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芳看杨继西在整理东西,便问道。
张姨给安排了两个房间,一个是孙桂芳和杨二奶奶住的大床,也就是这间,还有一间在另一边,房间稍微小了点,但杨继西一个人完全没问题。
这两间屋子虽然都是客房,但是主人打整得很干净。
要去的,先安顿好再去,杨继西笑道。
孙桂芳摸着肚子,也不知道要打搅张姨他们多久。
卫生院的大夫不是说就这几天吗?不用担心。
杨继西怕她紧张,便先放下动作,走过去坐在她身旁,握着她的手安抚着。
正说着话呢,便见两个小萝卜头站在房门处好奇地盯着他们看。
这是张姨家的两个孙子,大的五岁叫栓子,小的三岁叫锁子。
孙桂芳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手从杨继西手里扯出来,对那两个孩子招了招手,你们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啊?
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是觉得有些尴尬吗?就随便扯了个话头。
栓子和锁子也不怕人,二人上前,眼睛都盯着孙桂芳的肚子看。
我是哥哥。
我是弟弟。
真可爱。
杨继西与孙桂芳看得心都化了,二人摸了摸他们的脑袋,栓子也不躲开,而是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我可以摸吗?
锁子也眼巴巴地看着孙桂芳。
可以,孙桂芳握住栓子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又看向眼巴巴地锁子,你也要吗?
要。
锁子才三岁,还是个小小奶团子呢。
这边的张姨说话间没瞧见两个孙子,便唤了他们一声,听见他们的声音从杨继西他们房间传来后,便也松了口气,不可以捣乱知道吗?
鸡道。
锁子大声回着。
杨继西继续收拾东西,孙桂芳和他们说话。
半个小时后,房间里放了好些东西了,杨继西把五十斤米抱到张家厨房里放着,接着就在厨房里,从空间取了一只鸡和五十个鸡蛋出来放在米袋旁边,旁边则是杨二奶奶今早在菜地找的两袋菜。
杨继西回房见两个小家伙还在,于是让孙桂芳在家歇歇,自己出去买点东西,顺带去杨文清家看看。
他随手拿了个大布包。
路过堂屋时跟她们说了一声,便出去了。
先去给孙桂芳买了一双鞋,她今早走去镇上的时候,脚上那双布鞋有些坏了。
转进僻静的巷子后,杨继西把买来的布鞋放在空间里,接着从空间拿了三十个鸡蛋放在布包中。
当他去找杨文清时,家里只有杨叔叔在,见他来,杨叔叔格外高兴,拉着他进屋坐。
得知他来县城陪媳妇儿待产的,杨叔叔有些惊讶,像你这种提前来这医院的还是很少,不过这种意识非常好,女人生孩子,那就是过鬼门关啊,必须得注重。
叔叔说得对,杨继西点头,把布袋里的鸡蛋拿出来放在一旁的空篮子里,杨叔叔见此想要阻止,杨继西笑道,叔叔我家啥都不多,就鸡蛋多。
闻言杨叔叔也不再拒绝,让他喝茶,所以你媳妇儿现在在医院?
不是,我们暂住在张姨家,也就是你们家后面那条巷子,28号门。
哦哦!你们住那家啊!都是东门巷的,认识认识,杨叔叔连连点头,晚上过来吃饭吧,我给你们露一手!
今晚可能不行,明天中午成吗?
杨继西挠头。
杨叔叔一想也对,那成,明儿中午一定来啊!文清念了你们好几次,你们要是不来,他可会难过的。
杨文清跟着扬母出门去了,得晚上才回来。
一定来。
杨继西应着。
他回到张家时,张叔已经从外回来了,本来是去城外看能不能接到人,结果左等右等也不见孙母他们,只好先回来瞧瞧,结果人家都来家里快两个半小时了。
张叔吨吨吨喝下一大杯水,接着叹道,要不是瞧着要下雨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在那等着呢!
也怪你太老实,孙母哈哈笑着,等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你还等了两个多小时。
还不是她念叨得厉害,我也跟着着急了,张叔看了一眼张姨,被张姨瞪了一眼。
见杨继西进来,忙拉着他说话。
快五点的时候,张叔挽起衣袖准备做饭,尝尝我的手艺。
杨二奶奶哎哟一声,对张姨道,好福气啊。
也就偶尔做做饭,张姨掩嘴一笑,吃个新鲜,做久了我不喜欢他也厌烦。
那也比我家那口子好,一天就做一个菜,一个菜吃一天。
杨二奶奶吐槽着。
感觉被内涵的杨继西摸了摸鼻子,起身进厨房想帮忙。
结果张叔正好出来,见他后连忙把他拉进屋,这是你们带来的?
他指着那些米,鸡,鸡蛋还有菜说道。
对,杨继西点头,挽起衣袖问,张叔要做什么?我来打下手。
不是跟你们妈说了,不要带东西来吗?
张叔无奈道。
杨继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主要是我饭量比较大。
真的大?
真的大,我在家都吃三碗干饭呢。
杨继西说。
干、干饭?
张叔家的条件是很不错的,毕竟他和张姨退休前就是纸厂的工人,退休后儿子儿媳妇又跟着进厂顶了他们的位置,每个月两个人的工资就是50多块钱。
而张叔夫妇的退休金,一个月两个人加起来也是30多块钱,那一家人一个月的收入就是近90块钱了。
这算日子很不错了吧?
也没有天天吃干饭,毕竟还有两个孙子呢,得为他们多存钱。
我们家粮食多,这吃完了我再拿。
杨继西道。
别别别,张叔家的饭菜也管够!你再跟我这么客气,我可是会生气的,张叔佯装生气道。
好,杨继西应着,帮着张叔剥蒜啥的。
张叔准备做土豆烧鸡,再炒点鸡蛋,做个白菜汤,再来个蒸糖老南瓜。
菜数不多,分量管够。
快六点的时候,饭菜一一上桌,而张叔家的儿子、儿媳妇也下班回来了。
张大哥今年二十六,张大嫂二十四,二人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关于杨继西他们来借住的事儿,张姨老早就说了,所以他们也有准备。
吃了饭后,张姨他们带着孙母还有杨二奶奶出去遛弯,杨继西夫妇没去,在堂屋里坐着听收音机。
张大嫂拿出几个围兜儿,都是新的,我针线活也不好,想了想就去买了几个围兜儿,孩子容易流口水,这东西给戴上后,也能不脏衣服,不怄着下巴。
谢谢大嫂,孙桂芳接过手笑道。
不嫌弃我图便利就成,张大嫂和孙桂芳坐在一旁低声说着话,时不时笑出声。
这边张大哥也在和杨继西说话,杨继西好奇纸厂里的一些事儿,张大哥就跟他解答。
张大哥!我来找杨哥!
杨文清兴冲冲地推开门进来了,见杨继西他们果然在这,立马高兴得眉眼弯弯,杨哥,嫂子。
欸,二人应着。
张大哥他们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他们认识。
我之前差点死在路上,就是杨哥救了我的,杨文清坐下后说道。
张大哥二人恍然大悟,关于杨文清的病,东门巷的人都知道,也知道他差点出事,被一个陌生人送到了医院。
原来这个人是杨继西啊。
杨文清是个非常会活跃气氛的人,有他在堂屋,收音机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张大哥叹了口气,直接把收音机给关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