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1 / 1)

('

而且张溪的练兵之法似乎听着很不成体系,很多东西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要是自己随机提出一个新的想法,这小子居然思考了一下就能提出一个还算有效的建议进行补充。

这给徐庶一种感觉,那就是张溪的练兵之法,好像根本不是一本兵书上来的,而是很多地方东拼西凑起来的

这就不合理了。

张溪现在做着行军司马这个军职,却依然是一副文官打扮……你要说这家伙这些年一直从军,然后从军中总结出来的这套规律,这话能有人信?!

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难不成张溪在刘使君帐下呆了这么几个月,只是简单看看军队训练就能想出来行之有效的练兵之道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张溪这个人,难道是天生的大将之才?!

徐庶觉得这太不现实了,徐庶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种生而知之的人。

要么,之前的张溪只是在自己面前藏拙,要么,就是张溪这五年有了什么奇遇。

徐庶倒是没往张溪担心的那方面去想,毕竟这年月,正常人的脑洞很显然没有后世人那么大。

再一个,这年月的文士,藏拙也好,奇遇也罢,在这个时代都是很有市场的。

比如郭嘉在袁绍帐下的时候就藏拙了,因为郭嘉觉得袁绍不是自己想找的明主。

而奇遇更好理解,初汉三杰中的张良,现在就有黄石公传其兵法成就大业的传闻……这年月的文士很相信这一套的。

在徐庶看来,张溪很有可能是后者,他也获得了一些机缘,受到了一些隐士高人的传授……但大概率是隐士教的太多,而这小子又资质不够,学艺不精,很多东西都只记了个大概,学的比较林散而已。

如果是这样的话……徐庶觉得自己以后有必要跟张溪多聊聊,万一学到那么一点也是好的么。

这年月知识的传播途径真的太窄,基本都被世家豪门把持,而徐庶又是寒门子弟,想要看本完整的古籍经典都是难事儿,更别说能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了。

虽然徐庶也觉得张溪“学”的东西太杂,太不成体系,但是嘛……总比一窍不通要来的更好。

也幸好现在都在主公刘备的帐下,两个人又是旧识,又是同乡的,徐庶索性打听了一下张溪的住处,二话没说的,就从左将军自己临时的住所搬了出来,也搬到了邓家村,租房居住。

这样彼此之间有个照应不说,以后去找张溪“聊天”也算方便了。

就这样,张溪基本白天去张飞军中点卯,有操练就主持操练,没操练的时候帮着张飞处理一些文书工作,到了下午没啥事儿的时候,就可以早早的下班回家。

而徐庶呢,刚刚上任西曹掾没多久,经常会跟刘备在一起商量事情,但基本上晚上都会回到邓家村,没事儿的话就会上门来拜访张溪。

一开始张溪还不当回事儿,可这么三五次拜访下来后,张溪发现,好像现在自己跟徐庶聊天,越来越困难了。

感觉徐庶总是在问他一些很奇怪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吧,有些张溪还能回答一下,不太确定的还能跟徐庶一起讨论一下,但有些问题,张溪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了。

比如某天,徐庶就问张溪,关于现在新野县的税率调整问题……这玩意儿张溪哪儿懂啊。

张溪就记得,西汉初年的税率是三十税一……可这年头,就算是以仁义著称的刘使君,他治下新野县,那也是十税一啊。

足足涨了三倍,却依然被百姓称道为仁义……也是够讽刺的了。

而这个十税一造成的后果,就是刘备军的粮草补给,严重依赖刘表供给。

而徐庶那意思,还想着能不能调整成五税一……有够黑心的。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徐庶,毕竟刘备是真的穷。

刘备到底是客军,虽然刘表“很大方”的表示把新野县的赋税都交给刘备处理……可刘表的大方,也就仅限于新野县城附近不到十里的地方。

出了新野县方圆十里,南到江夏,西到樊城,襄阳,要么一路上是荒地,要么都归襄阳刘表或者江夏黄祖管,压根没他刘皇叔什么事儿。

新野这个地方又地处曹操控制的南阳郡和刘表控制的襄阳郡之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中间一大片土地荒芜,连屯田都不敢,生怕给曹操作嫁衣。

刘备也是真的难,而初当家的徐庶也难。

粮草补给控制在别人手里,就跟脖子上套着一个绳套一样,完全受到刘表的节制……不管是刘备还是徐庶,都不想这种事情长久下去。

可徐庶想要把税收再提高一倍,这也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刘备这个人虽然也是乱世军阀,杀伐果断,但他的心里,比起其他诸侯,还是多装了一点百姓的。

所以徐庶来找张溪,一边是自己劝不动刘备,另一边也是想从张溪这边得到一些灵感,看看除了加税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而张溪就表示爱莫能助了。

没办法,新野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特殊了,特殊到张溪能想到的办法,没有一个能适用于新野。

新野这个地方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刘表和曹操的缓冲区,而刘表和曹操也不是什么战略均势状态……纯粹是曹操这会儿忙着平定北方,腾不出手来对付荆州而已。

这地方,压根不合适作为发展基地,所有的发展都有可能变成将来曹军的养料,所以张溪脑子里的什么收商税啊,什么组织士卒百姓屯田啊,都不顶用。

甚至最后的绝招,打土豪分田地都没法做,因为新野县附近就没有什么大型世家。

大世家要么在南阳,要么在襄阳……新野这个地方,顶多跟邓家村一样留个话事人管理一下资产,正儿八经的世家子才不会来这么危险的地方呢。

再一个,张溪对民生这方面,真的不懂。

有一说一,你在军队里搞点东西吧,还能有张飞等武将兜底,好歹也算有个容错率。

但你要是在民生上搞事情……这年月的老百姓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一个不好是要出大量人命的。

所以民生上的事儿,还跟税收有关,这个张溪是真的不敢给徐庶任何所谓的建议。

徐庶问了半天,一无所获。

也没办法,这事儿确实他也没有更好的破局办法,问张溪只是想集思广益而已。

而张溪嘛,在想不出好主意之际,就开始发散性思维……想想后来的刘备是怎么破局的?!

嘛,后来的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也是困守夏口。

那个时候的处境,其实也不比这时候好到哪儿去,毕竟夏口的东面的大部分江夏郡已经被孙权占据了,而西北面则是刚刚经历了赤壁之败的曹操军。

那时候诸葛亮给出的建议,就是问孙吴借南郡……还是半个南郡。

由此可见,诸葛亮也对在夏口这个地方发展起来不抱希望。

即使在新野的时候,诸葛亮也是建议刘备想办法袭取襄阳作为安身之本……新野这地方,同样发展不起来的。

换句话说,徐庶现在想要在新野发展起来的想法,根本不现实,倒不如转头去建议一下刘备,趁着时机合适的时候,袭取襄阳为好。

但这事儿吧……徐庶觉得张溪是在异想天开。

好吧,张溪其实也是这么觉得的。

第32章 江夏

想要袭取襄阳,就算刘备下了这个狠心,现在也不具备操作条件。

第一,兵太少。

现在刘备帐下就只有三千多人,想靠这些人就袭取城池高固的襄阳,确实是异想天开。

第二,襄阳世家不同意。

不同于后来诸葛亮的建议时期,现在的刘备,并没有得到襄阳世家的支持,相反,还因为刘备主动结好襄阳世家,遭到了刘表的猜忌。

要知道张溪也好,徐庶也好,这俩都是寒门子弟,更不是本地人,他们说啥都没用。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