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张溪还是觉得吧,诸葛亮这样以身作则的做法,远不如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来得好。有了制度和流程,清楚权责,制定赏罚,到时候问责具体到每一级,出了问题问责到人,自然就不会出现贪污舞弊的事情了。诸葛亮对此就是笑笑,然后问了张溪一个问题——大汉朝的监察制度,是怎么没的?!大汉朝是有监察制度的,甚至天下十三州,一开始也不是行政区域,而是监察区域,刺史这个官职,就是监察官职。但后来吧,随着刺史制度的腐坏,废史立牧和黄巾起义这两件事的叠加,朝廷允许地方私募地方武装自保,天下十三州就从监察区域变成了行政区域,监察体系彻底崩溃。所以啊,在乱世的时候,一个制度的建立往往很不容易,但要破坏,实在是太简单了。而现在正是不折不扣的乱世,比黄巾之乱那时候还要复杂混乱,中央朝廷的权威已经基本丧失了,只剩下一个大义的名分。现在各大诸侯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哪怕是曹操,他虽然尊奉天子,但他采用的也不是朝廷的章程制度,而是他自己的丞相府制定的,属于他曹操自己的一套制度。刘备现在也没有完全稳固的地盘,势力还不行,现在搞监察制度的效果,还不如用人治来的有效。等到将来刘备的势力固定下来了,再采取法治效果,会更好。这就是诸葛亮现在的治政理念。张溪没办法判断这是对是错,他的小脑瓜,没办法判断这些理念的对错。但按照诸葛亮的说法,他也不是事无巨细,只是有重点的在抓特定的工作,张溪自然也不好再劝。两个人又站着聊了好一会儿,一直到大匠回来,重新给曲辕犁安装上了铁犁头。继续尝试后,诸葛亮终于满意了。曲辕犁这个东西,虽然省畜力,可以一人操作很方便,但耕地效率上,其实比长直辕犁高不到哪儿去。这种犁,比较适合那种畜力不足的区域,或者是那种可耕种土地比较分散,需要精耕细作的区域。简单来说,就是贼适合江夏郡和荆南四郡使用。这些地方都是丘陵地带,山区比较多,耕地面积少不说,还都比较分散,尤其是刚刚经历了战乱,缺乏畜力。采用曲辕犁耕种,可以减少一半的畜力需求,而且一些山区的边角料区域,长直辕犁无法开垦,但曲辕犁转向灵活,耕种可深可浅,这些地方也能开垦利用起来,增加耕地面积。诸葛亮当时大喜过望,立刻命令军中大匠开始加工赶制曲辕犁,务必保证在春耕前,运送到江夏和荆南各县,并且由当地地方官指导百姓使用。至于曲辕犁会不会泄露到北方去,让曹操得利……这个诸葛亮反倒是不担心的。曹操那边用曲辕犁和用长直辕犁的差别不大,毕竟北方的土地都比较广袤,而且曹操也不缺畜力,在效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曹操用曲辕犁或者长直辕犁都行,泄露过去也不是什么增强曹操实力的大杀器。至于江东嘛……这个诸葛亮其实挺纠结的。江东的那个地方,水网密布,这就代表着灌溉方便,可耕种面积也多,唯一限制江东农业发展的,大概就是缺少畜力这一项了。南方嘛,毕竟是缺少马匹和耕牛的。但现在,如果多了一个转向方便,一人一牛就能操作的曲辕犁,真不好说能不能大幅增加势力。而且江东也有个优势,他们就在江夏和荆南四郡旁边,一旦江夏和荆南四郡开始大规模使用曲辕犁,是肯定瞒不过江东的,也没办法阻止江东复制这个曲辕犁。曲辕犁的结果,实在是太简单了,一看就会。诸葛亮对此多少是很担心的。但张溪不担心。不仅不担心,张溪还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主意——咱们直接送。曲辕犁一旦大规模使用,保密是肯定保不住的,这个张溪也是认同的。那倒不如直接送,不仅送,而且要敲锣打鼓的送,最好让整个江东都知道,刘使君仁义,顾念江东百姓疾苦,也重视两家盟约。现在有了利于耕种的好东西,刘使君不仅不私藏,还无偿的分享给盟友。