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曹仁这段时间不停的收拢了残兵,现在江陵城里的士卒加起来起码有两三万人。而周瑜手头算上水军,也就三四万人。这次真的不是孙权不给力了,其实周瑜在赤壁火攻击败曹操后,孙权只用了十天时间就从世家手里聚集了五万兵马。这帮江东世家,一看到曹操败了,顿时大方了,几乎全部达成一致,出兵帮助孙权……其实就是想要出兵抢利益去。但周瑜不想让这帮人过来瞎掺和,自己指挥不动不说,别回头还碍事儿。正好这次曹操败退,不仅仅是荆州这边震动,江淮也震动了,所以周瑜就建议孙权带领着这五万人,北上合肥,趁着现在曹军人心惶惶的时候,攻略淮南。孙权一听,当时就明白了自家都督的用意,默契的配合着周瑜的建议,亲自率兵征讨合肥……反正是世家的兵,打不打的下合肥先不说,这些士兵死多少他孙权都不心疼。孙权的援军去了合肥,那么周瑜手头上也就只有三四万的兵力,其中至少一半还是水军。而曹仁守卫江陵的人马,起码也有两万以上。将近一比一的军力对比,周瑜是攻城方,曹仁是守城方,怎么看这都没有太大的胜算把握。所以周瑜调刘备的人马过来,一方面是按照盟约,双方有互相合作的义务,另一方面周瑜也不想让刘备就这么歇着,好歹的要消耗一下刘备的实力才行。刘备也没办法,他也同样没得选。不出兵,会被周瑜指责破坏盟约,同时也不想就这么看着江东军攻城略地……这些地方被江东吃下去,可不会再吐出来了。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南郡和襄阳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没有南郡和襄阳,《隆中对》就无从谈起。很显然,刘备不能坐视周瑜吞并南郡,进而攻克襄阳,占据荆州。可出兵吧,刘备现在手下的军力也不足,派少了被周瑜指责,派多了恐怕被周瑜当成消耗品。所以嘛,刘备召集军议,也是想看看手下人都是什么意见,该不该出兵,该怎么出兵比较好。出不出兵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达成了一致——出兵。不出兵,眼睁睁看着江东人抢地盘,那不是最后咱们什么都没捞着么?!所以出兵是肯定要出兵的。至于出兵多少合适,这倒是有些争议。周瑜说调兵两万,那是纯粹在狮子大开口,刘备军除非集体傻了,否则打死不可能出这么多的兵力,这样江夏就彻底空虚了。徐庶的建议是出兵一万,这样将来打下南郡了,跟江东讨价还价的时候还能有点底气,不然出兵少了,人家说你没帮上忙,象征性的给你个把县城,自己把大头都给吃进去了。而诸葛亮则建议出兵五千,但多带将领,比如关张赵三人,全都跑去帮帮场子。原因是诸葛亮看出江东军的攻城能力不强,尤其是极度缺乏有统兵攻城经验的武将,这样的话,出兵少点,多带点武将,这样可以给周瑜看看己方的攻城能力,顺便也可以警告一下周瑜,让他想想战后如果要独吞南郡的话,自己的将士能不能顶得住刘备方武将的攻城。而张溪嘛……张溪比较偏向诸葛亮的建议,但比诸葛亮更狠,认为带兵三千就够了,说不得还能从周瑜那边借点兵力来用用呢。张溪的建议不是异想天开。张溪亲自跟周瑜率领的军队作战过,而且巧了,张溪也是守城的一方,非常清楚江东军攻城的能力。这么说吧,当初在鄂县城下,救援魏延时,如果当时围南城门的人不是凌统而是曹仁,那么寇封根本杀不出去。周瑜认为江东军的陆战能力有问题,其实也说不上错,但江东军的陆战能力,归根结底不是士卒不行,而是将军不会训练,也不会指挥。所以张溪的意思是,先派给三千人过去,让张飞关羽带队,让周瑜看看陆战攻城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然后再把这两位万人敌借给周瑜用一下,说不得还能从周瑜手里骗点军队过来。