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九渊和江秦两人一个人包扎,一个人扎针,宋遇青本来并不觉得自己有受什么伤,结果现在浑身酸痛,靠在墙壁上动弹不了。
衣服又破了几个大洞,挂在身上漏风,宋遇青换上了递过来的衣服。他算了算,自己来了青海都破了多少件衣服了,想想都有些败家。
方九渊给他用酒精把身上的伤口消毒了,宋遇青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居然大大小小有十几道小口子,被酒精一擦,又凉又疼让他一激灵,还有不少淤青的地方。
他正好转头看到江秦在给官伯虞下针,官伯虞身上比他还要严重些,前胸已经一片紫色,背后还被刮了两条十多厘米长的口子,虽然不深,已经止血开始结痂了,但是看着很心疼,宋遇青能猜到这是在水下他护着自己时候被水中落石撞到的。
方九渊帮他包扎好伤口,带着嘲讽意味的说,“听江秦说,你一个人干掉了一只钩蛇,你挺深藏不露啊!”
宋遇青一心被官伯虞的伤口吸引了,根本没仔细听他说话,以为他说包扎好了的事情,“啊?包好了,真是谢谢你啊!”说着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脸。
对面的方九渊居然没有生气,反而脸上一红,撂下一句“我去看看官伯虞!”就飞快的逃离现场。
宋遇青觉得这人挺有趣的。方九渊平时说话毒得很,其实年纪比起他们小了不少,平时讲话少不了嘲讽他们是道门分支,总给人一种叛逆少年的感觉,并不是真的坏心眼。
兴许是靠近传说中天宫的原因,这里竟然温度低到了零下,阴暗出结满了冰霜。大家也没有带什么取暖的东西,都是大老爷们,三两个挤在一起取暖。
老景说,“天宫肯定是要去的,但其中不知道会有什么危险,大家先休整一下,休息好了再出发也不迟!”
江秦走过来递了壶水,宋遇青也不客气,接过一口气喝了小半瓶,他说,“还好你没事,那时候机关被封住了,我根本找不到你是从哪里掉下去的。”
宋遇青咧嘴一笑,“我这不是没事吗?你不用担心,我也不是完全没自保之力的。”说着,拍了拍手边的芒种。
江秦也跟着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也是啊,当时我被钩蛇差点杀了,还是你跑回来救的我!”
宋遇青说,“大家都是朋友嘛!我遇事的时候,你不也是奋不顾身救我啊!”
正巧官伯虞同白骆北交流完回来了,江秦跟他打了个招呼,就离开去另一侧闭目养神了。
官伯虞看了他一眼,也没有问什么,他吃力地躺了下去,似乎是牵扯到了伤口,只见他眉头一皱,嘴巴一咧,倒吸了口凉气。
宋遇青连忙问他,“怎么了?伤口裂了?我去喊江秦来看看!”
官伯虞拉住他,“没事,只是有些筋骨错位,我自己就能正,不用麻烦别人了。你先睡吧,我先守夜,轮到你再喊你。”
宋遇青再次确认,“真的没事?”
官伯虞把衣服给他盖上,“没事,你睡吧,到时候喊你起来。”
宋遇青嗯了一声,躺下去闭上眼睛,这一觉他睡得很安稳。一觉醒来发现其他人都已经起来了,画符的画符,整理背包的整理背包,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
宋遇青半坐着,双眼茫然,没有焦距地看着前方。
白骆北走到他身旁,拍了拍肩膀,“小遇青,感觉休息的不错啊!起来收拾一下,我们要出发去天宫了!”
宋遇青胡乱应了一声,发现自己身上还盖着官伯虞的外套,他忽然回想起自己昨晚并没有被叫起来守夜。他想了想,肯定是官伯虞看他睡得香,把他那份守夜时间也接过了。
第79章 太阳神宫
听到有异响传来,白骆北转身用手电筒照了照洞的深处,宋遇青顺着他的目光看向他身后的洞。这个洞并不长,几十米开外隐隐看到有个模糊的廓落。
这些手电筒都是探险用的,穿透力很强,在这里时却怎么都照不清楚深处。
白骆北拿手电筒在墙壁上敲了敲,“这玩意是坏了吗?怎么不行了?换了电池也不行啊!”
