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亭宜嘟囔:“后天啊。”
后天可是除夕三十哎,他不想写,写好之后有不对的地方肯定要被袁纮说,到时候年都过不好。
袁纮瞥他一眼,说:“我儿不愿意?”
“愿意愿意!”只要袁纮能让他出去做什么都愿意,手上动作不停对郑郁说,“砚卿我跟我爹说两句,你先出去跟九安聊会儿,他可想你了!”
郑郁:“......”听到这句郑郁嘴角抽搐,他并不觉得刘从祁会想他。
这时袁纮也说:“阿郁,三郎既然有这心你就陪他去吧。不懂的地方你也多担待开导他,至于朝堂政事有何不解或是不快的,尽可跟为师说。”
郑郁见袁纮这么说只能颔首答应袁亭宜的宴,随后起身一跪方离开。
袁纮侧身看着自家儿子,脸带疑惑道:“好了人已经出去了,你要跟我说什么呀。”
“嘿嘿!爹,全天下全宇宙最好的爹。”袁亭宜脸上笑意更甚,双颊处的酒窝愈发明显。
袁纮见袁亭宜缓慢的对他摊平双手,上面就写了两字——要钱!
看袁亭宜这样袁纮怒从中来,他去金州时就给了一贯钱现在看来已经是花光了!
想到这儿,袁纮气的拉住袁亭宜的手,狠狠往掌心重打几下。
袁亭宜也不躲,毕竟要钱路上都要遭这么一次,皱眉委屈道:“爹,你就再给儿子五百文嘛!”
袁纮松开袁亭宜的手,气愤道:“不给!”袁亭宜又殷勤的在袁纮身边围着,一会儿给他按肩一会儿给他捏臂,嘴里一直撒娇:“爹,你最好了!再给儿子五百文钱嘛......爹、爸[1]、父亲大人、耶耶、七哥[2]、袁相公、袁阁老......”
--------------------
1、出自《广雅·释亲》卷六:“翁、叟、爸、爹、??,父也。”
2、有管自己父亲叫哥的称呼
《旧唐书·棣王琰传》:“臣实不知有符,恐此三人所为也。惟三哥辩其罪人。”这里是李琰回答他父亲的话,“三哥”是指他父亲排行第三的玄宗李隆基。
《旧唐书·王据传》:“玄宗命之同榻而坐。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唯有太平。”四哥指李隆基父亲李旦,兄弟中李旦排第四。
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指出,谢谢。
第42章 平康
“我的儿!你脑子里一天到晚都装的什么呀!”袁纮被袁亭宜如蚊似的声音扰得不行,气的得他用手夹住袁亭宜脸。
袁亭宜瞪着大眼,一吸鼻子,笑着说:“儿子装的都是爹娘、大哥二哥还有长姐一家嘛!”袁纮脸显怒意没说话。
最后他挣开袁纮箍在脸上的手,双手环住袁纮的脖子头并靠在肩上,身体止不住轻晃笑眯眯地说:“爹,就给儿子五百文嘛!你要不舍得四百也行,其实我知道你上个月刚给了大哥十贯钱,但是我也不会去嫉妒阿兄得父亲大人喜爱的,兄弟阋墙,此乃家族大忌。谁让爹你有三个儿子,可我却只有爹你一个。”
说到最后袁亭宜还悲从中来的抽了两把鼻涕。
袁纮忍无可忍道:“袁亭宜!”
“阿午在,阿午一直都在爹身边。爹你遇到什么烦心事,都可以跟阿午说的。”袁亭宜忍不住撒娇,连乳名也脱口而出。
袁纮伸手打了身上袁亭宜一把,烦躁道:“为父看到你只会更烦。”
袁亭宜“哦”了一声又开始嘀嘀咕咕,话转来转去就是要钱,因为无聊手开始玩着袁纮腰间的玉带。
“行了行了!你去支两贯钱,春闱前不许再找我要钱了,快点出去郑郁还在外面等你!”袁纮扯过被袁亭宜玩的玉带,最后妥协,这种事情每隔一两个月就要发生一次,他早已习惯。
听闻此言,袁亭宜笑逐颜开,激动的在父亲脸上亲一口,松开环在袁纮身上的手,嘴里还不忘念叨:“爹,你真是太好了!我爱死你了!我生生世世都要做你的儿子!”
“不给你钱就不好?”袁纮反问袁亭宜,嫌弃地抹去一下脸上口水,“平日里跟阿郁学着点,别一天天瞎晃悠,这次你再考不中就给我回庄子上养鹅去!”
袁亭宜飞快从榻上下来,“不给钱我爹也是最好的!”随口说着:“知道了知道了,儿这次一定努力考。”
从榻上下来后,走到袁纮跟前跪地磕一响头,随即又说:“愿爹娘进食有香,夜来安睡。儿子先走了。”
袁纮看着袁亭宜离去的背影,虽是摇头叹气态,脸上却不自主的浮现出笑意,唤来侍从给袁亭宜把钱递过去。
袁亭宜出了正堂往廊下走数步就见一人,檐下还结着冰柱,天地霜寒,郑郁身姿清朗优雅,垂手而立正等着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