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和王叔二人从茶馆出来后,又在村子里其他铺子转了许久。
一路聊下来,打听到不少的消息。这里边有真有假。
毕竟这些商铺的伙计们也没进过矿洞,都是听其他矿工说的。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矿洞里肯定是有不小的危险,基本上每天都有人失踪。具体是天灾还是**这就不得而知了。
二人今天没有下矿,不能去领免费的吃食,再加上李天和王叔两人也没带多少钱来,最后就没在村子里吃午饭,回到住处吃起了干粮。
在这里,下矿的矿工不用担心没饭吃,为了保障挖矿的效率,镇主在矿洞外搭了一片亭子,分隔为两片,一片是普通矿工吃饭的地方,另一片是那些犯人吃饭的地方。
另外,镇主还专门雇人负责矿工们的伙食。
由于矿工体力消耗大,分为早中晚每天开饭三次,有粥有馒头还有一份汤菜。
实际上,基本中午也没有矿工选择出来吃饭,都是早上吃完了早饭,再带上一壶水和整天的干粮。
这样省的来回来去折腾,要不然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最后挖不了多少矿石。
正是因为矿山有这样的举措,镇上好多乞丐、逃难的难民、作物欠收的农民纷纷前来报名挖矿。
有吃的,有住的,还有钱赚,钱赚的少点没关系,有一定的危险也没关系。
比起被饿死、冻死,矿山这里已经非常好了。
下午,李天和王叔两人没什么事,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不容易屋里回来了个矿工,但也没搭理他俩,累的倒头就睡。
李天和王叔两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去矿山上瞧一眼,最好是进矿洞看看情况。
先熟悉一下,明天也好开始做工。
拿定主意后,李天和王叔二人归置好物品,拿好腰牌,直奔矿洞。
别看这矿山不高,俩人爬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矿工们吃饭的亭子,而且这一路上戒备森严,仅是二人看见的,就有三处哨岗,这还不算那些暗岗和巡逻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