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页(1 / 1)

('

因此,司马懿只能是抢时间,早一天抵达宛城,那守住宛城的可能性就越大。

司马师对司马懿的解释,一脸的恍然大悟,父子俩一路也没有再废话,急赴宛城。

从许昌到宛城,其实道路真的不算太近。

比起从襄阳出兵北上到宛城,许昌肯定是要离宛城近的多,但如果跟邓县到宛城的距离相比,许昌离的可就远了。

因此,司马懿这一路上,真的是火急火燎的赶路,尽可能快速的赶到了宛城。

而刚到宛城,司马懿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当司马懿赶到宛城的时候,邓县被蜀贼攻破的消息终于是传到了宛城,一起传来的,还有张辽以身殉国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由张辽的亲卫,以及从邓县撤回宛城的一千多士卒共同讲述的,甚至张辽的遗体,也是他们护送回宛城的,根本假不了。

张辽病逝于军帐中之后,第二天,张辽的亲卫就遵循张辽的遗命,开城向关羽投降。

而关羽,也确实理解了张辽的用心,并没有为难这些投降魏军,更没有要收编他们的意思,而是分发了一些干粮给这些投降士卒,让他们护送张辽的遗体,北上宛城报丧。

毕竟,这不仅是张辽的遗命,也是关羽送自己好友最后一程。

关羽虽然也做好了心里准备,但真正得知好友阵亡的消息后,心里也不会好受。

更别说,好友还是阵亡在自己手里,这让关羽的心情更加复杂,对这一千多人的处理,自然也不会太过为难。

见到了自己父亲的遗体后,张虎顿时委顿于地,嚎啕大哭。

此时此刻的张虎,也没有了继续作战的心气,按照张辽身前的吩咐,上书给大魏天子曹丕,请求扶父亲的灵柩还乡安葬……这种情况下,曹丕是不可能不同意的。

而司马懿抵达宛城后,也顺势前往拜祭了张辽。

一方面,是对这位百战老将的尊重,另一方面,司马懿也要收一收军心。

南阳军团,大多是跟随张辽在南阳镇守了五年之久的士卒,对张辽肯定是很敬重的,司马懿这么做,也是为了换取南阳军团对自己的认可,省的将来指挥防守战的时候束手束脚。

曹丕给司马懿的私信里说的很清楚,短时间内,南阳地区是不太可能有援兵到来的,必须要靠司马懿指挥着南阳的两万余败兵,坚守上一段时间,才会有曹丕给司马懿的援军到达。

可南阳军团,毕竟是新败之兵,想要坚守,军心将心不合显然是要出大问题的……司马懿不过是拜祭一下张辽,就能换取士卒们最基本的好感,何乐而不为呢?!

拜祭过张辽后,司马懿立刻升帐点兵点将……除了张虎外,其他诸将都到位,听候他司马懿的发落。

其实也没啥好发落的,就那么点人,这些将军们也都不是什么大才,就比军中校尉强点有限……司马懿现在算明白,为啥张辽一出事儿,整个南阳军团就跟塌了天一样了。

可司马懿现在也没办法,就这么几块歪瓜裂枣的,该用还得用啊。

升帐点将,问清楚军中状况后,司马懿做出了一些防守安排,然后就让诸将谨守职责,尽心而为既可。

宛城防御,自有一套体系在,这套体系,最早是张辽布置下的。

以张辽的经验和能力,这套体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司马懿也不是那种刚愎自用的人,非要否定前任的一切……既然张辽布置的挺好的体系,那就沿用好了。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蜀贼什么时候来犯。

而这个时候,司马懿终于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蜀贼自攻破邓县后,就一直在邓县休整,如今已经足足五日了,并没有丝毫北进宛城的迹象。

这消息好的,弄的司马懿都有点含糊了……蜀贼到底在干什么?!

关云长世之名将,不可能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吧……难道是有什么阴谋?!

