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芳惊讶地转过头,却被杨继西趁机亲了一口,她轻轻推了他一下,你怎么说的?
我说你有本事你倒是上去和人家搭话啊。
杨继西环住她的腰,话语间全是笑,康哥耳朵都红了,他才不敢呢,拿着伞回来的那天,他跟我说他又遇见那个姑娘了,这伞他不打算还,一定要把人找出来。
大娘那段时间就爱带着他出门吃席,他也去得很积极,为的就是找康嫂。
孙桂芳哇喔一声,捧着脸道,他们的故事好有趣啊!
这有什么,我们的故事也很有趣的,杨继西道。
这不一样嘛,孙桂芳靠在他怀里扑哧一笑,二人相拥着正低声说着情话呢,就听床上的嫣嫣哼唧起来。
杨继西转身过去抱起嫣嫣,往下一看,尿了。
我来抱,孙桂芳脸还有些红,见此也伸出手来,杨继西把孩子交给她,接着很熟练地拿出干净的尿布,给孩子换好后,拿着脏尿布出去洗了。
这会儿下着大雨,好在新房这边的水缸是在灶锅后面,里面也有水,杨继西每两天就会换一次,所以挺干净的。
洗了尿布后,就晾在三角屋外面的绳子上,见他过来,葱头在窝里打了个滚儿,眼巴巴地看着他。
杨继西走过去,蹲下身摸了摸它的脑袋,今儿下雨,你老实在这待着,晚上我给你啃骨头。
葱头蹭了蹭他的手心。
这边孙大哥他们回到家也淋雨了,和杨继西一样的情况,好在文生被孙大哥背着回来,身上倒是干干净净。
我也猜到你们今儿回来,见下了雨就在锅里温了水,正好能用上,孙母见他们回来便道。
还是妈想得周到,孙大嫂见她脸色不算好,于是又问了一句,怎么了?
还能怎么,有人不要脸在我面前提了点事儿,我没应,这不,骂骂咧咧刚走。
孙母轻哼一声道。
气她干什么,孙大嫂安抚着,别气坏自己的身体,不然她还要偷着乐呢。
你说得对,快去洗洗,卫国!你给文生妈提水。
知道,孙大哥应着。
很快便到了嫣嫣满月,这还不是满月酒的日子,是孙桂芳出月子的时候,杨继西烧了水,让孙桂芳痛痛快快地洗了个头和澡。
穿上杨二奶奶之前给她做的秋衣,整个人容光焕发,好看得很。
瞧着比之前丰腴了些,也更美了。
见杨继西直溜溜地盯着孙桂芳看,杨二奶奶清咳一声,在孙桂芳耳边低声道,虽然出月子了,但是有些事儿还得等等,对你身体好。
孙桂芳闻言脸红得厉害,小声道,明白了。
庆祝孙桂芳出月子,杨二奶奶做了一桌子她爱吃的菜,但多数都很清淡,有一两道是微辣的。
孙桂芳也很克制,吃了两筷子尝尝味儿,整个人幸福得不得了。
杨二爷爷抱着精神的嫣嫣,在一旁逗弄着。
满月酒在后天,明儿就得去采买东西了,今儿活不多,杨继西就陪着孙桂芳在村里溜达溜达,不久后便回了家,毕竟嫣嫣还在家里,万一睡醒后饿了,那就得见到孙桂芳人。
哟,出月子了?
吴大嫂背着她家的小子正要过来串门呢。
是啊,吴大嫂,去我家坐坐?
正要去呢,我们家的日子定下来了,这不,来知会你们一声,到时候还得请嫣嫣爸帮忙呢。
杨继西闻言露出一个大大的笑,那当然得去帮忙的,之前我们家建房,吴大哥跟着忙上忙下,也该我出一份力了。
吴和国家本来去年年底就要建房的,可看了日子后,还是觉得得再等等,泥沙都堆放了一年了,今儿吴大嫂带来消息,就是这个月十五推老房子。
这已经是十一月了。
老房子推了,你们住哪里啊?
