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溪很清楚的记得,为了这事儿,诸葛亮专门跟张溪谈过建造细节方面的事儿,然后亲自批准后交给刘备,刘备直接发给尚书省执行的。这是军事,没人敢马虎怠慢的。因此,张溪来到褒斜道口,本来以为自己能看到一条用水泥浇筑出来的,全新加宽的褒斜道……但事实并没有。张溪看到的,还是普通夯土的道路。能看得出来,这条路曾经被整修过,但也不过是夯实了路面,加固了栈道,张溪认为的那种宽阔的水泥路,并没有出现。这个张溪不能理解了……这年头,连军工设施都有人敢偷工减料了么?!可这事儿,张溪一时间还真的找不到负责人。张溪问过当地的县令了,县令表示他确实曾经接到要修缮褒斜道的军令,但褒斜道口的陈将军却又重新下令暂缓修筑道路,甚至把原本用来修缮褒斜道的水泥全都调去了褒斜道口,一直到现在,县令也没有接到新的军令让他修缮褒斜道。这事儿要是换成别人,张溪估计能恼火到要砍人了……但陈到,张溪相信这位老将军做事,肯定由他的理由。张溪曾经跟陈到共事过,知道他的品性和为人,不是那种嚣张跋扈,不知轻重的将军。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评价赵云和陈到两人,用了“征南厚重,征西克忠”的评语。陈到就是历史上的季汉征西将军……不过这个时空,刘备没有常设四征将军的意思,即使用了,估计也是临时官职,不太可能常设,所以现在的陈到还不是征西将军。但陈到的性格杨戏是绝对没有说错的,“忠克”,“忠”是指忠诚,这点不用问,陈到是刘备部曲长出身,最早一批跟随刘备的人之一,他的忠诚,毫无疑问。而“克”,说的是克敌制胜……一个统军大将,要是连军令都不执行的话,还怎么能称得上一句克敌制胜呢?!因此张溪一听说是陈到要求这么做的,那肯定有他的理由。这个理由,就还有等张溪通过褒斜道,到了关中褒斜道出口,见到陈到后,才能知道了。暂时先把这个疑惑放在心里,张溪带着卫士继续赶路,穿过了能走但并不太好走的褒斜道,经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终于来到了褒斜道口。然后张溪就惊了。张溪怀疑,自己现在是不是又穿越了……穿越到了中世纪的欧洲。怎么周围的山顶上,到处都是城堡?!再仔细一看……不是欧式城堡,建筑风格完全不同,这些建筑在山上或者要道旁的石堡,完全是中式风格的营寨。只不过,这些营寨全都是用石块建造而成的。现在张溪明白,陈到为啥要把修筑褒斜道的水泥全都调来这边了……合着是要打造大规模的石堡建筑群么?!只是……这是不是有些……过了?!咱们又不是要打二战,对面的曹魏也没有飞机大炮吧……犯得上修建石头堡垒么?!第494章 柳隐张溪到了褒斜道口,派人去通知了陈到,然后陈到这才打开中央寨门,带着麾下一群文武将官出迎。倒不是陈到看不起张溪或者是在耍威风,这年代的军中规矩就是这样的。这年月的士卒训练度和组织度都不高,因此最忌讳的就是军中出现不同的声音。军中只能有一个主帅,所有人都必须听主帅的,张溪纵然是兵部尚书,但在褒斜道口这个地方,所有的士卒都应该听陈到指挥,张溪也没有权利来插手。所以按照这年代的规矩,张溪纵然是中央官员,官职比陈到要高,但张溪如果要进入褒斜道军营,就算人就站在营门口,那也必须先通报陈到,得到陈到的允许后,才能进入军营。