第649章 大雪

其实吧,真的没啥阴谋,单纯就是因为大汉大将军,荆州军团的主帅关羽,旧伤复发,病倒了。

关羽的伤,比起张辽的伤势来说,确实要轻不少,但胸腹上穿了个洞,还伤到了内部脏腑,仅靠草草的止血包扎,虽然能顶一段时间,但时间长了,这个伤势不处理也麻烦。

只不过关羽比张辽幸运的地方是,关羽手下好歹还有些个帮手,不管是长子关平,还是女婿邓艾,能力都不错,当然最重要的是,关羽军中还有一个徐庶能压阵,不至于让关羽还需要跟张辽那样,明明受伤严重,还需要操心军中防务,提振军心士气。

比起倒霉催的张辽,关羽好歹是静养了七八天的,这才能硬撑着伤势,指挥大军进攻了三天,彻底攻破了邓县。

而当邓县攻破后,关羽的心里稍微能放松了一点,再加上得知好友死讯后,心情有些低落……这一折腾,在入城后的第二天,就没能起身。

这次的伤势复发,不管关银屏怎么帮关羽物理降温,关羽始终有些迷迷糊糊的,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昏睡,体温也是忽高忽低……这种情况下,关平当然不可能把关羽一个人丢在邓县,自己出兵去进攻宛城。

因此,因为关羽的突然病倒,进军的事情,也就耽搁了一下。

这事儿吧,对大汉肯定是不利的。

魏军虽然退守了宛城,但毕竟是新败之师,军心士气必然不振,如今主帅张辽又战死邓县,现在进军宛城,肯定是收益最大的时候,说不定宛城守军还有可能不战而降。

但……不管是关平,还是徐庶,都没有急着进军。

毕竟这是关羽,关羽对大汉军队的重要性,可一点都不比张辽对大魏军队的重要性差的。

甚至从职位和影响力来说,关羽的健康安全,可比区区一个宛城要重要的多。

因此,关平在跟徐庶,邓艾,王基三人商议过后,决定暂缓向宛城进军,让关羽有安心静养的时间。

也万幸,关羽刚刚受伤那会儿吧,徐庶就派人前往襄阳,约请张机的大弟子杜度前来给关羽诊治,同时也前往江东,寻访华佗的弟子樊阿。

而这个时候,华佗的弟子樊阿暂时还没请来,但就在岳麓书院内部整理师父手稿和著作的杜度,却是得讯后,立刻赶来了邓县。

就在大军进入邓县驻扎的第三天,也就是关羽陷入迷糊之后的第二天,赶到了邓县。

杜度算是深的张机的真传,尤其在伤寒领域,也算是颇有建树之人。

因此,对于关羽身体发热,一时清醒,一时迷糊的症状,倒也算是专业对口,几番治疗之后,关羽的高烧慢日渐退却,人也渐渐清醒了过来。

但问题是,杜度的专业,真不是外科,对于创伤的治疗手段很少……这么说吧,就是张机本人在此,对关羽胸腹的伤势,恐怕也只能挠头。

这年月的医书,很多都是晦涩难懂的书籍,大多数的时候,治病还是要依靠经验,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没有足够的经验,谁也不敢下手。

杜度擅长的领域和他师父张机一样,都是伤寒症,对外伤少有涉猎,故此不敢轻易动手诊治。

再加上杜度听说徐庶已经派人去江东请了华佗的弟子樊阿,自然也是希望由樊阿来动手给关羽治伤,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控制住关羽的伤势,让它不至于恶化。

也多亏了杜度的诊治,关羽在昏迷了三天后,终于是再次醒了过来。

然后关平就倒了霉了。

一听说大军在邓贤五日不曾开拔,关羽顿时心里头火就起来了。

自己的伤势和国家大事,到底哪个轻,哪个重,心里没点数么?!

关羽不好对徐庶说什么,但自己的儿子,自己总能训吧!

立刻就把关平给叫来了,对着关平这一顿训,就差给骂的狗血淋头了。

这时候,还是杜度出面救了关平。

杜度告诉关羽,你要是心里有气要泄愤呢,倒是可以没事儿训训儿子出气玩……按照张机一脉的理论呢,遇到生气郁结的事儿,发泄出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