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页(1 / 1)

('

这话是曹真对司马懿说的……曹真也怕司马懿看到有了援军,脑子一热,放弃原本最好的坚守选择,非要出城去跟蜀贼硬碰硬。

而司马懿呢,沉思了好一会儿,看看城下的邓艾,再想想如今的局势……老乌龟在琢磨着,是不是要冒个险。

曹真领兵抵达宛城的事儿,城外的蜀贼必然是知晓了,那么蜀贼的反应,就非常重要了。

蜀贼到底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关中之战的结果了呢?!

如果蜀贼已经知道了关中之战的结果,那么必然不会轻易撤兵,这次挑战,不过是分兵之计,不想跟自己在宛城攻防上拼消耗,想用野战来消灭自己的有生力量。

但如果蜀贼并不知道关中之战的结果,这次挑战不过是在试探宛城守军的虚实……如果不出战,被人看破守军兵力虽多,但战力不足的实情,倒也有些麻烦。

倒不如,冒险出战一次,唬住蜀贼,让他们产生误判……说不得能诈退蜀贼。

司马懿到底不是张溪那个胆小鬼,他用兵,该冒险的时候是真的会冒的,虽然经常被某个死鱼头看破,闹得灰头土脸的……但现在的司马懿不是还没对上诸葛亮呢嘛。

因此,司马懿有心想要冒这个险。

甚至司马懿都想好了,这次出战还必须是自己亲自上,不能让曹真出战……曹真若是得胜来援,怎么可能还是自己作为宛城主将,听从自己的指挥?!

真要让曹真出战,搞不好就会被蜀贼军中智谋之士看出破绽来。

因此,司马懿都有心下城楼,整军出战了。

但突然的,司马懿想到一个事儿……曹真是招募了新兵之后,再来救援的宛城吧?!

“请问都督,招募新兵,花费时日几何?!”司马懿突然的问向了曹真。

曹真也没搞清楚司马懿怎么突然这么问,但还是老实的回答道,“约有半月。”

这话一说,司马懿顿时息了主动出战的心思。

关中之战已败,右扶风全境失守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蜀贼一旦占据右扶风,从右扶风出发到上庸,再从上庸到宛城,不过是十余日的路程而已。

而曹真征兵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时候再去赌荆州蜀贼没有接到长安战报,多少有些脑残缺心眼了。

