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嫣高兴得咧嘴。
第二天是除夕,石头带着弟弟妹妹们在院子里玩儿,还要盯着他们不能玩得太久,小心冻着了,大人们要不就是准备祭拜祖先的香烛啥的,要不就是在灶房忙。
上山时,因为雪有些大,所以杨继康带着杨继西几个年轻人上山祭祖,回来后在杨大爷爷那吃饭。
福娃已经能吃米糊糊的,杨老婆子先给他喂了,自己再吃,也不让沈凤仙抱,自己抱着一边吃饭。
不说别的,带孩子这方面,杨老婆子还是有经验的,至少福娃在她怀里,很少哭闹。
福宝也长高了不少,瞧着也没那么瘦巴巴的了,她爱和嫣嫣还有欢欢、乐乐玩儿。
吃饭时,几个小家伙也坐在一起,吃完饭就去火堆旁坐着,等着吃饭前烧进去的红薯。
石头是大哥,过年的时候就负责看着弟弟妹妹,也要照顾弟弟妹妹的心情,好在弟弟妹妹都是听话的,石头带着也省心。
也有闹矛盾的时候,不过石头和月华很快就会解决,狗蛋懒洋洋的就想睡觉,吃了饭就回家躺着了。
月华期末考试又考了第一名,真厉害啊,在杨二奶奶这边取暖的几人正在聊天,其中康嫂就夸赞起月华。
肚子已经微微显怀的何明秀闻言笑道,也是下了功夫的,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起来背书了,我瞧着都心疼。
那是很勤奋的了,杨二奶奶笑着点头,好好读,我听队里的知青说,读书好着呢,以后考上大学,那可是会分配工作的,吃国家饭,多好啊。
我倒也不指望她能考个大学,何明秀笑得合不拢嘴,能读个中专师范出来,回我们镇上教书,我就谢天谢地咯。
你眼光得长远点啊,康嫂笑道。
反正啊,只要她能念,就一直念下去,我和她爹也没啥本事,帮不了她啥,不拖她后腿就好了。
何明秀摸着肚子道。
你这么想是对的,杨二奶奶连连点头。
孙父他们商量后,到底没出去,就在家过年。
初一一大早,杨继西夫妇就把给二老的红封给了,嫣嫣和石头他们的也给了。
吃了午饭,杨继西夫妇带着嫣嫣打着伞去了孙家。
天下着小雪,入眼的都是一片白,路上还不怎么好走,有些竹子倒在路上,好在杨继西有准备,他把空间里放了柴刀。
孙桂芳背着嫣嫣往前走,还跟嫣嫣说话吸引她的注意力,趁着这个时候杨继西拿出柴刀,就把被雪压倒的竹子给砍了,竹子砍下也没乱丢,而是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的土坎上。
这一路走来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也废了一点时间,但因为天冷,所以杨继西让孙桂芳带着孩子先走。
孙桂芳也怕冷着孩子,所以先一步到孙家,得知杨继西还在后面顺路,孙父二话没说,提着柴刀就去接人了。
等二人回来时,嫣嫣正在灶房火堆旁坐着,手里拿着烤红薯小口小口地吃,爸爸,姥爷,吃红薯。
她招呼着。
好,嫣嫣先吃,孙父笑眯眯地说道。
杨继西把背篓放下,里面满满的都是年货。
孙母也懒得说他们了,每次来都是这个样子,想着今年他们没有留年猪,回礼的时候就多给点腊肉。
孙三婶得知他们过来拜年,拉着贵子来串门,瞧着她好声好气没有以前那么咄咄逼人,杨继西还有些不适应。
而说着说着,杨继西就被问上了,听说你舅舅家的表哥是跑车送货的?
是,杨继西点头,长途车,累得很,而且半道上也很危险,运气不好,就会遇见抢车的,这好点嘛,人没事,货没了,这坏一点,那就不好说了。
那能跑不那么远的地方不?
