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再进京
「雷书记啊,你工作做的很好嘛。」
「哎呦,徐书记,我哪敢当书记啊,叫我小雷,东宝,都行。」雷东宝笑着回应,有几分英姿勃发的感觉。
在去年,小雷家包干到户,粮食产量确实有提高。又得益于买了农机,加速了耕作效率,使得在县里干活的时间更多,赚的也更多了。所以小雷家今年的日子,会过的很滋润。
但也就是如此了,比起厂内职工的工资待遇来说,他们还差的远。
而雷东宝之所以能出现在这,是因为他也是代表之一,开大会当然也要到位的。
无意义的说了些没用的话,雷东宝又散了烟,说道:「二位领导都在,有个事儿我想请示一下。」
「领导在这呢,我领导谁去?」王言笑着摆手。
徐书记也笑:「说说看。」
雷东宝说道:「这不是日子好了嘛,咱们纺织厂又做的这麽好,在全国都有名,我们农民也想进步,也想赚钱啊。我感觉电线这个活能干,所以我们小雷家打算集体集资,开一个电线厂。」
迎着雷东宝期待的眼神,徐书记对王言扬了扬头:「你说说?」
王言稍作思索,说道:「县里建火电厂丶水电厂你是知道的,为了方便县里的电网建设,电线厂已经并到了纺织厂,工艺也改进了,各项数据都比之前要好。电线厂的工人,比你们村里人都多。
你要是想生产电线卖给我们厂里,那你没戏。你要想卖到外面,等我们的产量提高了,满足了县里的供应以后,肯定也是要往外卖的。你觉得你们村集体的电线,能卖过我们厂里?」
「那肯定不能啊。」
雷东宝连连摇头,随即有些失落的问道,「那这事儿就没戏了?」
「我跟你说说现实情况,要是想干你就干。」
「我又不傻,到时候赔了钱,我怎麽跟小雷家交代啊?」
王言笑了笑:「你要真想做,就看看什麽是纺织厂没有的,那你才有可能做成。」
「哎,是我们先前想的简单了,不知道县里的情况,那我们再研究研究,到时候再汇报。」
雷东宝说道,「那二位领导,我再多嘴问一句啊,我们小雷家以后怎麽安排啊?这过去一年了,再没给我们小雷家派一个进厂的名额,之前村里进厂的,都有住楼房的了。我问公社,就说我们小雷家发展的好,不用进厂了。不是我们搞砖厂,县里不高兴了吧?」
「你想多了,县里盖房子搞建设,你们一直供着砖呢。这是去年夏天定的事儿,当时……」
王言给雷东宝讲了一下之前的定议,说道,「所以你们小雷家会是最后进城的,当然,这是你们小雷家的村民同意的基础上,如果不同意,我们也不会强制要求,你们村的集体发展的好,不愿意进城也是正常的。」
「我们发展的再好,也不可能住上楼房啊,怎麽可能不愿意呢。」雷东宝说道,「当时要分地丶开砖厂,我们也没想那麽多,就是等着进城不知道什麽时候呢,我们自己先解决一下问题,过过好日子。哪成想,现在竟然要让我们最后进城了。这要是说回去,村里人非得炸窝了不可。」
「都是一步步来的,总得有个先后嘛。」
徐书记笑了起来,「给你吃颗定心丸,预计五年以内,全县人口都将进城。现在就等着咱们电厂建设呢,等到解决了用电问题,纺织厂就能扩大生产,工作岗位也就更多了,安心等一等吧,没几年就过去了。」
「哎,我想起来了,二位领导,我们小雷家搞养殖怎麽样?养猪,鸡鸭鹅什麽的。」
「这是符合咱们县目前情况的。」王言含笑颔首,「知道咱们县里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麽吗?」
「我没文化,大老粗一个,可不知道什麽矛盾。王厂长,你就别逗我了。」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收入与落后的物质供应之间的矛盾。」王言笑呵呵的拍着雷东宝的肩膀,「简单的说,就是县里的人越来越有钱,但是花钱的地方太少,想花钱也花不出去。
你没看县里新开了那麽多的饭店丶麻将馆丶澡堂子丶戏院丶电影院什麽的?为什麽?就是人民消遣太少了。吃喝玩乐都供不上。当然,我们所有的店都是厂里开的,你们开不了。
目前来看,养殖确实不错。我可以让县里的养殖场给你们提供一些种苗,再让兽医站给你们相应的养殖技术指导,养起来以后都供应到厂里,等到以后到你们小雷家进城以后,直接并购,还能给你们小雷家发收养猪场的钱。」
「王厂长,我们可真干啊……」雷东宝还是有些不确定。
「干别的也行,你们不是厂里的,我又没拦着你们。只是告诉你,厂里已经做的东西,你们别做。如果你们可以生产别的,给晋陵以外的地方供应,那也行。」
「厂里能让大家都过好日子,我们安心等着进城就行,还是别折腾了。否则的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什麽也没落下,那就太对不起小雷家的人了。」
「你还是有觉悟的。」徐书记笑了起来,「把养殖厂干好,对小雷家来说,你就是大功一件了,好好干吧。」
