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1 / 1)

('

“既是元长高徒,为何要让孔明来教?!”徐庶惊讶的说道,“若是将来小艾儿出师了,元长荐于孔明尚可,可如今小艾儿一本《礼记》尚未学全,元长却要荐于孔明,于礼不合吧?!”

嗯……对哈!

张溪明白了,这事儿,锅全在自己身上。

这年代的教育规矩,拜了一个老师,你就只能跟这个老师学,一直学到老师觉得教不了你了,你可以出师了,这才会给出文书证明,之后你是另寻名师还是出仕,都可以。

但如果是在拜师学艺期间再跟别人学艺,这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如果两者是好友,又或者像张溪拜托徐庶那样,只是临时的代教代看一下,这个问题不大。

但诸葛亮和张溪的关系可算不上好友,撑死了算同僚。而张溪的话外意思,还是让诸葛亮教邓艾兵法这么重要的知识……诸葛亮才不会理会张溪呢。

想要找学生,可以自己去找,这个世界上聪慧的人多的是,没必要跟张溪去共教一个学生。

张溪明白了诸葛亮的想法和顾虑,知道这事儿短时间内也没法解决……起码得等自己教完邓艾《礼记》后,才有理由可以让邓艾出师,然后推荐给诸葛亮。

但是呢,张溪也不是没有办法。

从这天以后吧,每隔个半个月的,张溪就带着小艾儿去左将军府,打着求教经义的旗号拜见诸葛亮。

咱先不着急推荐,但咱可以先混个脸熟嘛。

再说了,就小艾儿这个聪明劲,万一诸葛亮真的喜欢上了,说不定也有提前教的可能呢。

只是这么一来,闹得诸葛亮很是无语。

张溪的那点心思,诸葛亮当然是看的出来的……但有一说一,诸葛亮虽然很欣赏邓艾的聪慧,但对邓艾却没有太多的好感。

诸葛亮承认,邓艾这个孩子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最重要的是求知心很强,很会举一反三。

这些诸葛亮都承认,也知道邓艾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苗子。

但诸葛亮不太喜欢邓艾藏在心里的那股子傲气。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这是诸葛亮对于为人处世之道的理解。

但是小邓艾不同,他从小就没了爹,一直是母亲培养他长大的,而邓家的那个情况,你要说邓艾一点都不知道,那也不可能。

再加上口吃的缘故,一直被人嘲笑,邓艾越心急说话就越不利索……时间长了,邓艾多少是有点性格焦躁,看不起同龄人的同时,又非常想要证明自己。

诸葛亮对这样相性的人,不是太喜欢,因此也从来没有要亲自教授邓艾的想法。

但看在张溪的面上,诸葛亮又不好说什么,只好委婉的提了好几次——徐庶是个很好的老师。

徐庶的性子吧,虽然很洒脱,但骨子里也是有一种自卑的,一种出身寒门的自卑。

小邓艾应该会比较适合徐庶的审美,而且徐庶的军事水平也不差,起码在这个乱世里也是排的上号的,何必来找自己呢?!

其实诸葛亮心里最适合小邓艾的老师也不是徐庶,只是那个大脸盘子吧……嗯,算了,还是不要教坏了小邓艾比较好。

张溪倒是没听出来诸葛亮的暗示,依然坚持着带着小邓艾跑去找诸葛亮。

但是小邓艾这个敏感的小内心,却是有点受不了了。

一个,是他敏锐的察觉到了,诸葛亮并不喜欢他。

虽然每次请教经义,诸葛亮都是认真的回答了他,不懂的地方也会讲解的很详细……可那个态度,跟师父和徐师长对他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另一个,小邓艾也不想自己的师父总是带着自己上门求人,这会让人觉得自己师父的学问不如诸葛亮的。

虽然张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就是不如诸葛亮。

全历史书你找去,能找到几个人比诸葛亮更强的?!

但是邓艾不那么认为,他不想让师父低人一等,尤其还是为了自己这个学生上门求人。

所以呢,从那以后,邓艾在经义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默默的记下来,打算等以后自己出师了再去请教别人。

到那个时候,别人问起来,自己也可以说是学习的时候不专心,老师讲了自己没记住……是自己的问题,不是老师水平不行。

再然后,张溪突然发现,小邓艾的学习进度“唰”的一下,跟坐了火箭似的,超级快啊。

《曲礼上》学了两个月,却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学完了整部《礼记》。

张溪觉得小艾儿这是在糊弄自己,不懂装懂。

但以张溪的经义水平,还真的考察不出小邓艾到底是不是在糊弄自己。

有心拜托诸葛亮帮忙考察一下吧,可最近诸葛亮很忙。

不仅诸葛亮很忙,徐庶也很忙,刘备就更忙了。

这小半年一过去,又到了深秋季节了,粮食收割完了,也到了可以用兵的时候了。

这日子口,宛城那边果然又开始了异动,而这次的宛城大将,换成了夏侯惇。

第61章 诸葛初点兵

夏侯惇,字元让,曹军大将。

演义里,夏侯惇是一位猛将,跟着曹操南征北战,虽然从没真正当过一把手,但战绩真不差,是一员冲锋陷阵的虎将。

但历史上嘛……这位是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作为军中主将还被人绑架过,忒丢人。

但不要因此就以为夏侯惇是个废物。

人家打仗没赢过,你也得看看人家的对手是谁。

两次大战失利的对象是吕布。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嘛。

还有一次领军失利的对象是刘备。

汉昭烈帝啊。

就这俩,全天下的诸侯都过来,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一定能打赢的?!

当然,这个世界的博望坡之战并没有开打,所以夏侯惇还只是输了两次,虽然被人绑架这事儿算是一辈子的污点吧,但夏侯惇觉得,只要自己这次能生擒刘备,应该就能洗刷这个污点了。

所以这次,刚刚解决完河东卫固叛乱的夏侯惇,主动向曹操请缨,南下宛城,准备攻取新野,窥视樊城。

而刘备呢,也探听得知了宛城的异动,也早早的开始了备战的工作。

曹仁上次虽然被打败了,但其实那次是很险的。

樊城都丢了,如果不是正面硬刚赢了曹仁的五千士卒,刘备连再次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而这次,宛城方面的动静很大,而且根据细作回报的宛城兵马调动情况来看,这次夏侯惇可能会带不下于两万的士卒前来。

上次曹仁虽然带了一万五千人来打新野,但实际的作战人数,也就是两千对五千,剩下的那一万是疑兵,而且一听曹仁失败跑的比谁都快,几乎是没啥损失的全员退回了宛城。

而这次,夏侯惇带着两万人来,而新野这边依然只有两千……一比十的比例,这场仗怎么打嘛。

如果夏侯惇真的就用堂堂之兵一步步的压向新野,那么刘备也就只有一路退到樊城再做计较了。

刘备也不敢大意,故此召集手下文武将士,再次在左将军府议事。

张溪还是跟上次一样,作为张飞的副将列席了这次军议,而军议还没开始呢,张飞就见到了一个不太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

“二哥怎的从樊城回来了?!”张飞见到了来参加军议的关羽,大惊失色。

关羽在这里,这不就表示樊城无大将防守了么?!

一旦夏侯惇沿用曹仁故智,那岂不是大家的退路再次会被切断,不得不与曹军打野战?!

关羽也是一脸凝重之色,回答张飞道,“某奉大哥调令,率樊城士卒回新野听用。”

好么,比张飞想的更过分,关羽连樊城的士卒都一起带回来了,这个时候樊城就是一座空城。

虽然这么一来,新野守军由两千人变成了近四千人,足足增加了一倍,但这要是有个万一……这是真的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啊。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