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他这么个弃子,没必要冒险。
补充了些食物和水,就又跟着使团出发,不出五日,已行至梧国境内。
不同于姜国以手艺商货为生,梧国人以肉类商货为生,这里草原开阔,若不是战乱和寒冬,恐怕此时应当遍地牛羊。
在马车内小憩片刻的楚晏被马车外的骚动吵醒,他掀开车帘,红蕊正要来叫他,看他先出来了眼睛一亮,“殿下,前路有人拦下了车队,说是奉命前来给使团接风洗尘,我正要来叫醒您。”
他是猜到梧国定会有所动作,只是没想到会这样快,这里还才入边境,周围不近一座梧国城池,说什么接风洗尘也未免太假了些。
但既然已然找上门,只能先应付了。
他扶着庆平的手臂,下了马车。
异国的风吹到身上,仿佛有千万钧,拉扯着他经过三年软禁而破碎不堪的筋骨,寸寸如有刀割。
红蕊适时地给他披上了大氅,拍拍身上的草叶。
车队那边立着一片黑压压的人马,就像是在耀武扬威似的,个个挺拔着身子,手按在腰间的长弓上。
领头的人身着黑金甲胄,带着半扇面具,一头乌发被草原的风吹得张扬肆意。
“姜国太子楚晏,奉命前往梧国和谈,有劳护送。”他不能让使团一入境就被人下马威,不紧不慢地行到使团最前头,望着坡上那群似乎来意不善的队伍。
那面具下的眼睛凝了凝,立马投来了鹰一般的目光,让楚晏有些后背发凉。
“护送?”那人的声音低沉,似乎有什么不满,“我是什么可以随意差使的人吗?”
第三章 舞姬
这个声音楚晏未敢忘,他的唇轻颤着碰了碰,那两个字就从嘴里念了出来:“长宁...”
那人的嘴角隐约有了笑意,策马而来,带着一阵风就到了他跟前。
比起三年前,马背上的身型似乎更有气魄了,蜂腰猿背,俯身下来的一瞬间就能吓退楚晏周围的文官。
顾长宁摘下面具,曾经意气风发的脸上也多了些沉稳,低声回应他,“别来无恙啊,太子殿下。”
楚晏只希望自己此刻看上去不要太失礼,他理了理衣裳,抬头克制地盯着顾长宁,“别来无恙...”
顾长宁的眼中却波澜不起,像平静无波的古井,只那样静静地回望他。
这眼神中似乎与从前有了不同,可若要说是哪里不同,楚晏又一时说不上来,心底闷闷的。
“你当真是奉命而来的吗?”他扯开话题,一是为了缓解这没来由的窘迫,二是担心顾长宁是私自前来,怕他被怪罪。
北风呼啸着从二人之间穿过,顾长宁沉默了良久,脸上才有了笑意,开口道:“当然,前头有我们的营地,我就是奉命为长途跋涉的你们接风洗尘的。”
言罢,就让坡上的人马开道,接使团入营。
说是营地,却也繁华,不仅有不少商贩,还有牧者,除了住处皆是营帐之外,更像是座拥兵自重的小镇。
他对顾长宁回国之后的事全然不知,现在看士卒和百姓对他的态度,似乎格外恭敬有加,应当是颇有威望。
顾长宁给使团安排了营帐,便以准备宴席招待使团为由先行离开了。
楚晏没想到,三年后的相逢竟然会如此平静,一路上顾长宁似乎也惜字如金,不肯多说什么。
大概是还不熟悉吧,也许过两日适应了就好。
帐中已经点了炭火,在北风中长途跋涉下来再进到这样温暖的营帐,楚晏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他甚至幻听自己饱经折磨的骨头像碎沙一样卸下了劲,泡进了暖和的热气里。
红蕊端着茶杯到跟前,“还好是长宁殿下来接应,这样殿下也不至于在梧国孤立无援。”
“长宁如今的确是大不相同了,可和谈毕竟是国事,我太依赖他,反而会让他多有压力。”他接过茶,淡然地喝了一口。
红蕊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退到一旁收拾稍后行囊,又忍不住啰嗦起来:“殿下,这天气恐怕夜间要下雪,您如今也见到长宁殿下了,可不能像在宫里那样不肯落窗了。”
她一面说就一面往楚晏的方向瞄,只看得到后者红着耳根别开了脸,点了头。
这下她更欢喜了,她眼睁睁看着楚晏被锁在那个凄冷的宫中三年,整日枯坐,好似随时都能成一座铜像一般,了无生机。
没想到还能有这样鲜活的时候。
“奴婢听闻梧国有互送花草定情的习俗,殿下需要吗?奴婢可以去采些来。”
“莫要胡闹,”明明是制止,楚晏的声音轻得毫无威严,“况且这天寒地冻,荒郊野岭,何来什么花草不花草的,热水是烧好了吗?你就在这贫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