「哎,那我就不打扰二位领导了,赶紧回去安排一下。」
雷东宝风风火火的走远……
看着雷东宝远去的背影,徐书记说道:「确实,咱们县里人有钱花不出去,这事儿是个大问题啊。我听说现在不少职工,结伴进城,在城里买东西,钱都花城里去了,这不行啊。你主意多,这方面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千万不能忽视了。」
王言挑了挑眉,准确把握到了徐书记的意思,那就是厂里挣,厂里花,不能让别的地方,挣了市里的钱。最大限度的,给厂里职工找到消费的出口,回流厂内职工手里的工资。
「很难。」王言好笑的摇了摇头,说道,「目前我们的劳动力已经几乎发挥到最大了,没有馀力去研究那麽多的东西,也没有那麽多的人才。
同时盖职工房丶县里的公共建设,一直占用着我们一半还多的资金。想要彻底的将肉烂在咱们县里,几乎不可能。那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咱们没有馀力去管了。
要不小雷家能干养殖?是考虑到人民对肉的需要,肉又紧缺,所以才自己搞养殖弥补一部分,也是积累一些经验,以后有馀力了我们再扩大规模。要不养殖厂的那些人力,放到别的地方,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赚更多的钱。
对咱们县里好不好,主要还是算总帐。不管我们的人民花出去多少钱,只要我们赚进来的比花出去的多,那我们就是赚的,人民的生活也就是有保障的。」
「你有数就行。」徐书记笑了笑,哎了一声问道,「明年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就毕业了吧?今年还去吗?」
「肯定得去,六月份我先去那三个学校走一走,再演讲演讲,先给有意向的学生做个登记。等到年后他们彻底结业,我再去一遍,尽量的多忽悠一些人过来。等六月份去北大的时候,我得求见一下领导们了。
咱们自己找人太费劲了,还是请求一下北京的支持,直接给咱们分配一些大学生过来。一个两个的不嫌少,一百两百不嫌多。」
「那等这几天忙完,我写个申请递上去,正式流程还是少不了的。」
……
在八一年的一季度,王言耗费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开会上。一方面是厂内的厂务,一方面是代表大会。
他现在不仅是晋陵代表,他还是市里丶省里的代表,再经过一些程序,来年他还是国家代表。而除了代表大会,还有各级的改革发展会议等等,他都是要出席的。同时还有一些表彰的活动,给予一些荣誉,他也要到场。
又处理了一些厂里的问题,继续的做了一些研究。到了六月份,王言乘着火车离开了晋陵,第一站是安云……
「这是你妈给你织的毛衣,说你离的近,暑假也不回去看看。」
火车站附近的国营饭店,王言将带过来的两个大兜子其中的一个放到了宋运辉的面前。
宋运辉还是没变什麽样子,戴着此前送给他的眼镜,穿着晋陵生产的运动短袖丶牛仔裤丶帆布鞋,手腕上戴着送给他的手表,正经走在时代潮流前沿了。
「这不是过完年就毕业了嘛,回去来回还要折腾一趟,不如等我工作了,到时候再休假回家看看。」
「不读研究生了?」
「读了四年大学,我还是想要去检验一下学习成果。研究生的话,以后再考也一样,不是有干部进修班嘛。」
王言点了点头,问道:「去向定了吗?」
「没定呢,听说下学期金州化工来我们学校招人,那是咱们国内化工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厂了,我想去那边看看。不过他们只在我们学校招一个人。」
「知道徐县长,哦,不对,现在是徐书记了,知道他来晋陵之前在哪吗?」
「金州化工?」
王言一脸的孺子可教:「你看看,还是用上了吧。」
「我靠自己也能进去。」宋运辉还是有些不服的。
「我以前就跟你说过,大厂子不缺人才,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知道金州化工来招人,你们专业都动心了吧?」
「就我那个室友,叫虞山卿。」
「有印象。」王言说道,「那你凭实力进不去。」
「我各科成绩都比他好,公平竞争我不怕。」
「他比你滑,成绩是不如你,但总也没有相差那麽巨大,综合下来,公平竞争我不太看好你。」随即王言又摇了摇头,「不过考虑到你们学校的领导都知道我是你姐夫,这方面没准会加分,所以话也不好说的那麽绝对,你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宋运辉不说话了,他在学校里,确实因为是王言小舅子的身份,有了一些便利,这点无可争议。而落到他个人的身上,穿的衣服丶戴的表,都是他的好姐夫给的。
