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七点多了,出门时杨继西曾跟福娃说过,他们今天晚上会晚一点回来,所以如果傍晚有人过来看电视的时候,就给说一声。
所以他们到家时,并没有人在院子里等着。
杨继康听见他们这边的动静,快步过来道:赵叔不行了,下午送到卫生院现在还没回来。
赵叔就是赵五爹。
前几天还好好的呢。孙桂芳吃惊道。
说是前天早上起来摔了一跤,他也没说自己哪里不舒服,结果今儿忽然倒地不起,脸白得很。杨继康摇头。
第二天中午,赵五把他爹背回家了,趁着还有一口气,赵五哭着给他爹擦了身体,穿上了之前就准备好的寿衣。
好好的啊,我去找你大哥和你娘。
赵五爹露出一抹笑,接着便没气了。
听着赵五的哭声,被杨继西接回来的杨二爷爷站在院子里红着眼道:这老家伙,说走就走呢。
年轻的时候,他们玩得最好,赵五爹就是杨二爷爷的小跟班,可现在这老家伙却先一步离开了,杨二爷爷心里不是滋味。
杨大爷爷过来时,杨继西他们已经帮着赵五把他爹放在棺材里了,接着搭帐篷,借桌椅板凳过来摆上。
杨二爷爷也没歇着,有啥能干的就帮着干,杨大爷爷知道他和赵五爹关系好,看着他通红的眼睛,杨大爷爷再多的话,也没办法说出口。
好在杨二爷爷恢复得挺快,刘章和杨幺妹也不让他自己做饭,每天吃饭的时候,就让枣子过去请他到家里吃,晚上柳二家放电视,刘章一家三口和他坐在一起看。
过了一个冬天后,队里又走了两个老人。
杨继西从桃林那边回来时,经过三间房子,这原本是有一个老大爷的,他常坐在那竹藤椅上晒太阳,每次杨继西从这路过,大爷都会和他说几句话。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可老大爷冬天的时候去世了,这坝子现在也长满了杂草,那把竹藤椅安安静静地放在原来的位置,却再也没有那个笑眯眯的老大爷坐在那冲他挥手了。
杨继西垂下眼,背着东西回了家,孙桂芳刚做好饭,二人吃饭时,杨继西说起修镇上房子的事儿。
把爸妈接过去一道住着,爹也有人陪,妈要是不爱和他们住,就去县里和娘一起,我们陪的时间少,老人们住在一起,也挺热闹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孙桂芳正给他夹菜, 闻言点了点头: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聚在一起是好照看一些。
原先想着盖两层楼还留着小院,现在想想干脆把小院舍了,楼顶不封, 弄成平楼, 上面一样可以种花和弄点小菜晒衣服啥的。杨继西拿起一颗水煮蛋剥好后放在孙桂芳的碗里。
我懂了, 你是说和西门巷那有家差不多的楼房是不是?
孙桂芳想了想后问道。
杨继西点头:年纪大了, 以后爬楼也困难, 咱们把一楼和顶楼防水做好些,就是冬天住在楼下也不觉得潮湿。
是个办法, 孙桂芳点头,但是我们那重修房子,柳家和王家肯定要受一点影响的, 王大爷年纪大了,得顾及着点, 咱们以前受老人家不少照顾呢。
这个我也想到了, 杨继西说, 前天我不是去送鸡蛋吗?就和王大哥提起建房的事儿,他说他家房子也挺老了, 也想修房子,这不就巧了吗?
那他们住哪里?
王成功他们就是镇上的人,这房子推了重建, 确实没住的地方, 王大爷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都没养大, 就只有王成功养大了不说, 还做了他们镇上的邮递员。
杨继西倒是没问这个:下午也没啥事, 咱们去镇上看看。
孙桂芳点头:成。
下午杨继西把木凳放在三轮车上,等孙桂芳坐好后,他才骑上车往镇上去。
孙父这两天腿脚不便,又要隔两天换一次药,所以和杨二爷爷住在铺子里。
杨继西他们到铺子的时候,杨二爷爷他们正在铺子里坐着和过来串门的王大爷说话,听三人声音都比较洪亮,孙桂芳二人相视一笑。
柳老二打着哈欠过来买面,见他们从三轮车上下来,于是笑问道:听王大哥说你们也准备修新房了?