这样既能保存江夏的兵力,也能展现己方的重要性,将来在南郡的分配谈判中有理有据,省的被人挤兑。至于多派点人过去……这个不行,万一周瑜直接让你带来的士卒攻城怎么办?!攻城是很难的,江夏军去攻城,损失大了周瑜开心,损失小了周瑜说你不尽力,战后分配拿这个说事儿他也一样开心。所以,必然不能让周瑜开心了,少派点人,要攻城也可以,我人少,你派点人支援我一下呗。刘备思来想去,最终还是选择了诸葛亮的建议。不是徐庶和张溪的建议不好,他们俩的建议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徐庶的那个吧,刘备不舍得一万人这么多的兵力,张溪的那个呢,刘备觉得就带三千人去,有点侮辱了周瑜的智商。所以嘛,还是选择比较折中的,诸葛亮的建议。数日的整军后,刘备率领五千人马,带着关羽和张飞两员大将,并关平、寇封两名小将,以及张溪、徐庶两名谋士,前往南郡帮助周瑜攻略江陵。而诸葛亮和赵云则镇守夏口,一个处理政务,一个领军防备。不仅要防备襄阳和汝南两个地方的曹军,顺带也要防备一下江东……万一江东真的趁刘备外出,背弃盟约攻打江夏呢?!诸葛亮可是很谨慎的。第122章 联军周瑜进攻江陵,前期可以说的上很顺利。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北逃江陵,但很快,曹操就留下了曹仁镇守江陵,乐进镇守襄阳,自己领兵北还了。周瑜整肃大军后,开始了南郡攻击战,目的就是全据南郡,北上进取襄阳。当时周瑜屯兵在长江南岸,还没过江呢,就有益州的袭肃率军来投靠。虽然袭肃不是什么大将,带来的人也就只有几千人,但这代表着赤壁一战后产生的影响,连在益州的将军都来投奔了,那么南郡的曹仁守军又能剩下多少的坚守决心呢?!这是第一个让周瑜觉得利好的消息。而第二个好消息,则是周瑜派甘宁过江攻取夷陵,而曹仁居然没有在夷陵安排多少士卒防守,让甘宁轻易的就袭取了夷陵。紧接着,第三个好消息来了。曹仁得知夷陵丢失后大怒,派了五千人前往攻击夷陵的甘宁,甘宁兵少,一边坚守一边向周瑜求救。而那时候,周瑜因为兵少,帐下的将军都认为不适合分兵,实在不行就放弃夷陵算了。只有吕蒙建议留凌统主持本寨,周瑜亲自去救援。周瑜当即采纳了吕蒙的建议,亲自率军前往救援甘宁,在夷陵城下击破了曹仁的五千士卒,并且在曹军撤退的路上用木柴堵路,还收获了三百多的马匹。虽然少了点,但对江东来说,三百匹战马也可以了,够组建一支直属孙权的骑兵部队了。可以说,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周瑜相信,江陵城中的曹仁,不过是一个庸碌之人,江陵城早晚会被他所得。周瑜志得意满的率军渡过长江,向着江陵出发。然后……周瑜就被曹仁教做人了。当时周瑜派出前锋部队数千人逼近江陵城,而曹仁则派遣牛金率领新招募的几百人打算逆袭一下……结果牛金被江东军队给团团围住了。说真的,搞不清曹仁的脑回路是怎么想的,让新招募的几百士卒去进攻几千人的前锋部队,怎么看都是让人送死去的。周瑜本来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接下来的发展,却让周瑜眼睛掉了一地。就连陈矫都劝说曹仁,实在不行就放弃牛金吧,这围的,跟铁桶似的,人周瑜估计就想着咱们城内出兵救援,好来个围点打援呢。结果曹仁不听,说了一大段冠冕堂皇的话之后,只带领了自己亲兵的几十骑,出城去救牛金了。周瑜看到这里,他都怀疑曹仁的智商是不是只有个位数……但后来,他怀疑自己手下将士的武力值和统兵能力,是不是只有个位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