杨二奶奶把瓜子放在桌上,一边招呼她嗑瓜子,一边问道。
吴大嫂抓起一把瓜子磕着,柴房先不拆,上下的柴火先堆在大花他们柴房那,这样下面打个灶台做饭,上面睡觉。
这可不是七、八月,杨二爷爷皱起眉头,这天越来越冷,大人受得住,孩子咋办?
就是,杨二奶奶也不赞成,又看向杨继西夫妇,咱们家客房多,要不请你们吴大嫂他们住这边。
我觉得行,孙桂芳说,吴大嫂,你们搬过来住可比在那好多了。
对,杨继西也点头。
吴大嫂有些不好意思了,那我回去和阿山爹商量商量。
吴和国和吴老爷子都感激杨继西一家的热情,便让吴大嫂带着几个孩子住过去,他们就住柴房上面。
为此吴和国还特意和吴大嫂来杨继西家解释了一番。
柴房上我准备用木板和以前没用的坏被单围着,这样风也进不去,还能守着房子,我们心里踏实。
既然都这么说了,杨继西他们也不再多劝。
杨二奶奶和孙桂芳把老房子的客房收拾了出来。
吴大嫂则表示两间屋子就够了,我带老四睡一间,阿山他们三兄弟睡一间。
会不会太挤了?
杨二奶奶迟疑道。
这天冷挤挤才暖和呢,再说了,吴大嫂熟练地把老四背上,他们在家也是这样的,有别的房间也不愿意分开睡。
那成,那就睡靠里面的那间屋子,那张床最大,杨二奶奶也是个爽利人,吴大嫂怎么说,她怎么做就是了。
得知吴大嫂过两天要带着四个孩子
住到杨二爷爷家时,狗蛋和毛蛋是最高兴的,因为可以和阿山他们几兄弟一起玩儿。
沈凤仙听杨继东说起吴和国他们要建房的事儿,这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你又在别扭啥?
晚上回房后,杨继东问道。
我别扭啥?我和吴大嫂先后嫁进你们田家岗的吧?瞧瞧人家过的啥日子,我过的啥日子,沈凤仙指了指头顶,这房子还不知道得住多少年呢!
人家吴大哥家就他一个儿子,我家几个兄弟?杨继东翻了个白眼,再说,吴大嫂还生了四个儿子呢,你比人家少两个吧?
沈凤仙磨牙,少两个怎么了,得亏我生了两个带把的,不然三房可没孙子了!
你今晚上是不是非得闹才舒坦?
杨继东的声音大了起来。
沈凤仙也提高声音,我没有那个命,还不能抱怨几句了?
一墙之隔的杨老婆子和杨老汉听得心里很不得劲儿。
家里为给他们三个娶媳妇儿,没掏空家底都不错了,哪里还有钱建房?
杨老婆子捂着心口,唉,气得我心口又开始疼了。
我给你揉揉,杨老汉伸手过来,语气低沉,谁叫老二媳妇不争气,老四媳妇儿又不能再生了,不然老大媳妇儿能这么说话吗?
你说咱们怎么娶了这么几个媳妇儿回来啊!真是瞎了眼!
杨老婆子哽咽道。
这边的杨大奶奶正在给石头叠衣服,之前洗的晾干了,她给收起来,等石头回来刚好可以穿。
这件衣服石头穿起来都有些短了,得再改改。
她把其中一件放在床的另一边,康嫂笑着接过,这半年里长得快,明年啊就比我高了。
是啊,再过几年咱们石头也可以议亲了,杨大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是啊,欢欢和乐乐也能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和嫣嫣她们玩儿。
婆媳二人在房里畅想着未来,这堂屋里的杨继康父子则是抱着欢欢和乐乐,在那逗弄着,孩子们的声音让这个家显得更加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