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杨继西他们简直累成狗,每天一大早去上工,中午回不来就吃带去地里的干粮,傍晚下工后见天黑没有黑,就去承包地继续干活儿。
一直到天黑得看不见了,这才提着豆油灯回家洗澡吃饭。
就因为太忙,杨继西和孙桂芳晚上的学习时间都给断咯。
刘家的可心狠了,提着豆油灯干活儿,干到晚上十点多,我看那豆油都得用好些了。
还有于大家,他们更狠,晚上干到九点多,第二天四点不到就又去地里了,白天还要上工,你们说,这样干下去,那身体能受得住?
上工路上,杨继西听众人七嘴八舌地说起最近地里的卷王。
听得杨继西头皮发麻。
我还以为我们几家挺勤快的,不想于大他们这么狠,杨继康感慨道。
太卷了太卷了,杨继西低声叹了一句,种地都得比哦。
傍晚下工时,副队长开了个小会,明天早上十点半左右,会有人送小猪过来,要养猪的就去抓。
杨继西和孙桂芳回到家后,就说起猪的事儿,养在三角屋那,猪圈空了这么久,就算是能用上了。
喂两头,杨二奶奶笑眯眯地说道,我去打猪草。
得空了我们也帮忙,孙桂芳也笑。
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杨二奶奶就背着嫣嫣去晒坝那边等小猪了。
杨大奶奶和杨大爷爷带着欢欢和乐乐也在。
来晒坝的人多是带着孩子的老人或者是有孕的妇人,他们一边说话一边等待着送猪人的到来。
来了来了,眼尖地瞧见人后,赶忙道。
大伙儿也很自觉,很快就排好队,送来的猪不少,不过个头有点太小了。
这、这顶多五、六斤吧?
杨大奶奶探头看了看那些猪,眉头微皱。
是有些小了。
有些人高声问最大的猪有多少斤,结果那人道,八斤。
那我要那八斤的!
这猪越大,越好养活,这道理大伙儿都懂,还不等别人骂那个排队老长,心里还想得挺美的人,那送猪人又道,没咯。
这下都没得选了。
我还想养三头呢,可这么小,我心中没底,还是弄两头算了。
谁说不是呢,一头五毛钱呢,可这也太小了。
轮到杨二奶奶说,她看了看,最后选了两头,掏出一块钱递过去,那人快速把小猪放在她提着的背篓里。
嫣嫣指着那里面的小猪,猪猪。
是啊,猪猪,杨二奶奶笑着,也没把她放下来,而是一手别着那背篓便先回家了。
两头猪加起来才十几斤,也不重。
家里的猪圈,杨继西和杨二爷爷昨晚就收拾干净了,今天孙桂芳一起来,还在自家小菜地里割了几把猪草呢。
杨二奶奶到家后,把嫣嫣放下来自己玩儿,她把猪从背篓里逮出来放进猪圈里,接着在猪槽里放了鲜嫩的猪草,旁边还有个木盆,里面装着清水。
这木盆是用了好多年的了,但因为缺了一个口子,家里多了嫣嫣,怕伤到孩子,所以就空着没用了,想到家里要养小猪,这才拿出来给它们喝水。
对对对,快吃。
见两头猪崽儿吃得香喷喷的,杨二奶奶露出一抹笑,嫣嫣跑过来,奶奶,我想看。
好好好,杨二奶奶把她抱起来,看见没?
猪猪。
嫣嫣兴奋地指着那里面的小猪道。
嫣嫣记住咯,只有大人在的时候,才可以过来看猪猪,知道吗?
知道。
杨继西回来时,第一件事就过来看猪,这么小?