孙三婶也知道跑长途车送货那肯定是危险的,所以赶紧又问道。
表哥是跑长途送货的,别的我也不清楚,杨继西看了眼贵子说道。
贵子在孙三婶还想说啥的时候拉住了她,我就想待在生产队,不去别的地方,而且开车我也不会,也不打算学,在家挺好的,等你们老了,我还能照顾你们呢。
那你出息了,更能照顾我们,说不定还能把我们接到城里去住呢!就像你堂哥,别看现在你大伯他们在老家待着,等年纪大了啊,那肯定是要跟着你堂哥堂嫂过日子的,那可是大城市,吃的喝的都比咱们这强多了,孙三婶一副他还小不懂事的话语开口。
听得贵子当场松开手,站起身就走了。
孙三婶也叫不住对方,索性也不管了,继续跟杨继西说,拜托他给问问,要是有位置啊就给贵子留着。
结果孙桂芳笑道,有位置,那第一个考虑的,也是我们家西哥啊,再说了,这得要钱吧?三婶准备多少钱。
这都是沾亲带故的,还要钱呢?
孙三婶听见孙桂芳前半段话时,就很是尴尬,听到后半段时,又开始有些疑惑了。
表哥的位置那肯定是不能动的,就算有位置,那也是别家的,老子不干了,给儿子女儿干,这要是给外人,那肯定是要给钱的,杨继西接话道。
我听你们张姨说,她有个亲戚,就是舅舅给的位置,花了几大百吧?
孙母问道。
何止呢,孙桂芳摇头,这可是一辈子的活儿,那怎么也要一两千。
一两千??
孙三婶惊呼,这是抢啊!
三婶我跟你算算啊,孙桂芳抬手示意她别那么激动,比如你今天二十岁,一个月的工资是30块钱,一年就是360块钱,这还不算加班的奖励以及各种过年过节送的东西。
对,没错,孙三婶点头。
你看啊,你才二十岁,退休的时候,怎么也五六十了吧?咱们就算五十岁,这后面还有三十年,一年360块,三十年就是10800块,用一两千换这么多钱,你觉得吃亏吗?
孙桂芳问。
那10800的数字把孙三婶给砸晕了,这会儿整个人还是恍惚的呢。
见她没缓过神,杨继西又道,而且干到一定年限,还得升职,那可不是一个月三十块了,可能四十、五十、甚至□□十呢。
还有分房子,到了一定工龄,那是会分房子的,三婶,你说这还吃亏吗?
孙桂芳笑问。
不吃亏,不吃亏!
孙三婶仿佛看见自己儿子很有出息,被升职还有分房子,然后接他们二老出去享福的日子了。
所以三婶,你最少也得备一千块钱,杨继西笑。
孙三婶一下就清醒了,不说一千了,就是一百她都心疼!而且家里就几百块钱,拿出来那不吃饭了啊?
这个啊,那我得回去和你们三叔再商量商量,孙三婶扯了扯嘴角,起身离开了。
她走后,孙母好奇追问,你张姨那个亲戚真给了一两千啊?
哪有,孙桂芳笑了笑,我唬人的。
孙父闻言一笑,不过她确实吓住了。
我就说为啥这么好说话,杨继西挠头,不过她怎么知道表哥是干那活儿的。
你表哥当时娶媳妇儿的时候,可被人抢着要呢,就冲着你们大舅那工作,好些人都知道。
孙母笑盈盈地说。
下午孙三婶又来了,不过这次后面还有两个人,是春娟和她男人。
吴家汉子自打那件事后,便沉默了许多,又怕唯一的媳妇儿跑路,所以对春娟好得不行,春娟要是出门啊,他跌定跟着。
而如今春娟已经有身孕了,四个月。
孙桂芳和杨继西是一点都不知道这事儿,瞧见她的肚子才知道有喜了。
趁着男人们在堂屋说话,抱着嫣嫣的孙母低声问脸色不错的春娟,几个月不见你,气色养得不错。
春娟笑道,他们都不敢惹我,对我也好,加上我有了身孕,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