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说话还文绉绉的,杨继西闻言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这一点你认识得倒是快。
我爸说过我了,石头更不好意思了。
那能记住也是好事儿啊,孙桂芳笑道。
石头也露出一个大大的笑。
你还没想好怎么婉拒他?
没有。
这简单啊,杨继西伸出手,你把钱借给我,或者是借给你爹。
石头一愣,接着双眼一亮,我知道了!谢谢堂叔!
狗蛋找了石头半天不见人,又不敢来这边,只能在他家堂屋门口站着。
见石头从那边过来,他双眼一亮,赶忙迎过去,石头哥!上次说的事儿,你还记得吗?
你是说借钱的事儿啊?石头问。
可不,狗蛋点头。
这放假呢,石头提醒着。
我知道,这不是先借来放着,开学的时候用吗?
狗蛋说得理所应当。
我的钱借给我爹了,石头撒谎不怎么利索,接着生硬地转了话题,不过很快就要过年了,你肯定能收到红包的,到时候就有钱了。
狗蛋虽然比他小,但脑子却转得快,他一下就明白石头不愿意借给自己,不过一听后面这话,倒是动了心。
但很快便沮丧道,我娘会收走的。
我去年也被收走了,但是我一上学,我爸妈就说我的钱我自己处理,不管是存着,还是借出去。
石头说。
也对,那我跟我娘也说说,不能再收我的钱了,狗蛋说完便跑了回去。
杨继康等人在灶房火堆那,将二人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见石头进来,杨二奶奶笑着说,石头的钱什么时候借给你爹了?
石头的脸爆红。
石头攒了多少了?
杨大爷爷笑问道。
石头每个月有一毛钱的零花钱,他除了买一点学习用品外,都没有乱花过。
加上生日的红包,有五毛八分。
石头说完后,就被杨二奶奶使劲儿摸了摸脑袋,好小子!这么会攒钱。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一年中最后一场赶集日,也是百姓说的扫帚集,去了这场市集就好像把一年中所有的霉运都给扫走了一般。
所以为了这个寓意,去赶集的人也非常多。
这天杨二奶奶守家,杨继西三人去赶集,杨继康家则是杨大奶奶和石头父子。
几人一同出门,见杨老汉那边一家子都从那边院门走出。
守家的人都没有?
杨二爷爷好奇道。
不管这些,走,爹。
杨继西说。
走走走。
队里去赶集的人不少,很快就成了几个分队,老的走在一起,男人们走在一起,女人孩子们走在一起。
何明秀就主动和孙桂芳走在一起的,杨继西见此后,便让她们一起走,一直和自己在一起也闷得慌,还不如找人说说话。
再说何明秀自打分出去后,这人也变了不少,他不用担心。
一行人热热闹闹的来到镇上。
人多得很,杨继西一把抓住孙桂芳的手,孙桂芳脸一红,干什么呢?
这人多,我不抓住你,你会被挤走的。
杨继西的理由非常光明正大。
孙桂芳垂眼看着二人交握的手,勾唇一笑。
娘,您看姐姐和姐夫,好黏糊啊,正巧瞧见他们的孙玉兰,拉着孙父噗嗤一笑道。
那是他们感情好,孙母拉着她过去打招呼。
第七十八章
孙桂芳正和杨继西说话呢, 就感觉有人在扒拉自己的背篓。
因为要借着这次赶集,把空间里的东西弄点回家,所以她和杨继西都背了背篓,杨继西那个大, 她的中等。
姐, 你们怎么背两个背篓啊。
孙桂芳转过头便对上孙玉兰笑眯眯的脸, 玉兰啊!妈!
她赶紧让杨继西松开手, 拉着孙玉兰和孙母的胳膊笑眯眯地和她们说话。
杨继西也唤了人。
老远就瞧见你们黏黏糊糊的, 孙玉兰凑到孙桂芳耳边小声道。
孙桂芳脸一红。
今儿各忙各的,孙母见他们感情好, 心里只有高兴的份儿,人多,你们的钱也放贴身点。
知道, 孙桂芳和杨继西应着。
他们很快就分开了,杨继西先去买了菜油和面条, 再买了点调味料, 接着便与孙桂芳去了僻静的地儿, 先在自己背篓里放了一百斤用米袋装好的大米,再装了两百个鸡蛋, 背篓里就已经满了。
把事先准备好的芭蕉叶盖在背篓面上,这才把调料面条菜油等放在孙桂芳的背篓里,接着又放了一百个鸡蛋进去, 同样用芭蕉叶盖住上面。
还有一百个鸭蛋, 你去找爹过来,用他的背篓装。
行。
孙桂芳赶紧去找杨二爷爷, 杨二爷爷正蹲在卖鱼的地方看鱼, 也是供销社的鱼, 只不过没在里面卖,而是用水盆装着,在供销社外面。
所以孙桂芳很快就找到了对方,爹,咱们得去西哥那装点东西。
杨二爷爷一愣,接着立马明白什么意思了,他心头一惊,脸色倒是没什么变化,低声道,你们胆子这么大?今儿都敢去黑市!
没去黑市,就西哥认识的那朋友家附近那什么的。
孙桂芳含糊道。
快些去装好,然后赶紧回家,杨二爷爷说。
到了地儿,见两个背篓都装得满满的了,又见杨继西脚边还有一个大布袋,于是赶忙放下背篓。
杨继西把装有一百个鸭蛋的布袋装进了杨二爷爷背篓里,可这会儿没有芭蕉叶了。
我这还买了不少红纸呢。
杨二爷爷心领神会,把装着红纸的袋子放在上面,刚刚好。
本来还想买点鱼的,可现在办了这么多货,没有鱼也没啥关系了。
杨二爷爷催促着他们赶紧回家。
爹忘了,于大家有鱼,他在腊月前就往水缸里养钓上的鱼了。
杨继西提醒着。
也是,那走,快回家。
三人很快就背着满满的背篓往家里走,见他们三人背那么多东西,有些相熟的人还打趣着他们。
杨二哥啊,你这是要把供销社搬空啊!
杨二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我倒是想,就是家里没这个实力。
回到家的时候十一点左右,杨二奶奶在熏腊肉的灶房这边,听见孙桂芳唤自己,赶忙起身来到门口,让他们直接过来。
看见三人的背篓都装满了倒是不是那么意外,毕竟杨继西出门时非要大家都背背篓去赶集,心里就有点数,就是不知道买了啥。
他们背着背篓直接进了新房子的小库房这边,杨二奶奶帮着三人放下背篓。
先把杨继西背篓上的芭蕉叶给拿来,入眼的便是鸡蛋,杨二爷爷路上就知道他们买了啥了,所以并不惊讶。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