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午时不到的时候出发,急行军两个多时辰,跑了四十里路过来接应……再过一个时辰,天就彻底黑了。对于步兵来说,天黑了虽然也影响行军速度,但打着火把勉强还是可以行军的,毕竟现在是在撤退,并不是讲究太多的时候。但对于骑兵来说,半夜打着火把赶路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骑兵的速度一旦提起来,仅靠火把提供的照明范围,就是前面有棵树,骑兵都来不及有任何反应,更别说要打着火把作战了。因此,对于吴班来说,只要想办法撑到魏将军过来接应,自己就可以一路后撤,然后夜间打火把行军,先一步撤回眉县了。而魏将军……吴班相信,魏延将军选在这个时候过来接应自己,一定也有自己全身而退的办法的。所以……吴班继续保持着方阵阵型,边打边撤,尽力向魏延军方向靠拢。而就在毌丘俭结束对吴班军的第三次骑兵冲击后……魏延带领的四千步卒,就赶到了战场。到了这个时候,毌丘俭也没有任何退路,或者说,毌丘俭也已经想到了魏延的到来。因此,毌丘俭并没有继续让骑兵迂回突击吴班所部,而是直接掉转方向,奔着魏延的接应军而去。毌丘俭要趁着魏延刚到战场,立足未稳的时机,发动一波突袭,争取一鼓作气,打散掉魏延军的军阵。第562章 围堵有一说一,毌丘俭是有成为名将的潜质的。毌丘俭的头脑很聪明,也很冷静,临机应变能力很强,非常会判断战场局势从而做出比较正确的选择。有这些珍贵的素质,毌丘俭只要再多经历一些战阵的历练,成为一代名将并不是什么奢望。但……现在的毌丘俭,到底还是太年轻了,正儿八经的上战场,还是在郭淮发现他的才能以后。论起战场经验来,十个毌丘俭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魏延。魏延这半辈子,从底层小兵一路摸爬滚打到了现在的位置,大大小小的战阵经历了不下上百次,小到维持地方治安的剿匪战,大到入川之战和两次北伐,魏延都参与了,并且立功都不小。这样久经战场的人,怎么可能会在进入战场后,还出现立足不稳的情况……你就算是换许褚来指挥,他都不至于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因此,毌丘俭想要趁着魏延立足未稳发动进攻,那纯粹就是想瞎了心了。魏延这一路过来,在斥候发现吴班距离自己不到五里路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行军,就地布置下防御阵型和简易的防御措施……他根本没有着急去接应吴班,而是相信吴班有这个能力,带着士卒们且战且退,退到跟自己汇合。而吴班也确实没有让魏延失望,一路且战且退,虽然伤亡不小,但终究还是在大部队保存战力的情况下,跟魏延完成了汇合。因此,毌丘俭的骑兵突击,不仅没有让魏延的接应军阵脚大乱,反而是一头撞上了魏延提前就布置好的防御阵型。有一说一,魏延带的到底是步兵,在兵种上确实是吃亏的,哪怕他提前做了应对,但一番冲击下来,伤亡依然不小。但毌丘俭并没有立刻发动连续的冲击,而是在发现魏延有防备之后,立刻让自己的骑兵部队重新开始迂回,试图寻找魏延军的防御空隙……或者索性绕过魏延军,继续去追击吴班的蜀军。要不说毌丘俭有成为名将的潜质呢,哪怕到了这个时候,毌丘俭依然没有放弃冷静的思考。魏延军的接应兵马看着人数不少,起码有三四千人,那就意味着,现在眉县只有一两千人守卫而已。如果让吴班领军退回眉县的话,那么眉县的守军瞬间就能有近万人……这样就算把这些断后和接应的蜀军彻底消灭在眉县城外,那眉县也很难攻下了。但如果自己能绕过这支接应部队,争取去截击吴班的步卒,这样不仅能拖延吴班的行军速度,还能引得蜀军的断后,接应的军队过来汇合,自己依然能拖延时间,给曹都督或者是郭刺史创造夺回眉县的机会。