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页(1 / 1)

('

自己掰不回来,就交给文聘继续掰。

顺带的,也是给文聘留下了一个可以参谋的将领,省的文聘下次再用空城计这种危险的计策,遇到事情,起码也能有个人跟着一起商量一下。

不得不说,如今的关羽,自从不能上马抡刀后,变得稳重了很多。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关羽引水军回归了襄阳,而剩下的收尾工作,关羽就没打算管,这是诸葛亮的事儿。

可如今,诸葛亮是真的头疼这件事——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责问东吴呢?!

要是不闻不问,当没这回事儿,岂不是显得大汉怕了他东吴?!

再说了,如今的大汉上下,全都咽不下这口气啊。

特么江东小儿无耻背盟搞偷袭,这都已经第二次了,再这么纵容下去还得了?!

满朝文武,都主张不能对东吴太客气,甚至激进一点,都要求北军出征,联合荆州军,先攻取东吴,再东进跟曹魏一决高下。

可要是派人去责问,东吴那边直接摆烂,就是要毁盟,甚至跟曹魏结盟,这对大汉也没有好处啊。

因此吧,诸葛亮对这事儿,烦着呢,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是好。

然后吧,就跟历史上一样,邓芝站了出来。

如今的邓芝,在跟随着刘备历经两次北伐之后,在朝廷中的地位也不算低了,真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但邓芝还是站了出来,主动请求诸葛亮同意他出使东吴。

一方面,是去诘问东吴为何背盟,另一方面,邓芝也建议诸葛亮,尽量不要跟东吴翻脸。

这个应对策略,是非常符合诸葛亮的心意的。

虽然满朝文武都对东吴喊打喊杀的,但脑子清醒的几个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如今的大汉虽然已经缓过气来了,但依然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应付魏吴两国,一旦逼得这俩结盟一起针对大汉,那大汉也很难扛得住。

这种事儿,得等到拿下中原后,再去考虑。

如今,如果有可能,还是不要跟东吴彻底翻脸比较好。

但关键是,东吴做的事情实在太恶心人了,即使是法正和庞统,虽然私底下也认可诸葛亮的判断,但在明面上,这俩一句话都不帮着诸葛亮说,能不给诸葛亮添乱,已经算是两人跟诸葛亮有默契了。

因此吧,这事儿,邓芝去做,不仅要面临东吴可能翻脸的危险,还要背负着来自朝中的压力……如果不是真心为了大汉着想,以邓芝如今的身份地位,真没必要趟这个混水。

但不管怎么样,在邓芝上奏,诸葛亮同意后,邓芝还是出发前往荆州,在荆州跟徐庶,马良略作商议后,再出使东吴。

建兴二年,最后的收尾,就是看邓芝出使的结果了。

至于北方……凉州之围早在八月份的时候就解了。

治元多不是笨蛋,在被大汉凉州军团击退后,他知道自己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如果不趁着夏天赶紧往东迁徙内附,可就错过时节,过冬都成问题了。

因此,八月中旬的时候,治元多就已经撤围凉州,带着部众去曹魏的并州地区内附讨生活去了。

而雍州附近的袭扰作战,从七月一直持续到十月,有时候来的次数多的时候,一个月有五六次,少的时候一个月两三次,一直到十月下旬,雍州入冬后,慢慢减少数量,一直到十一月初的时候,雍州开始下雪,魏军的袭扰暂时停止。

张溪也算是总结出规律来了,估计明年开春,曹魏还得来这么一手,为的大概就是耽误雍州春耕……到时候加强防范就是了。

趁着入冬前的这段时间,张溪再次把雍州政务的重点转移到入冬安置的工作上来,万一今年再次遇到雪灾,好歹不能跟去年那样手忙脚乱的。

该准备好的粮草要准备好,各县要督促百姓加固房屋,囤积足够的取暖物料,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雪灾。

