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孙玉兰一拍脑袋,是真的忘记了,赶紧收拾东西,和孙父回了家,明儿去县里。
我都给忘记了,孙桂芳有些自责。
杨继西挠头,其实我也忘记了。
两口子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尴尬。
孙玉兰过来玩的十几天,家里每天都是欢声笑语,她还认识了几个小姐妹,每天和她们满山跑,这哪里还记得哟。
好在孙父他们记得,见她久久不回来,孙父便找了过来。
这天正在摘毛豆呢,好家伙,队长召集大伙儿开会,兴高采烈地说起他们队被选为花椒试点地了!
花椒?
杨继康嘴角一抽,咱们队里的东西是不是太杂了?
又是兔子,又是鱼,然后茶林才栽种不到半年,这会儿又来了个花椒试点地?
应该是石洞山,那一片开荒出来种花椒正合适,杨继西说。
也是,那边地不怎么肥,一直没开荒出来,这下开荒,那咱们就可以分不少柴火了,赵五跟着点头。
果然,队长说了开荒的事儿,就是石洞山那一片。
杨继西回去说明儿开荒,孙桂芳小声问道,我记得你说过,梦里石洞山那边就种上了花椒树,可不是79年的事儿吗?现在才77年。
可能变了不少,其他事儿也变了,梦里我们还一直在那边当牛做马呢,杨继西笑道。
孙桂芳给了他一下,就你会说,不过开荒的时候可得小心点。
要是有蛇,我就抓回来红烧。
杨继西说。
那东西细腻,好吃,杨二爷爷进来时听到这话说道。
孙桂芳闻言一笑,把嫣嫣交给杨二爷爷,自己去帮杨二奶奶端菜。
杨二爷爷抱着嫣嫣笑着,下个月嫣嫣就一岁咯。
嫣嫣露出一个笑,露出小小的米牙,就一颗,这孩子八个月才长出一颗来,因为馋嘴,所以已经在喝米糊糊了。
怕她喝了不好消化,杨继西先用石磨磨出米面,然后再熬出米糊糊,一天只给她吃几勺。
嫣嫣喜欢得很,瞧着都不怎么喝奶了。
但孙桂芳奶水还很足,所以只要饿了,还是给喂奶。
是啊,到时候咱们也抓周,想到欢欢和乐乐她们周岁的时候也办了,所以杨继西和孙桂芳也想给嫣嫣办一个,到时候请亲近的人来家里吃个饭就成。
第二天,杨继西等人去石洞山那边开荒,一天下来,山脚下堆满了柴火,还有几背篓青草,这是杨继北他们弄的,杨二爷爷也过来弄了两背篓回去喂老牛。
蛇没瞧见,癞□□倒是瞧见了不少,大伙儿只是驱赶,没有下毒手。
这天运气好,都开荒到半山腰了,他们发现了一野鸡窝,里面嗷嗷叫着几只野鸡,当下队长就赶紧让人送到兔屋那边养着。
等养大了,开大会的时候,就给大伙儿当奖励!
那得养到明年秋天吧?
当然了,不然不够肥啊。
那不是继西的囊中之物了?
赵五笑道。
那铁定的,今年被表扬的,第一个还是咱们继西,杨继康哈哈大笑。
哪一年不是啊?吴和国也大声道,哦,他十五岁前不是。
十五岁后干活儿嘎嘎猛,在看见杨继西脸都红了,副队长的声音更大,那是想娶媳妇儿咯!
这话不假,杨继西也没反驳,看得大伙儿惊奇不已,还真被副队长猜中了?
男人们在外面砍水,扒拉草,后面女人们就跟着捆柴,等全部开荒完了,这些柴火就会被送到晒坝那边分,参加了开荒的人,都能分到。
几天后,杨继西家分到了三捆柴,一捆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当然,这是生柴的重量,等干了后,肯定要轻一些。
柴房被堆得满满的,但又很整齐,看得杨继西很喜欢。
继西啊!看看谁来了!
杨二爷爷领着人进院门,杨继西一看,也很惊讶,长亮啊!
侯长亮嘿嘿一笑,他是来报喜的,别家给个口信就成,但这边他得亲自来,毕竟当初要不是杨二奶奶他们,自己也没有这么好的婚事。
要办事儿了?
杨继西一看他那傻笑,就知道好事来了。
对,就下个月初一。
好日子啊!进来坐,杨继西招呼着,孙桂芳也泡好茶送过来,杨二奶奶抱着嫣嫣听他们说话。
这边报喜了,康嫂那边也要去的,被康嫂一家留下吃了午饭,这才放他离开。
这个喜事还没让大伙儿议论完呢,有一个喜事儿来了,托口信的是李燕燕的未婚夫,也就是住于大家不远的张家,那家的二儿子张一军。
他和李燕燕已经订婚,所以得空时,就去李家干活儿。
这不刚从那边回来,是孙父他们让带的口信,孙玉兰过了检查,下个月初八就要去云省了。
这好事儿真是一件接着一件啊!
杨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孙桂芳他们也极其高兴,留着张一军吃晚饭,张一军连连摆手,赶紧走了。
第二天,杨继西夫妇带着嫣嫣来到孙家,孙玉兰三人都很高兴,不高兴的也只有孙三婶。
她来说了一些阴阳怪气的话,还说什么当初让孙大哥帮忙,把贵子塞进去不同意,转眼就把孙玉兰给弄上去了。
我二话没说,直接把盖了章,通过的一些东西摆在她面前 ,孙玉兰轻哼一声,她一句话也不说了,又问我贵子现在还能去报到吗?我说我报的是文艺团,她问啥是文艺团,然后我解释后,她还有些瞧不上我。
说孙玉兰没啥才艺,能通过吗?
其实孙玉兰唱歌很好听,跳舞这一块,进去后会跟着训练的,而且文工团又不只是这几点。
不和她多说,孙桂芳拉着孙玉兰仔细地看了看,下次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见面可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她得好好看看。
孙玉兰抱住她,我会常写信回来的。
好,孙桂芳的眼睛有些红,她抱住孙玉兰,转眼跟着自己后面跑的妹妹,已经比自己还要高几分了。
侯长亮和谭佳月结婚那天,杨继西一家子都去了。
康嫂那边除了杨大爷爷外,也都去了。
杨大爷爷想着两家全走了,那就没人了,所以便留下,反正他年纪大了,走太远也觉得累。
侯家布置得很有喜气,杨继西和孙桂芳看了后都觉得很惊喜。
中午吃饭时,新人来他们这一桌敬酒,侯长亮对杨继西他们再三感谢,这才与谭佳月去下一桌敬酒。
下午他们便回家了,路上说起侯家的热闹,那是一声比一声高啊,等他们喜气洋洋地回到家时,发现杨姑婆坐在杨大奶奶他们院子里,顿时脸上的笑意渐渐消散。
可算是回来了,杨姑婆微微皱眉,看着康嫂他们略不满道,你们怎么能把大哥一个人留在家里呢?
什么留,他自己不去的,杨大奶奶怼道,我们愿意,他自己也愿意,你还不愿意了。
你算老几啊。
就差把这话说出来。
杨二奶奶让杨继西他们先带着孩子进屋,她和杨二爷爷走过去说几句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