官伯虞也用手电筒照了照,果然还是照得模模糊糊,只能影影绰绰的有个形状,“你别把手电筒敲坏了,应该是这里的问题,这处估计不只有空气,可能还有什么密度高的材质,阻挡了光线穿过。”
宋遇青也看向洞底,他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说道,“这后面是不是有一艘船?看着形状有点像。”
白骆北啊了一声凑过来往那边看,“没有啊!你是不是看错了。船怎么会在地下,木头早就烂了吧?”
江秦说,“我也看到了有船的形状。”
其他人都仔细看了看,表示并没有看到。
旁边的方九渊说道,“你们听,有铃铛声!”
白骆北说,“这地下哪来的风?穿堂风?”
老景说,“大家还是小心点,这次我打头阵,你们跟在后面。”说着就率先朝前方黑暗中走去,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跟在后面。
宋遇青其实也听到了铃铛的声音,没时间多想,他只能跟在大家后面往前走。
这个洞并不长,并没有走几步就走出了通道。
眼前又是那种直井式的巨大空间,只是这次多了点东西。一个庞然大物耸立在他们正前方,灯光扫过,露出了庞然大物的其中一角。
这是一艘老旧的木质船舶,有四五层楼高,桅杆断裂,船体从中间裂开,中间船舱部分缺失了一部分,但龙骨仍在,完整的一根并没有散架,斜着搁置在地面上,底部的一部分扎进泥土里。
白骆北拿手电筒向高处照去,顿时明白听到的铃铛响声来源就在这里。
船体四周系着十二条红绸子,红绸子另一端钉在了地面上,上面挂着百十个青铜制作的六角密檐铃铛,无风情况下,时不时发出几声清脆的声响,似在接引进入此地的客人。
这种六角密檐铃铛乍一看是青铜材质,仔细看来又不太像。以前没有铜镀的工艺,青铜暴露在空气中,别说上百年了,几十年就能生锈,铜锈包裹在外,保护内里的青铜不腐。
宋遇青摸上了船身,上面的木板居然跟新的一样,除了落了些灰尘,并没有半分腐蚀,十分坚硬,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油味。
官伯虞给他解释说,“这种硬木烘干后,将其放在桐油中浸泡,再次晾晒的,重复几十次,才能到现在这个效果。”
宋遇青说,“桐油?不会烧起来吗?”
官伯虞说,“这种规模的船一般是下海用的,海中全是水反而能增加密封度。船体内侧用蜂蜡进行分层,不会烧起来的。”
宋遇青环视了一圈,“这船怎么会在这里,这里又没有水!打了个洞,运下来的吗?”
官伯虞摊手,“这我就不知道了,我也不是全能的。”
宋遇青抬头看了眼高处,灯光都无法穿透的黑暗,越过这些土层岩石,上方是荒芜的戈壁滩,谁曾想,地底深处却有巨大的空间,还有一条不知从何而来的船!
“你们快来这里,船舱里有东西!”方九渊的声音传来。
船体很高,只能从上方的断裂处进去船舱,里面空间不小,有一个往下的斜坡,整个船居然是嵌在地面上,外面看到的只有一部分,建造时继续往下挖了一部分,斜坡倾斜往下延伸了十几米,四周还挂着不少锁链,上面密密麻麻挂着,和船外侧相同的青铜铃铛。
而深处的锁链上面挂着的东西,从形状看好像更大一点,但是要走近才能看清楚。
越往下走越是开阔,在这里手电筒越来越不管用,周遭的障碍物太多,又有无处不在的青铜铃铛,因为怕这些铃铛有问题,他们都是小心翼翼绕开的,尽量不触碰。
手电筒只能照清楚四周几米的范围,而且这个坡道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短,大家走了几分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