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戈尔笑道:“好有趣的比喻。但无论如何说,任何知识还不是无法脱离人的思维,如果没有了人本身,这个世界的任何知识不就没有了意义。”
李谕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没有了人,对宇宙没有任何影响。”
“不!”泰戈尔对这一点就无法接受了,“人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一切就是虚无。”
李谕说:“千万年以前,世界并没有人类,世界照样运转。”
泰戈尔说:“但这样的世界没有意义。”
李谕说:“只是对人类而言没有意义。”
泰戈尔说:“真如先生所说,才没有意义。”
李谕说:“科学不是基于人类而存在的。”
泰戈尔突然说:“或许,有外星人哪?地球人不存在,万一火星上有人类。总归有文明的地方,才有世界的意义。”
李谕笑道:“泰戈尔先生果然看过星战一书。”
泰戈尔说:“没错,会话结束后,我会拿出一套书籍请你签名。”
李谕说:“我也一样。”
泰戈尔说:“那么请你回答刚才的问题。”
李谕说:“外星人的存在与否还是个科学上值得争议的话题,可能是有的,但找寻到它的可能性或许为零。就算地外文明存在,他们想要探索宇宙真理,必然也要用科学的方式,用望远镜、用光谱分析、用原子物理学。”
泰戈尔说:“而这一切,不还是基于人类的意识吗?”
李谕说:“意识决定论与唯物观点不应该在科学方面争论,因为这样只会被牵着鼻子走。我并不会直接说持有唯心观的人一定是错误的,但唯心观必须摆正一个事实,那就是不要与唯物观去争第一。承认唯物观是基本大前提,再然后,唯心观自己怎么探索世界是其自由。”
泰戈尔说:“可人类的存在本身也是本质性问题,脱离人类谈其他毫无意义。比如若没有人类存在,就没有你,也没有我;没有你我,就没有这场对话;没有这场对话,刚才的一切就都是虚无。”
李谕说:“那是宗教层面的问题,不是真理层面的问题。”
泰戈尔说:“这不仅是宗教,还是哲学,同样也是真理。”
李谕笑道:“或许吧,但至少不是我的哲学。而且,我认为我对自己的哲学非常虔诚。”
泰戈尔说:“虔诚是一件好事。”
李谕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后世连爱因斯坦都说不过泰戈尔了。
可惜这个时代,很多观点不能轻易抛出,连质子、中子这种很基本的东西都没发现,科学自己也在极速发展之中,对世界本源并没有摸清楚。
但再过上几十年,谁对谁错大家就有所判断。
北岩爵士拍手道:“精彩的辩论,我认为两位都没有输。我会在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前夕,将二位的谈话发在报纸上,一定会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李谕觉得无所谓,那是新闻媒体自己的事,于是说:“标题一定不要太离奇。”
然后对泰戈尔说:“有时间阁下务必去一趟中国,在那里有真正研究哲学精于文学的人。”
“我一定会去趟中国,”泰戈尔说,“不过我认为阁下在哲学方面已经让我信服。”
李谕笑道:“这话千万不要在中国说,我可顶不住。”
泰戈尔疑惑道:“难道不是吗?”
李谕说:“差得远哪!”
李谕还是拿捏得住分寸的,可以说我精通科学,但不能说精通哲学……
第五百六十四章 行星的一些成果
除了这场对话,英国的柯林斯出版社也很想向李谕约稿,发布一套科幻小说。
多年后,英国的柯林斯出版社与美国的柯林斯出版社进行了合并,统称柯林斯出版集团,在英语圈里是很大的一家出版社。
不过目前两家出版社根本不相干,李谕已经与美国的柯林斯出版社签了合约,只能把首发权继续留给美国那边。
而且过不了多久欧洲就会打一战,图书销售情况将大打折扣。
李谕在坐船、坐火车等比较花时间的时候没事就随手写一下,准备近几个月把《异形》系列慢慢写出来。
《异形》是科幻惊悚系列的经典之作,尤其后来的前传《普罗米修斯》,有一定的深度。
这种科幻题材的作品比较适合此时提前发表,因为它和《星战》一样,不算硬科幻,主要靠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人,只不过套了一个科幻背景。
二十世纪初的人哪见过这种题材,发行后必然大卖。
——当然要做一定的改编。
人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多“借鉴”后世成果,因为人文学科的发展相对比较线性。尤其是文学方面,除了一些思想上的东西,没有多少不可逾越的鸿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