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禁已经想的很好了,关羽方基本都是步卒,所以于禁给许褚安排了三千骑兵……即使面对关羽军一万士卒的军阵,只要骑兵冲起来,也休想拦住许褚。再加上许褚本人武勇方面是没问题的,所以这第一次出场,只要许褚不是脑子发热的去跟关羽单挑,就应该不会有失败的可能。至于为什么要等十天……于禁也不想的,但荆州这个地方的气候,挺奇怪的。都已经七月底八月初了,怎么就突然下起了大雨,一下还是三四天的。剩下的六七天时间,于禁一直是在等地面干燥,毕竟是骑兵冲杀,太过泥泞的地面,也会影响骑兵冲杀的速度的。好在现在还在夏天的尾巴,虽然天气时不时的会下点暴雨,但气温高,总算能找到合适的时机进军。因此,在第十天的时候,天气彻底放晴,于禁看看地面也没有那么泥泞了,赶紧让许褚率领三千骑兵,前往关羽的营寨前挑战。而关羽呢,他就等着许褚过来挑战呢。第293章 关羽的策略今年荆州的夏季,天气很奇怪。六月份,本该暴雨连绵的季节,一滴雨都没有下。七月份更是干热的要死。也就搭着关羽带来的大部分都是水军,水性不错,而关羽又把营寨设立在了汉水边上,樊城守将又坚守不出,因此刘备军的士卒虽然也觉得很热,但终究有汉水江风可以避暑,到底士气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但到了七月底八月初,夏季的末尾截断,老天爷突然开始下雨了。八月初的几天,更是连续下了好几天的暴雨,闹得汉水水位都上涨了。张溪纳闷的看着这个奇怪的现象,开始怀疑,莫非二爷真的是天上的武圣转世不成?!怎么个意思,原本建安二十四年才有的暴雨,老天爷这么帮忙的,打算给二爷挪到建安二十二年来么?!真就是“如有神助”是吧?!可这也不行啊,现在的荆州军,为了保证水军的最大化利用,是扎营在汉水边上的啊,如果汉水真的跟建安二十四年那样暴涨,冲毁河堤,那第一个倒霉的,不得是关羽带来的这四万大军么?!张溪有点坐不住了,想找关羽聊聊,但这场大雨,只下了三四天就停了。汉水确实上涨了不少,水流也急了不少,但好歹没有超过河堤,也不存在冲毁河堤的可能。所以……终究是张溪想多了么?!张溪回过头来,看看于禁选择的扎营地……樊城以北十里的一座小山坡上。也对哈,于禁好歹也是宿将了,征战几十年,怎么可能会犯下那种在低洼处扎营的低级错误啊。樊城边上可就是汉水,在低洼处扎营,就真的不怕关羽引汉水淹营么?!挖个引水渠,临时做个水坝,对三四万士卒来说,可不是什么难事啊。所以于禁的营地并没有安札在低洼区域,而是选择了一座丘陵山地上,虽然高度也不算太高,但比起关羽的营地来说,他还算是在高处扎营的。但是吧,关羽跟于禁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关羽是名将。再说了,关羽好歹还有张溪这么一个狗头军师帮忙呢嘛。之前呢,关羽想着去绝道,让张溪攻破樊城,两人的战略构想不同,所以有些小矛盾。但现在,于禁已经率兵来援了,两人的目标瞬间就一致了——弄死于禁和他带来的这三万士卒。至于怎么弄死……前几天的大雨,给个关羽灵感。“荆州夏秋之际,常多暴雨,若能以此为机,引汉水而灌之,必可破敌!”关羽找来张溪,跟他讲述了自己的想法。果然哈,二爷还是要水淹七军。虽然历史上的二爷,是占了天时的便宜,没有演义里那么牛掰,但二爷能及时安排士卒上船躲避汉水暴涨,至少也说明二爷是早有准备的,对汉水水文条件非常的了解。但现在,天时不对,不可能再有那么大的暴雨帮忙了,想要引汉水淹于禁,恐怕很难。