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朗脸色难看的纠缠了好一会儿,他甚至转头看向了身边的曹真……曹真没理他。是你王司徒非要到两军阵前说两句的,又不是我逼你的,这会儿下不来台了找我有什么用。曹真倒不是不想帮王朗,主要是,他也不知道王朗到底要说什么,万一乱说话驳了老头面子,回去说不得还得埋怨自己一番。索性不说话,保险。王朗一看,得,要的台阶没来,只能继续自说自话。“素闻元长用兵治政,皆以民为本,为何要助贼为虐,数度犯我州郡,夺我疆土,致使关中百姓生灵,连遭兵祸之灾,十余年不得安宁?!”这话问的吧,就有点……不要脸了。也不看看现在是谁在犯人州郡,侵夺疆土,你好意思睁眼说瞎话?!张溪可不会跟诸葛亮那样回答王朗,而是眉头一挑,直接看向了曹真,说道,“曹将军,你家王司徒在问你话呢,为啥要助贼为虐,数度犯我州郡,夺我疆土,致使关中百姓生灵,连遭兵祸之灾,不得安宁?!”曹真一听这话,心说怎么还有我的事儿呢?!顺带也埋怨一番王朗……你说蜀贼就说蜀贼,没事儿扯什么兵祸,什么百姓。曹真没好气,但理由,他有的是。“关中雍凉,本为我大魏故土,身为大魏臣子,自有收复国土之责。”曹真震声说道,“再者,刘氏悖逆,本该讨伐,本将军乃奉诏讨贼也!!!”张溪一听这话也不乐意了,你家那点事儿,真当天下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啊!!!张溪立刻反驳,说道,“曹贼篡汉,毁坏纲常,本为天下不齿,我主受天命,继炎汉,恢复祖宗基业,才是真正的奉天下大义而讨贼也!!!”曹真和张溪两人的对话一出,就涉及到汉魏两国的立国基础了,这是谁都不能退步的地方。而王朗一看话题说道这里了,那他之前准备的那些话术,估计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了。而曹真接下来说的话,更加让王朗不满了。“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徒,有何资格敢称受天命?!且我大魏乃是受禅代汉,法理皆合,如今汉室已亡,天下即是我大魏天下……”王朗听到这里,赶紧打断了曹真的废话。这些话,不是不能说,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你这么说,并不能体现出大魏受禅代汉的正统性,也不足以堵住对方的反驳话语。舌辩,不是互相对骂,讲究的是以理服人……曹真到底是武将出身,王朗是真的担心,他说不过对方。张溪虽然在王朗的心里也是一个武夫,但人家好歹是颍川那个变态地方出来的,真要让张溪用法理驳倒了曹真,那才是真的丢人了。因此,王朗赶紧的接过了话题,主动说道,“元长所言非也。”这话一出,不仅打断了曹真的话语,同时也把张溪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然后王朗趁机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说道,“岂不闻,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张溪一听,这话题怎么又熟悉起来了?!好吧,既然熟悉了,就用熟悉的套路来呗……不过张溪没想照本宣科,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私料,说道,“曹操本为汉臣之后,世受汉恩,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心怀篡逆。上欺天子,屠戮皇后皇子,下压同僚,诛杀天下名士,一生四处征战,掘墓充金显其恶,屠城百姓显其虐。曹丕更为不肖,妄行大逆之事,逼迫天子退位,僭越称帝……此何称之为有德之人?!”王朗听完这些话,也是一顿……特么你小子也不懂舌辩规矩是吧,哪有你这样一件件掀底裤的,不知道什么叫点到为止么?!但,还是得说。“……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王朗说的,还是一套——汉室皇帝乱搞,导致天下大乱,如果没有曹操,天下怎么会那么快平定,这对天下百姓而言,就是大德。曹丕代汉,是符合法定程序的,走的上古禅让的道路,这在儒家文化里,也是大德的体现。总而言之一句话——“此非以权势取之,乃顺乎天心人意也。”实话实话,张溪对王朗说的这些话,虽然觉得有些自我吹嘘的恶心,但对曹操的功绩,还是肯定的。曹操这个人很复杂,但他确实快速平定了中原和河北地区,对这些地方的百姓而言,早点结束乱世,确实是一桩大功德。所以,张溪这时候没有急着回答王朗,而是继续微笑的听着,等着王朗继续往下说。但,王朗到此,就结束了,他也在等着张溪的回应。张溪当时就纳闷了……这就完了?!我记得后面不是应该还有什么“带甲百万,良将千员”,什么“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什么“腐草之荧光,如何比的上天空之皓月”之类的话的么?!不继续说了?!王朗也纳闷……我都说完了,丫怎么这幅反应?!被我说动了?!看这样子也不像啊。张溪等了半天,发现王朗没再说话,愣了一会儿,爆出了两个让王朗火冒三丈的字来。“就这?!”特么你还想要多少?!王朗的火气,一点一点的,被眼前这个不要脸的混小子,给勾出来了!!!第778章 舌辩结束不同的局势,不同的对象,舌辩的内容,自然不可能完全一样。如今大魏虽然依然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但并不足以仅靠威慑就压制其他两国。其他两国虽弱,但也仅仅是稍微弱了一点,并不会让人认为两国会真的怕了大魏。如今的大汉,占据雍凉荆益四州,再要北伐,可不是“蚍蜉撼树”了,那是拿着斧头在砍树,这棵树再大再粗,也是有可能会被砍倒的。这种情况下,王朗自然不会在张溪面前吹嘘什么“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这类的话,毕竟对面的兵力和将军也不少,真不见的谁怕谁。而王朗这次的目的也不是来劝降张溪,自然也不会在张溪说什么“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话……后半部分不说,也在情理之中。可张溪不知道啊,演戏嘛,你得演全套才行,怎么能台词只说一半就不说了呢。因此,张溪是真心的认为王朗没说完,所以说出了“就这”的话来。好悬当场没把王朗给气撅过去。老子辛辛苦苦说了这么多,阐述了大魏立国的基础是多么的合理合法,到你这边就换来你这么一个评价?!老爷子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有什么问题,他只能是认为张溪是在看不起他,故意用这种态度来表达对他的蔑视情绪。可问题是……丫一个小辈,怎么就敢这么做?!即使不算学识,成就,就说老子的年纪,不说做你爷爷,做你爸爸肯定是绰绰有余的,你丫真就一点都不尊重我是吧?!老爷子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了冒犯,但张溪真没有这个想法,相反,张溪接下来,还是按照记忆中的台词,开始反驳了。“我本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两军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却出此粗鄙之语。”真的,再次强调一下,张溪是真没有多么看不起王朗的意思,他真的就是在照本宣科的读台词而已。但这个台词听到王朗的耳朵里,顿时就落实了自己的猜想——这混蛋就是看不起我呢!!!谁说的话是粗鄙之语了?!“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行,特么老子倒要听听,你个混蛋能说出什么好玩意儿来!!!“昔日桓帝灵帝之时,汉统衰弱,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台词还是那个台词,意义还是那个意义。是,汉朝皇帝不作为,导致天下纷乱,黄巾之后,更是陷入四方混战的地步,导致天下大乱,百姓遭罪。但这种时候,不就是应该那些世受汉禄的大汉臣子们站出来,帮助天子稳定朝政,拨乱反正,平定天下的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