「那我先不跟徐书记打招呼,你跟那个虞山卿去比吧,我也看看你们学校到底给不给我面子。」
「姐夫,你跟我们学校没有什麽利害关系吧?」
「去年三校大学生考察团,真正说起来,这样的一场开先例的,直接传到海子里,全国宣传的活动,你们学校参与进来,那麽你们的校领导就是有好处的。不过如你所说,如果他们认为跟我没有利害关系,那谁也没办法。」
「太复杂了。」宋运辉摇头,忍不住的叹气。
「你有脑子,就是不去想那麽多而已。参加工作以后,你慢慢就明白了。」
王言没再多说,转而同宋运辉说起了发展。
小舅子好像一个好奇宝宝,什麽都想知道……
如同跟徐书记说的那般,王言在安云大学和工学院又各自演讲了三天,对有意向来晋陵的大学生进行了登记。
还是有不少大学生有意向的。
现在的晋陵比一年之前发展的更好了,大学生们都看报,一有什麽大事,晋陵就能上报纸,是报纸上的常客。
水电厂丶火电厂的建设,新销售的机器,金属材料的一些小突破,年终统计的职工工资待遇,广交会上做外贸的好成绩,凡此种种。既有国家肯定,同时又赚钱,职工的福利待遇又好。
最重要的是,王言许诺的工资待遇并不低。去年时候说是起步一百块,这时候又涨了二十,同时去了直接分房,举家搬迁父母亲人都给安排工作,子女上学免除全部费用。
可以说,找遍全国,也没有比晋陵给出的条件更优渥的。
至于所谓的前途,国家都肯定了,那还能没有前途?
而去年参与了大学生考察活动的学生,回来以后普遍反响良好,对晋陵很是推崇,这也自然侧面影响到了全体学生的态度。
同时晋陵的牌子也已经开始响亮起来,推出的衣服鞋帽之类的,哪怕贵,人们却也是认可的。有消费能力的人,是愿意消费的。无论是品质,还是样式,晋陵都是佼佼者,是八十年代初的潮流引领者。
本该风行的阔腿喇叭裤,甚至都被晋陵影响的没有掀起丝毫的浪花……
如此种种利好之下,大学生们还是很踊跃的,不枉王言先前折腾那麽久。
当然意向是意向,最终是不是要去,那就不一定了。
不过王言还是希望他们能把握机会,因为晋陵的大学生缺口,最多只会持续到八五年。
毕竟晋陵的教育投入可是很大的,在这个六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彻底执行的阶段,他们几乎实行的就是十二年义务教育。因为他们县里是强制上学,不上不行。
从七九年开始实行,过了七九年八零年的两届大学生,八零年以后上大学的晋陵人,毕业以后不用王言再亲自忽悠,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会回来。
因为对比起之前的大学生,他们在县里的时间更多,更能明白晋陵的好,明白晋陵职工的好,他们离开晋陵,再对比一下,那感觉就更强烈了。
到了那个时候,晋陵每年都会有稳定的掌握了知识的大学生补充进来。同时,厂内送出去进修的各种人,也已经学完回来,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都是可堪一用的。
至于真正的有天赋的,可以自主研发的天才人物,那就得看命了,强求不得。不过王言本也没有强求要那样的人,他要的只是能在他的带领之下,贯彻落实他的想法的人。而不是现在这般,连一些最基本的实验都要他自己做……
在这两所大学结束了演讲以后,王言又一次来到了熟悉的北大。
许久不见的夫妻俩见面,必要先深入的互诉衷肠一番,才好躺在一起说悄悄话。
宋运萍搂着王言,也不嫌弃热,由着王言把玩着大宝贝。
她问道:「这次过来呆多久啊?」
「至少一个月。」王言说道,「我们请求国家给厂里分配大学生,我得去跟相关部门的领导好好聊一聊,争取得到的支持力度更大一些。」
「那你还去我们学校演讲吗?」
「肯定去啊,我排队等着见领导,也没别的事儿。厂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接下来一直到年后的这一段时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晋陵招人才。
我不只要去你们学校,北京的这些大学,那麽多的大学生,我没事儿都去晃悠晃悠。国家分配是国家分配,我自己拐走的人,谁也说不出什麽。」
「房子够分吗?」
「到年底,能预留出一千套房子,肯定没有那麽多的大学生,怎麽也够了。」
打听了一下现在晋陵的情况,宋运萍问道:「小辉怎麽样?」
「挺好的,说是不考研了,想去金州化工。」
夫妻俩就这麽漫无目的的聊着,东一句西一句的,却也不觉厌烦……
日常感谢打赏丶投月票丶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