风险太大,还是坚守为好。

“都督之言甚是,如今局势危急,我等无需与蜀贼纠缠……传我将令,各军严守城池,不可松懈。”司马懿说道。

要不说司马懿会做人呢,这话说得的,一方面强调了自己的主将权威,同时也不忘捧一手曹真,把这个决定归功于曹真的建言。

反正曹真是觉得,这个司马懿不仅是思路清晰,军略得宜,而且为人坦诚,是个值得一交的人物。

而司马懿继续坚守,顿时让徐庶心里也有些底气了……当然,更多的还是高兴。

虽然吧,宛城守军的反应,也不能排除司马懿这是主动示弱,吸引汉军继续在宛城下逗留对峙的可能性。

但考虑到曹真已经进入了宛城,司马懿是否有这么大的话语权还无法确定,徐庶更愿意相信,这是宛城守军底气不足的反应。

宛城守军的反应,很有可能意味着,关中之战陛下已经获胜,甚至如今已经收复大汉旧都长安了。

这对所有季汉的臣子们说,都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好事儿。

既然这样的话,那也没啥好说的了,继续对峙。

一边想办法引诱宛城守军出城,尽可能的削弱守军的有生力量,另一边,徐庶往汉中方向快速派出使者,询问关中之战的结果。

可徐庶的信使刚刚派出去不到两天的功夫,长安方向,刘备的军使已经到了。

首先,刘备遣使告诉关羽,关中之战已胜,收复了大汉旧都长安,如今刘备已经安坐在长安都城之内。

其次,如今刘备暂时没有进军武关的计划,因此特别派人来通知关羽,宛城若能下则下,不能下,可暂退回襄阳,再做打算。

有了刘备亲自遣使给出的这两道消息后,徐庶顿时也有了自己的决断。

一边,下令寇封,王基先行退兵,一个回上庸,一个回江陵,自己带领襄阳本部兵马断后。

另一边,再次派出一批使者,前往长安朝贺天子收复旧都……顺带的告诉刘备,关羽伤重的事情。

这事儿吧……不说真的不行的。

第670章 战事停歇

刘备是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就进攻武关和潼关。

武关,潼关,作为关中四关中的东面两关,是直接连接中原腹地的关卡。

潼关算是曹操在二十年前新修建的,如今的名声和地位暂时还没法跟其他三关相比……但潼关身后的函谷关,可是威名远播。

至于武关就更别说了,是从关中通往荆楚之地的重要关卡,如今荆州已经被刘备占据了大半,就剩下一个南阳郡挡在前面,武关要是失守,那么南阳郡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境遇了。

因此,一旦刘备东进潼关或者南下武关,曹魏集团必定是会拼尽全力守卫两关的,而这两关又是地势险要,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刘备如果这时候进攻武关,免不了就又要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刘备的季汉到底底子薄,如今打的,还是这几年靠着荆州,益州积累起来的家底,凉州那地方就是个大坑,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民生,周边又多是异族,要镇住这些羌胡异族本身就是需要花钱的事儿。

而雍州刚刚入手不久,最精华的关中地区才刚刚夺下,实在没有力气再发动一场大战了。

因此,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认真思考后,决定暂时放弃了进攻武关,甚至还把正在围攻潼关的张溪也给叫了回去。

弄的张溪都有点可惜了。

都已经造了三十架配重式投石车了,对着潼关也砸了七八天,把王昶给砸的七晕八素的,琢磨着实在不行就出城拼死一战……刘备的诏令到了,张溪只能奉命撤军。

张溪觉得可惜,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真的能拿下“千古第一关”潼关,可在刘备眼里,潼关随时可取,真正有阻碍的,还是潼关身后的函谷关,那才是这个时代公认的天下第一关。

如果没有把握拿下函谷关,就拿下一个潼关,并不能对洛阳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刘备的三辅进攻计划里,对进攻潼关的要求,就只是希望张溪能切断满宠迁民从潼关而入的通道,逼满宠改道武关,给主力大军争取时间而已。

如今这个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就没有必要再在潼关下继续纠缠,倒不如暂且退兵,省的浪费军粮兵力。

张溪这一撤,反倒是把王昶给弄的稀里糊涂的,还以为张溪在搞什么阴谋诡计。

但可惜,张溪是真的撤退了,潼关终究是没有攻下,让王昶好运的逃过了一劫。

但即使如此,王昶也深知,自己这边消停不了多久。

潼关离的长安实在是太近了,蜀贼要想经营关中,远在五六百里外的武关可以暂时不管,但三百里左右的潼关肯定是要想办法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否则关中安全无法得到充足的保障。

因此吧,王昶立刻上奏大魏天子,请求曹丕派出足够的援军过来驻守潼关……要是不守潼关也行,潼关身后的函谷关,必须是要重兵严防死守的。

否则洛阳不保。

这事儿吧,其实真不用王昶提醒,曹丕还不至于脑残到不知道函谷关的重要性。

虽然说吧,因为黄河改道和泥沙沉积的缘故,导致如今的秦函谷关和汉函谷关多少都丧失了当初的险要地势,但不管咋说,这两关本身的关防设施都很齐备。

秦函谷关当年可是顶住了六国围攻,可见其坚固。

汉函谷关虽然更多是经济和政治的因素,但本身也是汉武帝重点打造的关隘,距今不过三百余年,而且两汉年间一直都有修缮加固。

最重要的是,这两座函谷关都在洛阳西侧,是洛阳现成的保护屏障,曹丕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