这是从周亚夫治军细柳营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规矩……虽然周亚夫本人的下场不咋地,但这个规矩,是受到汉景帝认可的,军中也就一直沿用了下来。当然,如果刘备站在了营门口,那肯定不能是张溪的这个待遇,陈到又不是铁憨憨。但可惜,张溪又不是刘备,他还没有这个资格让陈到去破这个惯例。张溪先派人通报,表示对陈到的尊重,然后陈到带领麾下文武打开营门出迎,表示对张溪的尊重。两个人互相问好,然后一起进入军营,来到陈到的中军帐。到了中军帐里,张溪和陈到两个人就不用做那一套所谓的礼仪了,可以彼此放松一些。张溪也没有跟陈到客气,直奔主题的问道,“老将军,褒斜道口情势如何?!”陈到只是笑笑,说道,“曹仁已亡,曹真小儿尚不足为惧,虽数次进犯,却也未得寸功……何况如今褒斜道防御,想来元长来时也看到了,皆为石寨,曹军焉能轻易攻破?!”张溪一听,既然陈到主动提起了这个事儿,那张溪就得顺势问一下了。“溪确实亲眼所见……只是将军,为何要修石寨?!”张溪不解的问道,“石寨纵然坚固,然石料难得,又何必如此费时费力?!”虽然你这附近都是山吧,但山也得分是什么山……你这周边,好像也没有多少山是石山吧?!而且就算附近有石山,这年头的开采效率,两年的时间,你是怎么开采出这么多的石块来修建石寨的?!最后……真的有必要要修石寨么?!曹军又没有飞机坦克,他们甚至连最基本黑火药都不可能有吧?!张溪是真的搞不懂,为什么陈到要修石寨,而且还把原本用来修褒斜道的水泥全都给调过来了。而陈到呢,也没有立刻回答张溪的问题,而是转身命令卫士去叫人。张溪就这么好奇的看着,一直到一个文士打扮的人进入中军帐后,先对陈到行礼,然后又对着张溪微笑点头,然后站立在陈到一侧。陈到这时候主动站了起来,对张溪说道,“来,元长,我给你介绍一员大才,乃蜀郡人,姓柳,名隐,字休然,现为我军中参军……”嗯……嗯?!柳隐?!黄金城柳隐?!那个只凭千余人坚守黄金城,钟会带领二十万大军围攻数月愣是打不下,最后逼得钟会都没办法,只能绕开黄金城南下的黄金围督柳隐?!这位……特么大牛啊。张溪赶紧站起来,跟柳隐互相行礼问好,然后再请柳隐入座相谈。这个时候的柳隐,其实跟张溪差不多大的,两个人都已经三十多了,但柳隐和张溪的身份差距,却是巨大的。这其实很不正常的。张溪虽然说是占了便宜,投靠刘备的时间比较早,刘皇叔还在新野感叹自己大腿上长肉的时候就已经投效了……但张溪是寒门出身。这年头,寒门出身的人,可比不得世家豪族们的升迁速度。可柳隐不一样。柳隐是成都人,柳氏也是成都的世家大族,虽然没有李氏那样的规模,但在成都也不算是小世家了,属于是那种有话语权的一类世家。柳隐是标准的世家子弟。刚成年那会儿,他就已经跟杜祯,柳伸等人齐名,而杜祯是后来季汉九卿之一的太常,甚至活到了晋朝,在司马炎在位时,还当过凉州和益州都督这样的职位。至于柳伸,是柳隐的族兄,后来被诸葛亮征辟为官,到了晋朝也是作为杜祯的属官一起治理过凉州和益州。以这两位的后来的官位和声望来看,同为世家子弟的柳隐,要想出仕升官,应该不是难事。但偏偏现在,张溪已经是刘备集团内最高决策层的一员了,而柳隐……他现在只能在陈到的手下混一个参军的职位。军中的参军职位,可大可小。你要是像鲁肃在赤壁之战时候那样,名为参军,实际代表着孙权的意志,那你这个参军,就算是周瑜这个主帅都不敢轻易忽视。但柳隐的这个参军,撑死了算是陈到的顾问,在军中也没啥实权,跟张溪比起来,差距可就大了去了。一想到这个,柳隐其实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