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页(1 / 1)

('

但关羽每天来,每天来的,时间长了,军中人心也是会变的。

人关羽天天来,可见人家的底气十足。

咱家主帅虽然说了为了国家,为了不负天子重托……可这么长时间都不出战,别是真的怂了吧?!

真的,这个心思,越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就越会有,而越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会越愿意把自己的这个猜想告诉别人,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跟后世那些炮制各种阴谋论的人,极其的相似。

这种事情,是没法阻止的,越解释,反而越容易让人相信阴谋论……可你不解释又不行。

这么下去,全军都认为张辽是怕了关羽才不出战单挑的,这对军心士气也是非常大的影响。

唯一的辟谣办法,就是张辽答应关羽的单挑挑战,痛痛快快的决出一个生死胜负来。

可张辽知道,自己是绝对不能这么做的,这么做,最开心的人只能是关羽。

两人的武艺只在伯仲之间,张辽虽然更加年轻,但也已经年过五旬了,即使有优势也不会太大。

关羽搦战,可不是简单的武艺切磋,按照春秋战国时代的贵族搦战标准,是必须要在战场上分出一个生死的。

这件事,看似有利有弊……只要张辽能阵前单挑获胜,斩杀关羽,对蜀军的军心士气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当然,指望蜀军退兵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在的战场规矩已经不是春秋那会儿了。

春秋时期的主将搦战,输的一方是要无条件退兵的,但现在嘛,已经不可能把一场战争的胜负寄托在主将单挑的输赢上了。

也就是说,哪怕张辽战场擒杀关羽,也只能打击蜀军士气,并不能逼迫蜀军退兵,而张辽手里的兵力,也不足以支撑起张辽趁着蜀军士气低落,发动对蜀军的反攻。

所以啊,只要仔细想想,张辽就能发现,看似有利有弊的事情,其实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

自己就算斩杀了关羽,也不可能让蜀军退兵,最多削弱蜀军的士气和战力而已。

而如果自己输给了关羽,战死疆场,那么以曹军军中剩下的那几个歪瓜裂枣,根本挡不住蜀军的进攻的。

再一个,不管单挑输赢,张辽都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损失的。

张辽即使能战胜关羽,自己也不可能不付出代价,而一旦自己的付出的代价让自己不能亲自指挥防线,就自家军中的那些将军们,根本不可能是对面徐庶,邓艾,关平等人的对手。

同样,如果输了,那就更不是对手了。

怎么想,这个单挑都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为什么要答应?!

综上所述,张辽是打定主意不想答应关羽的单挑的……可架不住关羽这么天天来啊。

甚至张虎还非常不厚道的提议——反正关羽带的人也不多,要是父亲看着不顺眼,不如直接出动数千军卒,一拥而上,直接围杀关羽算了。

然后张虎就被张辽逮住了一顿胖揍。

“畜生,汝欲陷我于不义乎?!”

一边揍,张辽还一边气呼呼的呵斥道。

特么太蠢了,自己怎么生出这么一个蠢蛋儿子出来?!

看看对面关羽的儿子啥样,甚至连女儿都敢女扮男装的上阵杀敌……怎么到自己的儿子这边,都是想出这些个阴损不要脸的伎俩出来呢?!

先不说关羽骑着赤兔马,你们到底能不能围住人家……就算能围住,咱只要这么干了,你爹的一世英名也就毁了。

人家是来阵前搦战的,按照古礼,咱们就是不答应,也得送礼问好,表达歉意,就是人家关羽真的站在你的营寨门口,你也不能伤害人家一分一毫。

这是规矩。

这年月的战场规矩,虽然已经跟春秋时期的规矩截然不同,讲究的是谋略和机变,阴谋阳谋齐出,以求胜为先……但有些规矩,是不能突破的。

一旦突破,那就会让战争变的越来越没有底线,而最终受苦的,可不是贵族,而是一般的士卒百姓而已。

所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世英名,更是为了坚守心中的道义,也是为了自家家族的传承……这顿抽,张虎必须挨。

他的脑子里,就不该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有,也该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真的去做!