毌丘俭在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后,立刻做出了决定,让骑兵开始提速,再次绕大圈子,避开魏延所部的拦截阵地,前往追击吴班所部。而魏延呢,在看到毌丘俭让骑兵再次开始迂回之后,顿时也明白了毌丘俭的用意。魏延倒没有怎么慌张,反而还露出了一阵冷笑。之前还觉得这个魏军指挥官有点本事,能忍着不对自己的出城诱敌部队动手,多少还有点判断能力……但如今看来,到底还是太嫩了。你要绕道去追,那你就去追吧。魏延根本不管毌丘俭的举动,在看到毌丘俭领着骑兵开始大迂回后,直接下令放弃防御阵地,向前进军,去接应王平所部的断后军。魏延的四千人,加上王平断后的四千多人,一共八千人以上……你家步卒就算是精锐,面对两倍多的兵力劣势,难道还能保得住?!只要解决了这支魏军步卒,就靠你那三千骑兵,能拖得住我多长时间?!要知道,这里距离眉县不过是四十里路而已,马上又要天黑了……你小子要是有能耐,就用骑兵在深夜里来追击试试看呗。魏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用吴班所率的部队的一些伤亡,来换取毌丘俭夜间追击主力的这支曹魏步兵……只要没有了这支步兵,到了入夜之后,魏军就没有办法继续咬住自己的部队,而等到天亮,估计自己和吴班等人,早就已经撤回眉县休整了。事实上,在魏延眼里,这次接应最大的障碍,并不在毌丘俭指挥的三千骑兵,相反,朱赞率领的三千多步兵才是最大的麻烦。现在嘛……机会来了,魏延就绝对不会放过的。朱赞率领着禁军追击,本来就说不上多顺利。是,大魏禁军的战斗力是很强,但朱赞从领军出发到现在,他带领的禁军将士们,就没有几天是不经历高强度作战的,而且到了晚上也没能怎么好好睡觉……本来就已经很疲惫了。之所以还能咬住王平率领的断后部队,一方面是王平所率的无当飞军减员也相当的严重,战斗力也无法跟以前相比,另一方面是吴班所部的普通汉军,三千人的战斗力甚至还有些不如王平率领的一千五百无当飞军。而大魏禁军虽然疲惫,但组织度和训练度毕竟摆在那儿呢,朱赞虽然无法彻底击破王平的断后军队,但占据上风,咬住这支部队还是可以做到的。但这一切,随着魏延的生力军加入战场,顿时发生了逆转。魏延所部的接应部队,战斗力也无法跟大魏禁军相比,但魏延所部是生力军,再加上魏延的指挥能力,可比朱赞要强的多。魏延加入战场后,第一时间找到王平,接过战事的指挥权,同时下令王平带领无当飞军暂且退后休整,自己指挥六千多普通汉军士卒,先完成对朱赞的包围。无当飞军这支部队,魏延也是听说过的,当初跟张溪一起搭档的时候,魏延没少听张溪说起这支部队的作战特点。作为一支注重长途奔袭进攻的部队,你用他来断后,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因此,魏延在用自己麾下的士卒,逐渐阻挡住朱赞军的进攻后,立刻让王平率领短暂休整的无当飞军出击,迂回绕道,直插朱赞军身后,封锁朱赞军的后撤路线。魏延就是要利用无当飞军的穿插能力,把这支三千人的魏军步卒精锐,彻底憋死在这里。有一说一,这个时候的王平,作为无当飞军的指挥官,其实并不合格,他并没有领会到无当飞军的精髓,而只是把无当飞军当成一支普通精锐在使用。而论起指挥才能来说,跟魏延比起来,王平多少还是有些差距的。历史上的王平,虽然在魏延死后继任了汉中太守,延续了魏延的汉中防守策略,但历史上魏延跟郭淮几次作战,基本都是在汉中之外,而王平对阵曹爽的灭蜀军,却只能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一方面是时局不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王平不如魏延的一个旁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