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157)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157)(1 / 2)

沈凤仙虽然只读到二年级,可她数学还不错,于是回道:一年240块呢!

这么多钱呢!那咱们两个人一年就能回家盖新房子,而且是砖房!

杨继东睡不下去了,我得出去,你也跟着一起出去,福娃已经断奶了,再说爹娘身体也不错,狗蛋也这么大了,家里不会有事儿。

就算是有事儿,那老二和老四不是在养兔子吗?咱们出去不打紧。

沈凤仙越听越觉得有盼头,于是夫妻二人商讨起来,第二天一早,杨继东就去找队长开介绍信,回家就和杨老汉他们说了去沿海的事儿。

二老是支持的,可有个条件。

你们走了,每个月要不要寄点钱回来?

杨老婆子道,也不用太多,够我们几人生活就成啊。

是啊,这买盐,买油的,都是钱啊。杨老汉抽着旱烟道。

这事儿啊,我都想好了,杨继东笑道,每个月你们去二娘家支两块钱,二娘他们记账,我们回来就还给二娘。

这是不信任他们啊。

二老对视一眼,却没争论,默认了这个事儿。

那我们就等着你们回来盖房子了。

听他们这么说,杨继东夫妇露出真心的笑:爹,娘,你们就等着我们回来吧!

杨继南和杨继北知道杨继东他们要出去的事后,倒是有些惊讶,不过也理解,毕竟家里的孩子多,以后还要给狗蛋三人娶媳妇儿,那都是钱啊。

队长见杨家大院一下就走了三个人,而且都是去沿海了,也猜到是因为啥了。

都是穷闹的啊,但凡他们生产队富裕一点,年底分到的钱多一些,也不会留不住人。

不过他也想得开,以后走的人说不定会越来越多,外面城市在搞建设,要的人多着呢。

过年的时候,杨继康和杨继东夫妇没在家,四个姐姐带着孩子们来了,姐夫们都没来,这下只有刘章陪着杨继西下棋了。

刘章现在在肉联厂干得不错,所以没有打算出去干,毕竟工资都差不多,还离家远,他不放心幺妹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家。

前不久我收到我家那口子寄回来的钱,好家伙,这个数呢。杨继丽比了个手势。

差不多差不多,杨继春笑得合不拢嘴,不过我们得分给大家一份,没有你们的小日子滋润。

是啊,但也满足了,我们再怎么说也拿大头,要是全给,我才不愿意呢。杨继燕道。

是啊是啊。

去周家拜年时,杨继西跟周大舅说起学车的事儿,周大舅笑道:只要你想学,我有的是熟人,但这认师傅得走师礼,而且不能抢饭碗。

不抢不抢,我就是想着学着以后万一有条件买车,也方便。

杨继西笑道。

该这样的。周大舅点头,和杨继西约好日子带着他去见自己的朋友后,又说起周文柏夫妇的小卖部,他们的生意还不错。

从周家回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可这个时候杨继南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赵五家住了个外地人,说是来收老玩意儿的,只要是有点年份,不管是铜板还是银角子啥的,都要。

哪有啥银角子,不过老铜板倒是有几个,咋还收这个啊?

杨二奶奶好奇道。

不知道,反正好些人都往赵五那边去了。杨继南说。

咋住赵五家呢?

杨二爷爷疑惑。

给了钱的,没地儿住,想着在我们生产队待一天,收了东西第二天就走。我是没啥东西,不过我爹他们拿了夜壶过去都给收了!

杨继南想到那东西都觉得嫌弃,那东西都有人收。

那夜壶我记得太爷爷在的时候用着的,放到现在也有些时候了,杨继西忍着笑,卖了多少钱?

我问了爹不说,杨继南摊手,味儿重得很,说前一天晚上还用过呢,只是用水冲洗了一下,结果那人还是要了。

咱们家可没夜壶。杨二爷爷哈哈一笑,让杨继西夫妇拿着杨二奶奶给的铜板去赵五家瞧瞧。

反正也是过年,没啥事儿干,二人笑眯眯地来到了赵五家。

赵五家挤满了人,还有隔壁队的呢。

那人四十多岁,留着络腮胡,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有些文化。

此时正在看一块缺了口黑乎乎的牌子,这是李四娘拿来的,她还在一旁笑眯眯地介绍着:这是我姥姥留给我娘,我娘在我出嫁的时候留给我的,本来是想留给我儿媳妇,可我想着我还没死呢,就没给,结果现在没有儿媳妇了,索性卖了。

要是能卖个好价钱,我就把房子重建了,然后再给我儿子娶个黄花大闺女。

听到这话,就有人不客气道。

得了吧,现在寡妇都不愿意嫁到你家去,还想要大姑娘呢?

就是,还有这玩意儿不是你家老伴儿小时候在后山捡到的吗?咋就成了你姥姥传下来的了?

李四娘脸上挂不住,立马叉腰骂道:你们懂个屁!听听人家咋说的。

那人把牌子还给她:这是铁片,不是玉佩啥的,就是年代久了,生锈了,这东西我不要。

众人哄笑,李四娘不乐意了:你再仔细看看,这真是我姥姥传下来的,要不你给我五块钱?

我不收,麻烦让让,下一位拿东西来。那人摇头,喊着下一个人。

李四娘骂骂咧咧地走了,杨继西和孙桂芳还给她让了路,他们可不想大过年的被喷一脸沫子。

这人姓张,说是南城人,走了好些地方了,就是收这些东西。见杨继西他们刚来不知道情况,有人便给他们解释。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继西和孙桂芳听到这话, 也跟着在那排队,轮到他们的时候,那男人问:你们拿来的是什么?

是铜板,孙桂芳拿出来给他看了看, 怎么收的?

一个铜板一毛钱。

男人道。

孙桂芳和杨继西对视一眼, 二人笑着说只是想过来问问价, 麻烦他了。

接着也没看热闹, 直接回了家。

杨二奶奶听到说一个铜板才一毛钱, 顿时觉得他们没卖是对的:留着,也算是老物件, 给孩子看个新鲜,一毛钱太少了。

留着留着。杨二爷爷也说道。

成。杨继西点头。

下午他去镇上铺子看了看,因为房子有点漏, 所以刘章他们一家三口在除夕夜祭祖后,便暂时搬到铺子上住着, 等过了年就回去收拾收拾房子, 现在家里有点钱, 把房子弄好些也不错。

杨继西是怕有他们的信,结果还真有, 王成功看见他便冲他招手,接着拿出两封信递给他:昨天下午到的。

谢了王哥。

杨继西笑道。

在铺子上吃了午饭后,杨继西揣着信又回了生产队, 这两封信分别是李成杰和文知青寄过来的, 里面除了信外,还有钱。

文知青的书店生意不错, 年底分红, 他们有一百二十六块钱。

李成杰那其实没有一年, 才几个月,但为了新年新气象也好算账,所以把这几个月的分红也算出来了,一共五百八十六块钱。

看来服装厂的生意确实不错。杨继西笑道。

是啊。孙桂芳又把钱数了一遍,接着交给杨继西放在空间里。

最新小说: 淫乱血脉(中世纪,nph) 盛渡(nph) 臣那心机的白月光(NP) 咸鱼被迫翻身后被囚禁了 陌上远溪(NP bg 甜) 岁岁常欢愉(1v1校园H) 不做爱就会死(NPH) 快穿之做渣女的小三 明暗关系 小狐狸今天以身相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