这一串操作一定要盛大,要隆重,最好让江东的百姓和江东的世家都知道。这么做,可以增加刘备在江东百姓心中的仁义形象,也能结好江东的世家们。等将来,刘备再去讨要油江口作为驻地的时候,孙权也得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顾虑。至于孙权会不会看穿这一切,不收曲辕犁……开玩笑,谁会跟自己的钱粮过不去?!而且哪怕孙权不想收,可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都会逼着孙权收,毕竟他们才是江东最大的地主,而曲辕犁这种东西,是最合适江东这个地方耕种的好东西。毕竟在后世,这东西还有个别名,叫“江东犁”。至于什么明面不收,偷偷找人复制……拜托,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也是要脸的,人家过来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送你你不要,你自己却去偷过来用……这算啥?!名声彻底毁了好不好。而且就江东的那个政治格局,那个世家势力,刘备送去曲辕犁,还真的不好说是增加的江东的实力,还是在增加江东内乱的风险。江东世家,终究是江东最大的地主,淮泗集团是军功集团,土地虽然也不少,但毕竟比不过江东世家。一旦江东世家钱粮充足了,是不是还会继续臣服于孙权,是不是还会跟接受淮泗集团的欺压侵吞,真的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如果有那么一个万一……那张溪和诸葛亮,都该偷着乐了。第157章 送犁张溪就是个出主意的,具体的操作,还得诸葛亮去做。诸葛亮负责去组织监督曲辕犁的生产,分发,组织各县使用曲辕犁春耕,以及……让孙乾大张旗鼓的过江,把曲辕犁打扮的跟新出嫁的新娘子似的,给孙权送去。而张溪嘛,继续主持流民的分地安置工作,争取在春耕前,给所有的流民都编户齐民,分发土地,建立鱼鳞图册。都有各自要忙的事情。从一月中旬一直忙到二月底,张溪总算是忙完了自己的这一摊子事儿,把流民都给安置的差不多了,才好不容易的松了一口气。而这个时候,孙乾从江东回来了,跟诸葛亮和张溪讲述了他这趟江东之行。孙乾按照张溪的计策,一到柴桑,就开始敲锣打鼓的吸引百姓的注意力,同时用八抬大轿装上曲辕犁,去见孙权。真不是张溪恶趣味,主要是这年头,娶媳妇是最容易引起百姓围观的事儿,所以才让孙乾这么做的。孙权当时也是一脸懵逼。听说刘备那边派使臣来给自己送礼,没听说是要联姻啊。联姻是大事,哪有这样招呼不打的就送上门来的?!别说孙权们,江东的文武官员,包括鲁肃在内,都是一脸懵逼。而孙乾这一路招摇过市的,也引发了百姓们十足的好奇心……这年头也同样不缺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而等到孙乾见到孙权,说明来意,请出曲辕犁后,孙权这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等到孙权叫来老农,在孙乾的教导下,用一人一牛耕完了一亩地之后,孙权顿时反应过来,刘备到底给自己送了一个什么样的礼物。至于江东世家,淮泗集团,还有看热闹的百姓,全都沸腾了。这么一个好东西,能省下多少人力物力,只要是家里有地的,都能体会到。鲁肃当即抓住机会,奏请孙权,说道,“此物虽为主公私有,然请主公念在天下民生艰难,赐下此物以助耕种,江东百姓必万世感念主公恩德。”而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这会儿也不争了,全都眼巴巴的看着孙权……百姓有没有份不重要,我们这些当臣子的,总该有的,对吧?!孙权也不是傻子,相反,政治嗅觉相当敏锐,他很快就察觉到了鲁肃提议的重点——江东百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