有了去年的前车之鉴,百姓们也不会把官府的备灾行为不当回事,能有点家底的,都开始按照官府的要求进行加固。

而辛勤劳作了一年,依然不剩下什么家底的百姓或者屯田民,也在冬天来临前,求助官府,开始搬入义舍,准备在义舍过冬。

说起这个义舍吧,真不是张溪首创的,甚至都不是张溪发扬光大的……首创之人已经不可考了,但发扬光大的人,其实是前前任曹魏的雍州刺史,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的钟繇,钟元常。

钟繇在长安各县都修筑了义舍,并以此作为各县的考核政绩之一,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收拢因为凉州军阀乱战后流离失所的百姓。

张溪在接任雍州刺史后,发现了这么一个好东西,立刻也跟着利用起来,用来作为备灾措施,专门让陈祗划拨了钱粮修复义舍,如果百姓在遭遇灾荒时无法靠个人的力量渡过去,可以到义舍求助,义舍会收留这些百姓,但同样的,也需要这些百姓在渡过危难后,承担额外多的徭役来偿还。

这是为了防止那些好吃懒做的人不思生产,全靠义舍救济。

去年雪灾,受灾百姓太多太广,这些义舍都容纳不下,逼得张溪不得不开放长安城内的世家空置房屋和宫殿群应对。

今年开春后,张溪第一件事就是以政令的形势,重拾钟繇的政策,把义舍的规模,修缮保养程度,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一部分,强令地方官修缮,扩建义舍。

这么一来,即使今年冬天再次遭遇雪灾,应该也问题不大了。

至于雍州走私粮草的事儿,其实今年七八月份,随着魏军袭扰关中的时候,就已经正式展开了。

那个时候,魏军的主要注意力,都在袭扰关中上,关中有百姓甚至世家入关避难,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查的也没有那么严格。

费祎就趁着这个时机,开始铺开走私路线和情报渠道的事儿,安排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入关,去联系走私……十一月入冬前,第一批走私粮草就已经抵达了关中,补上了关中粮食歉收的一些窟窿。

总而言之,建兴二年的雍州,在各种骚扰,重建中,慢慢的度过,一直来到了建兴三年。

自打进入建兴三年的正月起,张溪立刻加强了左冯翊和右扶风两地的戒备。

按照张溪的预想,曹魏对雍州的袭扰,将变得常态化,持久化,尤其是即将面临化土春耕的时节,曹魏必然不会放过这个袭扰破坏雍州春耕的机会的。

但……张溪全力备战,等啊,等啊……一直等到三月初,依然没有接到任何一个关于曹魏入侵的战报。

相反,在时间进入三月中旬的时候,张溪得到了一个洛阳细作传回来的重要情报。

曹丕病危。

第733章 方向之争

因为曹丕病危这事儿,张溪被诸葛亮一纸密令,召回了成都议事。

这几年,天下局势实在是变化的太快,各方势力都不太稳定,诸葛亮也觉得这事儿处理起来,非常的麻烦。

前脚刚刚跟东吴翻脸,邓芝出使东吴后,虽然缓和了一些跟东吴的关系,但双方在荆州的兵力部署依然是对峙状态,东吴方面并没有给大汉任何合理的解释。

孙权很不要脸的再次提起当年刘备入川前和东吴的约定,说如今大汉既然已经夺取了关中,那就该遵照约定,把荆州交给东吴。

因此,这次孙权出兵,不过是寻求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得荆州而已。

当场给邓芝气的,差点没忍住直接破口大骂。

合着中间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又是湘水划界,又是背刺不成后重订盟约的,你全都当不存在是吧?!

真的,如果邓芝不是为了缓和跟东吴的关系而来的,他真的就该指着孙权的鼻子开骂了。

好在邓芝多少知道点自己的责任,一番不失礼节的据理力争后,孙权多少缓和了一点态度,但对于自己背盟,不宣而战进攻荆州的事儿,依然不做任何松口。

不仅不松口,他还继续往长沙和柴桑屯兵,似乎要做出一副再次进攻的架势。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