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页(1 / 1)

('

华歆这一炮打的,汉献帝都给懵圈了……特么你这个话,曹操都说不出来吧?!

亏你华歆还是天下名士呢……怪不得当初管宁跟你割席断交啊,你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儿?!

你华歆家族可是世代汉臣,世代食汉禄啊,到了你这儿怎么就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呢……合着你吃完了就骂厨子是吧?!

可问题是,现在形势比人强啊,刘协又不是那种有胆魄的帝王,他连曹髦的骨气都没有,面对这样的上书,居然只是支支吾吾的表示,大汉传承数百年,岂能在他手里断绝?!

然后吧,群臣一个劲的开始上书,说来说去不过是所谓的谶言,绕来绕去绕不过一句“代汉者当涂高”。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东西,刘协要有汉武帝的本事,分分钟能把说这些话的大臣拉出去砍了,要是有光武帝的能耐,这些疏奏也到不了他的面前。

说到底,刘协当了三十年的傀儡,根本没有那个能力来压制朝政,在加上曹魏势力已经从上到下哦彻底覆盖了朝堂,刘协愿不愿意,其实根本不重要。

而最让刘协感到无助的是,刘晔这个正牌皇叔,居然也加入到了劝谏自己让位的行列中来了。

刘协是真的不能理解了。

刘备那个隔着不知道多少代,祖上还跟光武帝刘秀不是一支的中山靖王之后,到现在为止还在努力的匡扶汉室,怎么你刘晔这个根正苗红的大汉皇叔,反倒是第一个背叛了祖宗呢?!

而刘晔这一出面,刘协顿时发现,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堆所谓的辅国将军之类的汉室后裔,也纷纷上书说什么“天命在魏”,还有人利用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说什么大汉是火德,而大魏是土德,火生土,故此大魏代汉是天命所归。

刘协整个人都麻了,但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从大臣到宗亲,全都站在了曹魏的一边,自己完全孤立无援。

而且这件事,从头到尾,他刘协压根没有任何发言权,真正有发言权的人,是曹丕。

而曹丕这会儿,面对群臣的劝进,还在假模假样的玩什么“三辞三让”。

特么看的刘协一阵恶心。

但恶心又怎么样,根本没人会来在意你刘协这个皇帝是怎么想的,大家都想着让曹丕当皇帝,好当一个“从龙功臣”。

刘协知道自己毫无办法,也只能感慨大势已去……他就算不配合,曹丕就没有办法玩这套让人恶心的“禅让”了么?!

曹丕需要的,只是一个姓刘的工具人而已,是不是他刘协,根本不重要。

既然这样的话……刘协自己都没有为了大汉四百年基业尽忠的想法,就别说其他人了。

延康元年十月,经过了三个月的来回拉扯,曹丕在受禅台接受了刘协的让位诏书,正式称帝,国号“魏”,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

而刘协,曹丕也没有把这个工具人用完后就处理掉,而是相当大度的封刘协为山阳公,山阳公封邑有一万户,可以“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

可以说,曹丕至少在这点上,还是给足了刘协礼遇,也给足了大汉面子的。

只是……就像曹丕自己说的那样。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第475章 刘备称帝

建安二十六年十二月,曹丕篡汉自立的消息传到了汉中,刘备顿时恸哭不已。

这里面有个小误会。

曹丕篡汉自立的消息传到汉中的时候,随之一起传过来的,还有汉帝刘协遇害的消息。

这个消息传到汉中,刘备想都没想的就相信了。

毕竟,曹操早年对汉帝的压迫就很严重,王侯大臣,皇帝的妃子,甚至是皇后,那也是说杀就杀,说废就废了。

现在曹操不在了,曹魏和大汉之间唯一的联系也断了,曹丕既然已经自立称帝,对刘协下手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再一个,站在刘备的角度,他也无法理解刘协会主动下诏禅位给曹丕。

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啊,传到刘协的手里,但凡有一丁点骨气的人,看在历代先帝的份上,都不可能做出这么没出息的事儿。

所以刘备几乎是下意识的认为,是曹丕杀了刘协,自立为帝的。

大汉天子遇害,社稷沉沦,为了匡扶大汉奋斗了几乎一辈子的刘备,能不伤心恸哭么。

可刘备可以不管不顾的去伤心恸哭,诸葛亮等人现在可没有这个心思。

伤心自然也是伤心的,尤其是诸葛亮这样心存汉室的人,听到皇帝遇害的消息,自然也会悲伤,就是法正,庞统,刘巴等对汉帝已经没有多少感念的人,听到这样的消息,也一样会唏嘘不已。

但唏嘘完了,咱们也得干正事儿啊。

刘备集团,最大的政治旗帜,就是匡扶汉室……特么现在汉室都没了,咱们匡扶谁去啊?!

这要是默不作声的承认了曹魏为天子,那刘备集团不就成了反贼了么?!

没有了大义支持的反贼,怎么可能在这个乱世里长久的生存下去?!

即使不承认曹魏的正统地位,刘备集团往大了说也只能是一支前朝遗脉留下来的割据政权,这种割据政权的正义性天然不够,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的。

所以,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给刘备集团再次树立起一个政治旗帜,同时这个政治旗帜也不能跟刘备之前的政治旗帜有太大的冲突。

这事儿其实好办,不管是从个人利益还是从团队利益出发,最简单的方式只有一个——让刘备称帝,继承大汉的旗帜。

一方面,刘备集团的政治旗帜没有倒塌,依然还是匡扶汉室,只不过这个汉室是从刘协一脉转移到了刘备一脉而已。

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光武帝刘秀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大汉的帝位在这一刻,从汉武帝刘彻一脉转移到了长沙定王刘发一脉。

现在从长沙定王一脉再转移一下,到中山靖王一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嘛。

反正大家都是汉景帝这一脉的,从法统上来说,并没有大的区别。

另一方面嘛……刘备集团内部,真正受到刘备匡扶汉室感召而加入的人,大概也就只有刘备早期起兵的那一批人,外加一个诸葛亮吧。

剩下的人,所求的不过是乱世显名,家族存续,荣华富贵而已。

现在有机会成为“从龙功臣”,这种机会,可是很少的。

因此劝说刘备继皇帝位,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

这不是刘备个人的意志能决定的,即使他不想称帝,属下的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也必须让刘备称帝。

更何况,刘备到了现在的地位了,也未必没有成就帝业的想法。

只是这里面的度,需要好好的掌控一下,这年头的人都是要脸要名声的,刘备也不想让自己的吃相显得太难看。

曹丕再怎么样,也是搞了一个禅让的……自古以来,起码到曹丕这个时代,所谓的禅让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不管是尧禅让给舜,还是舜禅让给禹,禅让和受禅的君主都是历史称颂的明君。

曹丕这一手虽然只是掩人耳目,但好歹找到了一个相当出色的借口,不仅抬高了自己的地位,顺带的也捧了一手刘协,让刘协至少名义上看上去也是一个“明君”。

只要不去深究内核的话,这简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借口。

可刘备现在没有这样的借口,甚至消息传到汉中的时候都已经变样了,刘协都已经“被驾崩”了。

因此,诸葛亮的提议,是让刘备给刘协加尊号,给曹魏定性为“弑君篡逆”,然后以汉室宗亲的名义,继承皇帝位,继续竖起大汉的旗帜,对抗曹魏。

也就是说,刘协这个前任大汉天子,他必须是已经“死”了,这样才能给刘备足够的正统地位。

但这事儿吧……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但张溪知道,刘协根本没死,还在很快乐的当着他的那个所谓的“大魏山阳公”呢。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