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页(1 / 1)

('

一套组合拳打得很熟练。

李谕说:“法国大革命经历了几十年浮浮沉沉才告一段落,我们只是刚开始。”

蔡元培说:“如此说来,更应该让学生去法国与美国留学,放眼西洋,只有这两个国家与我们一样不是君主立宪国。”

“确实如此,”李谕说,然后问道,“留法勤工俭学会现在有学校了吗?”

蔡元培说:“我只将将凑出了安定门内顺天高等学堂的几间房舍作为预备校舍。”

李谕说:“我在京城时间长,会帮着想办法凑齐房屋。”

“有劳疏才!”蔡元培喜道,“我们这就去校舍看看。”

国党四大元老在这件事上挺用心,专门编了《法兰西教育》一书,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科学教育与文学教育、卫生教育与实业教育、美术教育与音乐教育、教育学与群学教育等章节,详细介绍了法国教育的情况。

来到相对简陋的校舍时,李谕发现他们还找了一位法国人来当老师,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中还有女子。

蔡元培对李谕说:“说起来当教育部长还是有点用的,不然连这点校舍都搞不定。”

然后蔡元培招了招手:“齐校长!”

校长是齐如山,李谕此前在法国时见过他,一同听过歌剧。

齐如山拱手道:“蔡部长,李院士。”

蔡元培说:“疏才已经应允,将来咱们的学生到了法国,他可以帮助勤工俭学生找兼职工作。”

齐如山也高兴道:“李院士帮了大忙!我还在想,如果仍旧让学生去巴黎磨豆腐,恐怕无法满足这么多学生的学费需求。”

三年前,李石曾便在巴黎创办了一家豆腐公司,破天荒地把勤工俭学这条路大大拓宽。

洋人对中国的豆腐一向情有独钟,公司效益说得过去。

李谕让他们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客气道:“不用再谢我了,真的只是举手之劳。”

留法勤工俭学会,这个忙真心不帮也得帮。

后来由于一战影响,国内汇款渠道断了,这些留法的学生生计遇到了很大困难,国内帮不上忙。

李谕那时确实比李石曾等人更能提供助力。

另外,别忘了一战时期还有相当多华工被派去了法国,乃至形成了未来一股绝对无法忽视的革命力量酝酿地。

李谕看了一圈学生,接着问道:“今年就会派往法国留学?”

齐如山说:“会选一批考核合格者出去,其他的则要继续上完预科班。”

李谕说:“贵校的进度着实紧凑。”

留法预备学校同样秉承了勤俭特色,学费一个月六元钱,整个学校除聘请了厨师,其他一切校务全都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

总体上看,这帮学生与以往赴欧美留学生区别很大,特点很鲜明——穷。

不过穷也是相对的,一般人家仍旧负担不起,但蔡元培已经竭尽所能大大降低了费用。

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批派去法国留学的学生,就有许多人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比如后来的北大教授李书华、李宗侗等。

其中的女学生郑毓秀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师。

留法的事情需要慢慢来,第一批出发得等到年底。

……

受辛亥革命以及清帝退位影响,京师许多学校被迫停办,正在恢复之中。

恢复最快的是刚从京师大学堂改为现名的北京大学,而且刚换了新校长——严复。

对能当上民国后的第一任北大校长,严复心中颇为自豪,视为得偿平生夙愿。

受严复邀请,李谕作为“校友”被喊到了学校中。

但到了北大后,李谕感觉在学风上,这里甚至比不上简陋的留法预备学校。

清末这几年京师大学堂发展地较为缓慢,前清的最后一任监督劳乃宣是个忠于大清的遗老,辛亥时期,他仓促接理大学堂,却又称病而去,留下了一个乱摊子。

更麻烦的事,京师大学堂有很多官僚气息,沾染了清廷的腐败习俗。

“哈哈!疏才啊!你来得正好!”严复丢下一堆账本,戴好眼镜说道。

李谕拱手道:“严校长,恭喜恭喜!”

严复说:“恭喜先不着急,教育部的正式任命书还没有下。”

李谕说:“那您的这个校长是怎么来的?”

严复说:“袁大总统亲自任命。”

李谕心里一咯噔,难怪他在校长任上只当了一年不到。

如今是民国了,啥事都不能总统一个人说了算,必须国会同意,所以蔡元培的教育部对袁世凯的这个任命流程颇有意见。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