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在事情有惊无险,梁诚返回李谕的实验室,又详细了解了一下他的近况,“最近我一直忙于琐事,不成想短短月余,你已经做了这么多事,令我不胜汗颜啊!”
李谕笑道:“公使大人不用费心于我,您的事情更重要。不知留学通道与退还庚子赔款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梁诚说:“能怎样?我四处联络美国的议员们,但他们高高在上,给的答复全都飘忽不定,让我心中没有多少底。”
李谕说:“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已经答应,相信不会有太大阻碍。”
梁诚叹道:“话是如此,但政策一天不落地,我心中的石头也就一天不能落地。”
李谕明白他的苦衷,他做得已经很不错了。梁诚作为弱国外交官,真心不容易,能采取的手段太有限。
总不能像后世某司机一样,和大毛打着仗,以为有北约支持,竟然软饭硬吃。
李谕并不懂外交,不过也明白实力一旦悬殊后,外交也就不完全是外交了。
“今后我会写本书,或许会对公使大人有所帮助。”李谕说。
梁诚问:“《星球大战》续集?”
李谕笑道:“并不是。想不到公使大人也看了那本书。”
“解解闷嘛,”梁诚说,“不是科幻小说,难道又是科学方面的专业书?”
李谕说:“是的。”
梁诚苦笑道:“你写的东西都太高端,我虽然在美国接受过教育,但着实看不懂。”
李谕说:“这本会看懂的。”
“好吧,期待你的新书。”梁诚还是很相信李谕的。
——
这段时间,李谕一边让三个美国工程师培训邹周等二十多名华人,一边完成了给莱特兄弟的发动机。
膨胀螺丝的专利也批了下来。
这个专利的销路更加好,此时美国的基建行业早就走入了快通道,并且会继续持续二三十年。
所以很快就被建筑公司看中,不少建筑公司找上门。
李谕只得又以每家2万美元的价格授予使用权,短时间内就有8家建筑企业买下。
过段时间美国西部开发进度加快后,购买的企业会更多。
如果李谕再晚个四五年推出,售价会更高,不过每家2万的价码已经不是小数目,况且以后还有其他的专利能够申请。
第一百九十四章 电子管专利!
给莱特兄弟的发动机终究是做好了,12马力,铝制四缸。这种发动机以后虽然不会用在汽车上,应用比较有限,不过也算是让自己实验室中的几名工程师以及邹周等新学员长了点见识。
李谕随即给北卡罗来纳州的莱特兄弟发去电报。发动机是飞机的关键部件,莱特兄弟得到消息后亲自来纽约取货。
哥哥威尔伯·莱特首先掂了掂,满意道:“完美的重量!”
弟弟奥威尔·威尔伯则说:“先生当真不收钱?”
李谕笑道:“都说好了,不要就是不要。你们试飞的时候让我看看就可以,我也想看看你们飞上天的过程。”
莱特兄弟再次激动道:“太感谢了!我们一定会让您的这台发动机飞上天空。”
这对李谕而言已经是最好的答复了。
不过莱特兄弟试飞还有半年的时间,要到今年年底。
这段时间李谕自然还是要忙自己的事情。
目前实验室的人,挖来的三名工程师肯定没有问题,邹周学得也很快,能够配合着进行初步的电子启动系统制造,只不过效率还差点。
如果想设立一个小的工厂,李谕可以在底特律买一个旧的,反正底特律有的是小型汽车工厂及作坊。
李谕做的不是整车,面积上的需要不会很大;原材料和配件的获得在底特律也比较方便。
再次来到底特律,李谕很快看中了一个厂房,距离大卫·别克并不远,果断让Sierra出马买下。
——这种事由Sierra一个美国人出面会少很多麻烦。
价码也不高,竟然只花了不到一万美元。
肯定不能用基金的钱,好在李谕通过卖专利手头有了资金。
买在这里李谕还有所图,目标昭然若揭:别克。
不是别克公司,而是别克这个人。
因为李谕又在别克的公司(作坊)看到他了,愁眉满布。
李谕上去给他打招呼:“别克先生,你好。”
“哦,李谕先生,你又来了。”大卫·别克说。
“心情不好?”李谕问道。
别克叹了口气:“我已经和杜兰特先生谈好,以后我的公司就要卖给他了。但合同对我非常不友好,就算是想要当个技术岗位恐怕都不行。”
历史上的别克此后确实非常凄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