杨继西点头:你们也要修?
柳老二嘿嘿一笑,挠头道:咱们三家连着一起呢,干脆就一道修了,整整齐齐的多好看啊。
王成功也在家里,于是杨继西他们就坐在一起说建房的事儿。
柳二媳妇跟孙桂芳还有王大嫂道:我们家钱还有些不够呢,大哥他们借给我们,我们盖楼房就没问题,要是他们手里也紧张,那就修不了了。
王大嫂掩嘴一笑:这话说得,这几年你们的日子过得那么红火,修房子也是迟早的事儿。
刘章刚睡了午觉过来,听他们说建房的事儿,于是转过头看了看自家的房子,虽然旧了一点,但是两边铺子都收拾得挺干净的,瞧着也还不错。
再说他们修房子那影响就大了,不说自家生意,侯长亮他们家的早餐店就特别受影响。
见刘章看着自己家,杨继西也明白他想啥,等另外两家离开后,杨继西对刘章道:你们家不着急,前些年换了大梁啥的,就是再住上十几年也没问题。
刘章闻言一笑:这倒是,对了,还有个事儿,厂里确定了名单,我下岗了。
之前厂里没让他走,今年让他走了。
这个月做完就不去了。刘章说。
那不如来帮我们捡鸡蛋,采茶。孙桂芳笑道。
刘章哈哈一笑:成啊,不过赶集日我得帮幺妹招呼客人。
没问题。杨继西也笑。
对于刘章下岗的事儿,他们早就有心理准备,所以现在也没有那么难接受,刘章也说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就算是下岗其实也没啥。
周文柏他们的土鸡灶开张那天,杨继西他们前一天送鸡过去的时候,还随了礼。不得不说味道还不错,但也是因为鸡比较嫩,杨继西他们桃林的鸡才养了一年多,如果是老土鸡,那这没有半天是炖不出来的。
嫣嫣和团团喜欢喝鸡汤,所以杨继西在家宰了几只鸡后送到县里,给杨二奶奶炖着吃。
你大爷最近怎么样?
杨二奶奶给他切了水果,端出来放在桌上后问道。
咳得厉害,康哥正劝他去医院,大爷不听,我走的时候二人还在那扯呢。
杨继西说。
他就是怕花钱,杨二奶奶明白杨大爷爷的意思,不过也有个好消息,你康嫂说石头有对象了,是他的同事。
好事儿啊,狗蛋追他喜欢的姑娘,到现在也没成功。杨继西吃着东西笑道。
杨二奶奶也跟着笑:可别在狗蛋面前提这个事儿,免得他难过。
欸。杨继西点头。
康嫂和杨继康在腊月的时候,特意带着东西去了省城,跟着石头一道去女方拜访。
回来时康嫂对孙桂芳他们道:一家子都是文化人,我和你们康哥话都不敢多说,就怕说错了啥,好在他们看中的是石头,对我们也很客气。
那姑娘也好,我都觉得石头配不上人家。
杨二奶奶扑哧一笑:你这么说,我倒是好奇这姑娘了。
康嫂也笑:他们的意思是让两个孩子先相处一段时间,等互相了解得够多后,再说结婚的事儿。
这是对的,孙桂芳点头,她还在织毛线衣,婚姻大事可关系着两个人一辈子的生活呢,越严谨以后对他们越好。
是这个理,康嫂连连点头,欸,你们啥时候盖房子啊?
明年开春后吧。杨继西回着。
就建两层?我听供销社那边有人说,他们要盖五楼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