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刘泌来说,他现在终于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患得患失,生怕刘备猜忌自己了。
能允许外甥独领一军,虽然只有区区三百人的名额,但这本身就是刘备表达了对刘泌的信任。
不管是不是巧合,对刘泌来说,张溪这个人的出现,简直是他们刘家和寇家翻身的吉祥物。
而寇封没想那么多,他是真的把张溪当兄长看待的。
所以嘛,刚得到调令,乡勇还没来得及募集呢,寇封就来找张溪报喜了。
顺便也给自己报备一下,以后自己也是要在张溪这边领一份粮草的。
报备这事儿简单,张溪核对了一下刘备的任命文书,没啥大问题就给记录进档了。
倒是对于寇封募兵这事儿,表达了担忧。
汉末因为军阀混战,基本采用募兵制。
招募来的乡勇,那就是脱产士兵,除了打仗训练,啥事儿不管,是要诸侯供养的。
而汉末群雄连年混战,兵员素质严重下降,到了现在这年月,招募来的所谓乡勇,有几个是郡里良善人家的孩子?基本都是一些混混或者吃不上饭的流民,进军营就为混口饭吃。
这些人要是上了战场,顺风局躺赢还没问题,逆风局分分钟跑给你看。
而寇封这小子……一个今年刚刚十六岁的孩子,你指望他能懂的怎么练兵?!
张溪也是没办法啊,人家一声兄长你应了,那你就得管啊。
“公仲,你过来!”张溪叫住了寇封,也不管关平是不是就在身边,对着寇封说道,“既然主公让你招募乡勇,你可有什么打算?!”
“这有何难?!”寇封一脸不以为意的说道,“只需张贴榜文,有我舅舅帮忙,总能找齐这三百乡勇!”
是,你舅舅是县令,了不起……可你也不怕给你舅舅给你强征百姓或者硬塞些收编的溃兵老油条?!
别惊讶,这年头这种操作属于常规操作。
可这种人,上阵充人头可以,却打不了硬仗。
“你也不怕这些人到了战场上给你倒戈相向?!”张溪现在也没心情说些半文不白的话了,直接没好气的对着寇封说道,“你也不想想,当年牧野之战,倒霉催的商纣王是怎么输的?!”
“牧野之战?!”寇封挠挠头,问道,“那是啥?!”
关平也是一脸的疑惑,看着张溪,却不说话。
很显然,这年月,读过《史记》的人都少,而且肯定不包括关平和寇封这俩从小混军中的人。
张溪也没察觉,尽量用寇封能听懂的言辞说道,“当年周武王伐商,与商人在牧野决战……本来还算势均力敌,可商人的辅兵全是奴隶,这些奴隶在战场上倒戈相向,导致商纣王失利国灭。”
关平一脸讶异,把这事儿偷偷记在心里。
寇封却依然满不在乎,说道,“我要招的乡勇,是正兵,可不是什么辅兵。”
这话说得的,关平都听不下去了,赶紧拉住寇封,说道,“公仲,辅兵不稳尚有如此后果,何况是正兵啊!”
张溪也是点头,说道,“所以啊,招兵这事儿,你最好亲自去,仔细勘察兵员,最好找那种矿工啊,失地农民之类的,记住一定要找那些勇于斗狠却无田无产的人。”
“这是为何?!”寇封不解,关平也同样疑惑。
这年月最好的兵员就是良家子,说直白点就是家有田产,身世清白的子弟,因为这种人稳定,听话,对朝廷忠诚,也容易控制。
没听说过招什么无田产还好勇斗狠的人。
而张溪却说道,“如今世道不同了,有田产者顾念田产,却未必肯拼命,而无田者无牵挂,又肯用命,当是上好的兵员。”
“张主簿此言欠妥!”关平对此表示了反对,说道,“无田产者无恒心,一遇逆境岂不会一哄而散?!”
这个嘛……我哪儿知道去,你问戚大帅去啊。
他不就是只招矿工和失地农民么,人家不一样搞出了戚家军?!
都是募兵制下的产物,应该是通用的吧?!
张溪终究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太懂军事,而关平好歹跟着关羽那么长时间,他一反对,张溪也有点心虚。
“那……要不,一半一半?!”张溪看看关平,再看看寇封,说道,“招一半良家子,一半流民中的勇斗者?!”
寇封也被说的有些含糊,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不过这事儿嘛,寇封至少知道,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张榜文或者舅舅的帮忙上,他需要亲自考察一下自己招募的兵员。
因此嘛,寇封来找张溪找的更勤快了。
他实在不懂怎么看兵员啊。
张溪其实也不懂,但他知道,当年戚少保能练出戚家军,兵员除了是矿工和失地农民外,还有一点就是军中拒绝奸猾之辈。
简单来说,还是要老实听话,还敢战出来勇猛争斗的人。
可这样的人并不好找。
汉末纷乱了二十年了,基本上哪里都有战乱,哪里都有流民。
流民中不是没有好勇斗狠的人,可这些人,要么成了山贼,要么成了各地诸侯的兵员。
比如曹操的青州军。
剩下的这些到处流荡的流民,他们的目的就是能活下去,你想在这些人里面再找出好勇斗狠的人,真的很难——除非你逼的他们活不下去,成为乞活军。
但很显然,在刘备治下的新野,流民和百姓还不至于活不下去,那谁来当兵啊。
所以嘛,寇封招募乡勇,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张溪想要的兵员。
为此,张溪和寇封不得不一再降低标准,也不要求身强体壮,能扛的起木棍就行,也不要求好勇斗狠了,能听话就行。
除了那些一看就是奸猾的混混和老兵油子之外,寇封基本就是按照你是个正常人就行的标准招兵。
大概过了半个月,总算是把三百人给招齐了。
只是这些兵的精气神嘛……嗯,那就根本没法看。
知道的这是新招募的乡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去哪儿逃难的百姓呢。
第16章 豆腐的作用
寇封的乡勇招齐了。
但寇封很不开心。
“兄长,你得帮帮我!”寇封苦着一张脸,对着张溪抱怨道,“那些人,哪是兵啊,就是流民啊!”
“本来就是流民里招来的嘛……你也别太在意了!”张溪扯扯嘴角,安慰道。
也不想想你的兵都是从哪儿招来的……你指望个啥呢?!
“不是,兄长,我不是这个意思!”寇封挠头,颇为烦躁的说道,“这些人,莫说操练,只是让他们列阵都体力不支啊……兄长,你得帮我!”
张溪无奈了,说道,“你要我怎么帮你?!”
寇封这才露出笑容,就是这笑容吧,他有点让人觉得不怀好意。
“也不需兄长多费心力,只需给我部兵马的粮草上……”
“想都别想!”
张溪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开玩笑了,粮草这种事儿,能开后门么?!
军中自有定例,每军都按标准实行,给你私自开后门……真当军正是吃素的是吧?!
再一个……
“这种事儿,你何须求我?!”张溪不解的问道,“你家不是刚开了豆腐坊么……你招募的乡勇,你舅舅就真的一点表示都没有?!”
这年头的军制虽然是募兵制,理论上募来的士兵都归主君管辖,但主将对军队其实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主君掌控后勤粮草,借此掌控将军的军队,这是绝对不能被破坏的铁律,所以张溪是不可能在后勤上给寇封开后门的。
他还想要脑袋呢。
但如果将军有本事,可以给自己的军队提高福利待遇,那主君一般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现在是乱世,不能跟太平盛世相提并论。
再者说,寇封这三百人,与其说算刘备帐下的正军,倒不如说算是寇封的部曲……只是这个部曲数量相对于寇封现在的地位来说,人数有点太多了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