张溪盯着地图看了很久,然后才说道,“我军自水路而来,扎营之地地势平缓,并无起伏之处,相反,曹军扎营在丘上,位于高处,如何引水淹之?!”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了。关羽领兵是从水上来的,到了汉水北岸上岸扎营……能停泊船只的地方,一般都是水流比较缓和的地方。这地方就算你想引水,没有高低落差,根本淹不到多少人,最多是在汉水岸边制造出一片滩涂出来。再说了,人家于禁的营地,可是在你西北面三十里处,扎营也是在丘陵上,比你高,你用水攻的话,到底是淹自己还是淹别人啊?!关羽却笑笑,在地图上用手指指了一个地方,说道,“此事倒也不难……往前三十里安营扎寨既可。”张溪盯着关羽的手指移动,发现关羽的手指是停在了汉水上游的某个地方。这个地方吧……嗯,地图上看不出来,但在跟随关羽水军击破曹军水军的时候,张溪曾经到过这个地方,知道这地方有个很大的江心洲。在这个地方,因为有江心洲的缘故,水流会被一分为二,水面会变窄很多,而且这地方地势也高,如果在这个地方筑坝拦截,很容易造成水流的流速变化和高低落差。然后再在合适的地方开一个口子……真的能用水攻。但,也仅仅是能用水攻而已。还是那个问题,于禁现在驻扎在樊城以北十里处,在汉水决堤,第一个被淹的人,得是樊城和关羽军。再一个,哪怕现在是汉水汛期,汉水上游流下来的水流也不不算多么的湍急,即使栏筑水坝,恐怕这个水也淹不到樊城以北十里地的于禁营地,最多也就是把樊城的城墙根泡上一点水,这么做毫无意义啊。这个问题嘛,就是第二个问题了,也是关羽找张溪来的主要目的。“老夫之意,当诱于禁出战,老夫诈败让出营寨,把于禁引入汉水之滨扎营……”关羽捋着胡子,说道,“只是,于文则虽非当世良将,倒也统兵多年,寻常诈败,恐难以引其上当……不知元长可有计较?!”得,张溪明白了。关羽军往上游三十里扎营,依然可以威胁到樊城,但跟于禁军之间的距离就远了,于禁如果只是想跟关羽僵持,那他可以不动,但如果想击破关羽,他就必须移营。一旦于禁移营,整个樊城东侧战场上,适合扎营的地方也不多,最好的地方就是关羽原本的营地。这么以来,于禁就从丘陵上来到了平地,而关羽往后撤了以后,反倒是占据了上游高地……虽然彼此间落差也不会太大,但到底是有了水攻的基本条件。可现在的关羽担心的是,自己即使诈败骄敌,于禁也不见得会上当。于禁不是傻子,关羽要是这么不禁打的话,还需要他领兵来救援樊城么?!这是关羽想不到的地方,找张溪来,就是为了跟张溪商量一下这事儿该怎么办。张溪也在琢磨这事儿。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于禁之所以会那么无智的一意孤行,是因为他嫉妒庞德,生怕庞德击败关羽立大功,所以庞德说什么他也不听。这事儿吧,纯属扯淡,罗贯中瞎编的。因为于禁后来投降了嘛,庞德宁死不降,两者的结局一对比,老罗就开始了他的春秋笔法,把于禁弄的跟小人一样。而且现在的于禁副将也不是庞德……庞德这会儿还在汉中的刘备帐下充当先锋官,攻打夏侯渊呢。真不用张溪特意写信去提醒刘备,说庞德是个大才,就老刘那个看人的眼光,他能看不出来马超身边的庞德有没有真本事?!再说了,马超这个人啊……刘备是想用又不敢用,毕竟马超前科不好啊。但庞德嘛,老刘用起来可是一点负担都没有,而且马超对刘备借用庞德,也只会认为是在重视自己,不会认为老刘这是有意的在挖墙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