是啊,估摸着是政策放开了,这猪崽儿也就急着送来这边,这才小得很。
杨二奶奶说。
好好养,问题不大,杨继西笑道。
能吃能喝,好,杨二爷爷看了看两头猪崽儿,接着又把猪提起来看了看,在孙桂芳疑惑的眼神下道,还没阉割,得请人来弄了。
我问问康哥他们,到时候一起请。
杨继西道。
成。
结果副队长亲自上门,一一问起请师傅过来阉割的事儿,要请就跟着报名,到时候挨着过来阉割。
这倒是方便了大伙儿,杨继西和杨继康报了名,这边的杨老婆子却觉得能自己干,非要杨继东自己动手。
杨继东被惹急了,直接道,我可不会,到时候没养成咋整?副队长,我们家也报名。
杨老婆子脸色一下就难看起来,觉得老大夫妇真是一点都不听她的话了,如今当着外人,还这么不给自己面子。
于是副队长走了后,她又开始心口疼了,可除了杨老汉,杨继东夫妇根本不问她一句。
这让杨老婆子把自己气病了,杨老汉跑到镇上请来陈大夫,陈大夫叹了口气,别想太多,思虑太重这吃药也好不起来啊。
沈凤仙和杨继东闻言脸色都不好,就因为拒绝自己阉猪,这就气病了?
这回沈凤仙可气到了,她直接到记分员家里串门,当着记分员那个喜欢说闲话的婆婆,把杨老婆子把自己气病的事儿给说了。
记分员婆婆听得双眼发亮,在沈凤仙走后,立马去找老姐妹说杨老婆子因为太抠,让自己儿子阉猪,结果儿子怕弄不好坏了猪就没愿意,结果就把自己气病的事儿宣扬开了。
杨老汉背着福娃出去溜达,就被好几个老爷子拉着问这事儿。
自己阉猪可会出事的,你们也不能这么小气不是,啥都想自己来,要是猪崽儿出了事,那后悔的还是你们。
可不,本来送过来的猪崽儿就小得可怜,你们再自己折腾,那肯定会出事的。
杨老汉被拉着追问了一番,心情十分不爽地回到家,见他脸色不好看,杨老婆子忙问出啥事儿了。
结果杨老汉怕她听了更不舒服,就搪塞过去,杨老婆子是个不听劝的,等他不在家,自己跑出去找相熟的婆子一问,然后就气晕在外,最后被几个老婆子扶回家中。
杨二奶奶正在做午饭呢,就听那边传来杨老婆子哭骂的声音,见嫣嫣好奇地探着脑袋往那边瞧,她便道。
嫣嫣进来哦,帮奶奶擦擦这里的盆子。
好哦。
嫣嫣听话地进了屋子,欢欢和乐乐却趁着大人没注意,跑到了杨老汉那边,见到杨老婆子坐在堂屋门口哭,旁边是一脸无奈的杨老汉,还有他背上哭巴巴的福娃。
毛蛋见她们过来,立马一手牵着一个,把她们送回家。
杨大奶奶见此赶忙给毛蛋一个夸夸,接着塞了一个鸡蛋给他,刚煮好的。
毛蛋自己也没吃,等狗蛋放学回来,拉着对方回房分着吃。
狗蛋一脸欣慰,毛蛋长大了,知道和哥哥分享东西了。
那是因为你之前给我掏了鸟蛋,你一个也没吃,全给我了,毛蛋挠头道。
我是大人了,能和你这种小孩子争?
狗蛋哈哈一笑,揉了揉毛蛋的脑袋,听着堂屋里大人们的争论声叹了口气,毛蛋见怪不怪地跑出去玩了。
春耕忙完时,孙父抽空送来了六只小鸡崽和小半口袋的竹笋,这让家里鸡孵失败的杨二奶奶眉开眼笑起来。
亲家哟,你可来得太及时了!
杨二奶奶笑眯眯地把小鸡崽们关在鸡圈里,又赶紧洗了手给孙父冲糖水。
我们家孵得多,出了十几只呢,孙父笑道,得知杨继西他们在荒地那边忙,于是二话没说,扛着锄头就去帮忙了。
亲家来了,这伙食得搞好一点,杨二奶奶把嫣嫣托付给杨大奶奶看着,自己去兔屋那边看有没有大兔子,最后杨继南给提出一个五六斤的,二娘,这个嫩,回家烧着吃不错的。
成,杨二奶奶给了钱,把兔子拎回家就开始收拾。
而这边的杨继西他们正在栽种玉米苗,孙父来了后,干活儿也更快了些。
午饭是杨二奶奶送过来的,她背着一个背篓,里面是一瓷盆□□,配菜是土豆和孙父送的嫩笋,吃的是大馒头,喝的是壳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