第528章 五丈原对阵

关羽每天定时,不管风霜雨雪的来到曹军营寨前搦战,而张辽直接装聋作哑的装看不见……南阳战场,继续在僵持中。

而五丈原……十天时间已经到了,该到了张溪领军和郭淮一较高下,决定到底谁穿女装的时候了。

这十天的时间里,双方其实都是集思广益,商量破敌致胜的办法。

张溪这边,有诸葛亮,张飞,陈到三人帮忙参谋,而郭淮那边,也是文钦和毌丘俭一起出谋划策。

但,有一说一,千人层级的两军对阵,能用到的奇谋或者变化其实并不多,到最后,拼的也是主将的临阵应变而已。

张溪这边出的一千人,是张飞提供的一千鸳鸯阵士卒,只不过不再是原始版的那种,而是张飞改良过的,取消了狼筅兵,增加了长枪兵和苗刀兵比例的鸳鸯阵士卒。

而郭淮那边,也是用的最精锐的曹魏中央禁军士卒,其中半数都是早年的青州兵出身的士卒。

双方就在五丈原坡顶附近列阵,准备迎敌。

郭淮方面,摆出的是锋矢阵的阵型,前军是文钦指挥的五百士卒,身后就是郭淮指挥的三百中军,而毌丘俭则率领两百士卒在战场游弋,随机寻找敌军阵型破绽切入。

张溪方面,摆出的是常规的箭矢阵,前军三百人是陈式率领的先锋军,左翼是冯习军三百人,右翼是张南军三百人,张溪只领一百人为中军。

双方不约而同的都采取了进攻阵型……毕竟只是千人级别的军阵指挥,如果一上来就摆圆阵防御,那你一开始的气势就输了,军心士气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的。

阵型就是这样的阵型,以攻对攻,但具体作战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这个暂时还不清楚,只能是临机决断。

两军列阵完毕,稍作等待之后,张溪就主动向郭淮军发动了进攻。

这是早先商议的时候,诸葛亮给张溪的建议——抢先手进攻。

有时候战场上的局势,其实跟围棋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的……先手方是占有一定的优势的。

进攻先手方可以有效的提振军中士卒的士气,同时也可以把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敌军一旦出现应对,可以根据敌军的变化而做出调整。

后手方则会从一开始就进入被动防御,被对手打乱自己的临阵布置,甚至可能被迫改变预定战术,从而造成指挥上的应对失误。

张溪的这一手先攻,而且是三线压上的进攻,确实给郭淮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可郭淮到底也是名将,他的作战经验,其实比张溪还要更加丰富一些……毕竟是在凉州那个混乱的地方打出来的名声,那是绝对不存在掺假成分的。

虽然丧失了先手优势,但郭淮临敌经验丰富,再加上也不是没有想过处在下风的可能性,因此在应对上,倒也不算失误。

面对张溪的三线压上,郭淮第一时间让文钦领兵迎敌,同时让自己的中军士卒快速推进接应,紧接着,就是让游弋的毌丘俭开始行动,绕过张溪的三线进攻阵型,直扑张溪的中军本阵。

郭淮没指望毌丘俭这么一绕就能直接进攻到张溪的本阵,这根本不现实。

郭淮的目的,就是引诱张溪进攻三线的部队一部分回防,这样就能在张溪的进攻阵线上找到缺口,再让文钦从这个缺口上攻入,制造张溪进攻阵型的混乱,自己再从中路进军,争取一击击溃张溪的进攻阵型。

张溪当然也看到了毌丘俭的游弋,稍微一思考,大概也明白了郭淮的用意……暂时还不需要做出改变。

首先,毌丘俭领兵游弋,要绕过战场边缘,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次,毌丘俭绕行的左翼是冯习在指挥,冯习军中有三百人,根本不需要立刻回防,只需要分出一百人迟滞毌丘俭的行军速度就可以了,剩下的士卒,依然可以按照原计划,对郭淮的大军进行三线包夹围攻。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