
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长江,江南江北风光好……”
唱曲的小姑娘年纪不大,约莫十六七岁模样,两条乌黑的大辫子垂在胸前,弯出好看的弧度。
她双眼流波,面上带着丝丝羞涩,唱起曲来就像面对情郎撒娇。
茶客们一双双眼睛死死锁定在唱曲小姑娘的身上,呼吸都变得极其轻微,生怕惊着了她。
至于斜后方那个拉着二胡的花白头发老汉,基本上没人注意。
歌声飘荡,二胡呜咽。
见到杨林推门走了进来,唱曲姑娘稍显迷离的目光突然一亮,嘴角漾出动人心魄的浅笑。
显然是认出了这个时常过来捧场,还不吝惜打赏的熟客。
杨林眯着眼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径自选了一张座位坐了下来,静静倾听。
很快,就有茶博士送上一壶雨前龙井,一碟条头糕、一碟葱包桧儿,一碟绿豆糕……
来的次数多了,茶楼也记住了他的喜好。
这也正是小蘑菇感觉奇怪的地方。
自家少爷这几个月来,去花楼喝酒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说是嫌弃那里太吵。
倒是上茶楼,十分勤快。
品一盅香茗,尝一尝糕点,能够消磨大半天。
但是,茶楼里也不见得安静到哪里去啊?
不唱曲的时候,这里会有说书先生说一些奇闻怪谈,小道消息。
大家讨论着,争得面红耳赤,喧闹得很。
而且,前来喝茶听曲的客人。
都是一些大爷大叔大伯大爷们。
属于那种经历了半生奔波,有了一点余钱,想过一过悠闲生活的中老年,很少能见到年轻人。
少爷来这里消闲,就显得格外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