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说到我们田家岗,看起来是啥都有,可出名的一个没有。
杨继康摇头。
等茶林和花椒林出货,就知道干啥了,我觉得茶是肯定不错的,咱们可以承包地种茶。杨继西说。
有道理有道理。杨继康点头。
明年初春,他们生产队的就可以采第一波早茶了。
伺候了这么几年,总算是要迎来成果,能不期待吗?
福娃已经能自己跑了,他最爱跟着哥哥姐姐们,偏偏杨老婆子看得紧,每次福娃要过来时,都被杨老婆子一把抱了回去。
也只有狗蛋和毛蛋牵着他过来玩儿。
这会儿毛蛋就把福娃牵过来了,福娃流着口水,好奇地看杨继西,杨继西冲他招手,福娃往毛蛋身后躲了躲。
福娃,你咋又忘了,这是西叔啊,你昨儿还吃了他给的糖呢。
毛蛋无奈道。
福娃又探出头看了看杨继西,这才笑着跑过来抱住他的腿。
杨继西抱起他看了看:这小子记忆力不怎么好。
岂止是不好,杨继康忍不住道,我都觉得他上辈子是鱼。
咋?
一会儿就把事忘了,不是说鱼就是这样子的吗?
你这话要是给三婶听见,肯定撕了你。杨继西说。
杨继康打了自己嘴巴一下:我这嘴啊,来,吃糖,他抓出一把糖给毛蛋,分给弟弟吃啊。
好。
看见糖,福娃立马牵着毛蛋去一旁了。
承佑明年就要读初中了,得去县里,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石头年纪大了,如今他们也开始唤对方的书名,而不是小名了。
青少年也是爱面子的好吗?
狗蛋在念三年级的时候就跳了两级,这不,明年九月就是初中生了。
而他们镇上没有初中,整个县,就只有两个初中,一个高中,而且都是在县里。
住校吧,这么大的人了,能照顾好自己,杨继康说着又道,但是我心里也有点主意,不过还没想好。
五月中旬,何明秀生下了一个四斤多的男娃,在得知是儿子的那一刻,何明秀哭得不行,他们是在卫生院生的,杨继南抱着儿子也双眼通红。
月华非常细心,在杨继南照顾孩子的时候,她去食堂那边打了热水,回来给何明秀擦身体。
但何明秀怕恶露吓住孩子,拦住了她:让你爸爸来。
杨继西正好在铺子上,月华过来借木盆,才知道何明秀生了。
铺子交给杨幺妹看着,夫妻二人来到了卫生院。
见何明秀精神不错,孩子也很健康后,杨继西便和杨继南在走廊上说话,孙桂芳在房里和何明秀说话。
恭喜啊二哥。杨继西道。
谢谢、谢谢,杨继南笑得合不拢嘴,其实我和明秀也不是盼着儿子,就算是闺女,只要有两个,我们都高兴。
要说几年前,那杨继南是想要儿子的,可盼来盼去也没结果,还得知刘香莲不能再生,杨继北他们这辈子都只能有一个闺女后,他们也开始放下对儿子的执念,想着只要能再有个孩子,那也很好了。
没想到意外之下,来了个带把的!
不管怎么样,要对两个孩子都一样,别和三婶他们似的,你看现在他们的下场。
杨继西意有所指道。
放心,我们可不会走他们那条老路。杨继南严肃道。
因为孙桂芳的铺子在镇上,所以晚上月华就过来住了两晚,因为何明秀生孩子的事儿,她也请假了两天没去上学。
这两天孙桂芳也会送一点吃的过去,比如荷包蛋啊啥的。
杨幺妹没去医院看过何明秀,刘章在路上遇见杨继南二人倒是说过几句话。
不过平安跟着孙桂芳去医院时,杨幺妹没有阻止。
在何明秀他们回家后,孙桂芳也不再去医院,没人过来买东西时,孙桂芳便和杨幺妹说起话。
杨幺妹正好就说起杨继南夫妇:我过不了那个坎,所以没办法面对他们。
如果当初她嫁的不是刘章,而是别的男人,她会是什么下场?
杨幺妹不敢想。
没事儿,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孙桂芳握住她的手说。
嫂子,杨幺妹有些不理解,你们为什么对他们没有隔阂呢?
你怎么知道没有呢?
孙桂芳淡笑道,可那些隔阂不足以让我们刀刃相见,也是我们过继了,不然牵扯到利益肯定打起来的。
你是愿意结仇招惹几个小人,还是愿意面上和气,你给我一个笑脸,我也就回你一个,可你要是惹我,那我也不是好惹的呢?
闻言,杨幺妹若有所思。
后来她跟刘章说起这个事儿:这不是一种忍让和软弱,反而是一种底气,我或许没有他们那么大的格局,但我很佩服。
不管你怎么想,我和平安都站在你这边,哥哥嫂子也是,他们从没有逼你原谅,一直都在护着你。
刘章说。
是,杨幺妹点头,想着这些日子帮着看铺子,孙桂芳每个月塞给自己的钱,心里何尝不明白,其实是他们想拉她一把呢?
想到平安也这么大了,杨幺妹红着脸道:阿章,平安也这么大了,我想趁着年轻,再要一个。
刘章摸了摸她的红脸,笑着点头:好。
二房生了个孙子,杨老汉夫妇是高兴的,他们带着福娃去看了看小孙子,夸了几句,可对生孩子的何明秀却没有什么表示。
更没说伺候月子的话了。
好在何明秀的亲娘知道杨老婆子是啥性子,很快就赶过来照顾何明秀。
去年家里养了不少鸡,就想着她坐月子的时候吃,所以过年就宰了一只鸡,剩下的全留着呢。
何明秀这次坐月子可比生月华的时候好太多了。
她生月华时,要不是杨继南坚持让她坐了十几天的月子,杨老婆子是想她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就下地干活的。
孙桂芳许久没回村,也想家,于是便趁着何明秀他们给孩子办满月酒的前一天回去了。
铺子交给杨幺妹看着。
平安也跟着她回来了。
孙桂芳先去洗了个澡,换了件衣服,然后抱着嫣嫣和杨二奶奶说了一会儿话,这才去看何明秀。
杨二奶奶在家做晚饭,让她提着随礼过来。
何明秀精神很不错,气色也好,瞧着还胖了些。
孙桂芳把随礼交给杨继南,见月华熟练地抱着弟弟哄着,便道:月华最细心,读书也厉害,真是好孩子。
是啊,何明秀说起那天自己生了后回病房的事儿,她还想着给我擦身体,我怕吓住她,这才让她爹来。
二嫂,见月华出去后,孙桂芳看着何明秀道,我听说月华不准备继续念书了?
是她不想念了,我和她爹可不同意,只要能念,那就给我念下去!
何明秀叹了口气,说月华想把钱省下来给弟弟用:也不知道是谁在她耳边说这种话,才让她起了这个心意,这小孩子才多大?能花啥钱?我又有奶水,又不会饿着他!
偏偏我问她,她也不说,可把我和她爹气着了。
孙桂芳也是从杨二奶奶那听说这事儿的,觉得月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这要是不念书了,那多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