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后刘备坐船,回到夏口,见了一下关羽和张溪。关羽先是跟刘备好好的叙了旧,然后又事无巨细的报告了一下江夏的守备情况,让刘备完全了解后,才开始讲私事。一个是关平的婚事问题。关羽最后决定,还是让关平迎娶赵云的长女,请求刘备做媒。而刘备则一脸讶异的看向了张溪,闹得张溪一阵急赤白脸的赶紧解释,这事儿就是寇二哈信口开河,自己并没有看中赵云的女儿。然后刘备就犯嘀咕了。你没看中赵云的女儿,那肯定是看中了我女儿呗。要不然你在汉津口,问军中家眷,总不能是关心关羽的女儿吧。关羽的女儿那时候可才十三岁,就是个半大孩子。这事儿刘备暂时也不好说,只能放在心里。不过既然张溪没看中赵云的女儿,那也不存在张溪和关羽会因此不合的可能,所以刘备爽快的答应了关羽的请求,等回到武陵后,他亲自写信给赵云,充当这个媒人。而第二件私事,这是甘夫人的事儿。甘夫人一直卧病在床,虽然按照张溪提供的方法静养,但只能说是稳住了病情,依然不见好转。一直到前几天,张溪护送着张机到来,给甘夫人做了诊断,这才找到病根,对症下药,现在在慢慢的好转中。本来刘备来,是想带着甘夫人一起去武陵郡修养的,但现在根据张机的说法,现在甘夫人最好不要移动,以免舟车劳顿加重病情。因此,刘备只能是回府看望了甘夫人,陪了甘夫人一晚上,然后把甘夫人继续留在江夏,继续养病,自己则继续启程,前往武陵郡。临走前,刘备总算是把张溪的职责给明确了下来。本来诸葛亮把张溪调回江夏,是担心关羽没有谋士辅佐,因此只是让张溪回江夏参赞军机,帮关羽查漏补缺的,并没有给张溪具体安排职位和工作。而关羽呢,刚刚开始管理一整个郡,本身都有点不适应,哪里还有时间想到任命张溪的事儿。再说张溪也是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关羽也就没有急着安排张溪的工作,给了他几天假好好休息一下,一直到刘备来了,关羽才请示一下刘备,给张溪安排什么工作好。而刘备想了一下,直接把陈震,伊籍两人带去武陵,那边缺治理政务的文官,而江夏郡丞这个职位则给张溪空出来,让他担任。也就是说,现在的张溪,已经是关羽的副手,负责全郡的政务工作了。这倒是个文官该干的事儿,就是张溪心里有点虚。以前张溪总喜欢强调自己是文官,是谋士,但他干的那些事儿,就没有离开过军营。不管是帮张飞训练士卒,管理军纪,还是跟着诸葛亮一起过江,在赤壁唠嗑,最后包括领军帮助周瑜攻打南郡……全是武将该干的活。现在冷不丁的让张溪干点文官该干的活,张溪还真的有点不太适应。但好在,诸葛亮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江夏主政,他留下了一大堆的规章制度,张溪倒也不用费心自己去调整,直接萧规曹随就好。而眼下,对张溪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年底的犒赏和巡视工作。马上就是年底了,各地的工作报告也该交上来了,那么张溪所要做的,就是汇总各地的工作报告,查漏补缺,然后下去巡查一下,看看实际情况是不是跟工作报告相同,如果存在出入,那就要追究原因,做出奖惩。然后呢,张溪自己也要写一份这一年江夏的工作报告,送给武陵的刘备,让刘备来决定,对江夏诸官员的赏罚问题。因此,十一月下旬,张溪带着邓艾,小八,以及三十个卫士,开始他履行他作为江夏郡丞的工作。带上邓艾,是因为张溪觉得以邓艾现在的水准,张溪已经不能让邓艾死读书了。虽然张溪呆在南郡打了大半年的仗,但邓艾可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进度。从陆口回到夏口后,邓艾一直是在自学,不懂的时候就去请教徐庶。后来徐庶被调去油江口之后,临走前给邓艾留下了几本书,邓艾就彻底以自学为主。张溪发现,邓艾自学的能力真的很强,徐庶留给邓艾的书,邓艾全部自学完了,张溪检查了一下,发现邓艾不仅能背下来,而且内容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了。就是,有点浮于表面,不太切合实际。因此嘛,张溪觉得,现在的邓艾,不能再让他死读书了,应该结合一些实践,通过实践来帮他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正好张溪要到各县巡视,让邓艾跟着,提前接触一些基层实务,对邓艾也有帮助。至于小八……小七宝硬塞过来的,说既然是侍女,就该随在张溪身边照顾。张溪也拿小七宝没办法,再加上小八随时要哭的样子,张溪也挺心疼的,因此就带上了。至于晚上……这个不用担心,张溪最近每晚都教授小邓艾读书到半夜,每次小八都会忍不住先睡着,这样就没事儿了。小八是没事儿了,但小邓艾受不了啊。第148章 约定虽然说师父授课是好事儿,但是,每晚都读到深夜,小邓艾实在有点吃不消。现在的小邓艾,正是认真长身体的时候,那经得住这般熬夜啊。再加上邓艾觉得吧,最近小八姐姐看他的眼神,都快跟怨妇差不多了……自己有必要劝一劝自己的师父,哪有放着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姐姐在身边,没事儿教自己徒弟读书的道理。又一天的半夜三更,又是读书时。张溪今天教授小邓艾读《诗经》,加强一下精神文明建设。但……小邓艾表示,《诗经》我已经自学完了啊。不过嘛,这倒是一个劝谏师父的好机会。“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小邓艾一边摇头晃脑的读着《召南·鹊巢》,一边观察自家师父的脸色,以及有点昏昏欲睡的小八姐姐。结果师父脸色不太好看,小邓艾有点胆怯。师父的学问不用说,应该是知道这是讲什么的,大概也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用心了。小八姐姐……嗯,小八姐姐显然没听懂自己在帮她说话,她都快睡着了。小邓艾犹豫了一下,最后一咬牙,为了自己不用受这个苦,也为了小八姐姐的幸福,继续读道,“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哎呦!”得,没念完,被师父揍了。小邓艾那个委屈的看着师父。张溪也是一脸铁青,说道,“小小年纪,尽念些女人的诗词……《诗经》里你就记住这几句了?!”小邓艾低头,不说话。张溪越看小邓艾越不顺眼。再不打断,这小子就该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了,那样有名的句子,小八都能听的明白。也就搭着张溪最近为了教小邓艾,也曾经努力的翻过书,不然还真的不知道这小子到底在念什么……这要不是熟读《诗经》的人,谁记得。张溪不太喜欢小邓艾这样的取巧的劝说方式,觉得不是一个十四岁孩子该有的心机。但张溪也明白这小子的用心,所以拍了一下这小子的脑袋,说道,“回去睡觉,明天一早起来我抽查今天学的内容。”小邓艾顿时如释重负,立刻卷起竹简,一路圆润出了张溪的房间。小邓艾一走,小八顿时不困了。赶紧的过来收拾桌子,又给张溪倒了一杯水,然后可怜巴巴的递给张溪,递完后,就乖乖的站在了张溪的身边张溪只能叹口气,知道这事儿也不能继续这么含糊下去了。张溪在书桌前坐下,同时招呼小八就近跪坐在自己身边,然后说道,“小八,你有没有想过,哪天你会跟小七一样,遇到自己喜欢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