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页(1 / 1)

('

这俩的想法,跟王昶和王朗不同,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万余骑兵的到来,就彻底放弃如今大好的形势。

有一说一,王昶都想当场开喷了。

这话,你们在骑兵建制完整的时候说,还有那么一点道理。

毕竟,那时候牛金加上自己手里的骑兵,一共有两万人。

用这些骑兵去保护粮道,就算不能击退蜀贼的袭扰,但保证大部分粮草运输,那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现在,牛金率领的一万三千骑兵去围剿蜀贼,结果大败亏输,只有三千余骑兵逃了回来……你们是怎么有底气,觉得我带领五千骑兵和三千败兵,能挡住蜀贼的凉州骑兵的?!

骑兵作战可不是你们这帮混蛋以为的那样,纯粹比拼兵力啊!!!

连牛金都战败了,很明显,这说明凉州骑兵在战力,骑将指挥上,都胜过了牛金……自己就这么点人,对骑兵的理解也远不如牛金,怎么去对抗凉州骑兵?!

王昶很想反驳回去……但,他看到了曹真一边听戴陵和韩德的说辞,一边不住的点头。

很显然,曹真很认可这两人的说法……这就让王昶有点犹豫了,要不要继续说下去。

毕竟,曹真才是大将军。

事实上,曹真确实比较倾向于戴陵和韩德的想法,继续留在重泉县围攻。

理由很简单,曹真舍不得到目前为止获得的战略优势。

当初被蜀贼从关中赶出来的时候有多狼狈,如今曹真对收复关中的渴望就有多热切。

好不容易占据了战略优势,只要等到吃掉雍州军团主力,关中归属就彻底明朗了。

这不能怪曹真,他到现在还以为,右扶风的郭淮应该已经攻下槐里,开始向长安进发了……鬼知道这会儿郭淮也在挨揍啊。

这年月的通讯效率没那么高,右扶风的战事情报,至少要经过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送到曹真这里,因此,曹真还是认为,只要自己能攻下重泉县,围歼在这里的雍州军主力,就能彻底奠定胜局。

可是呢,曹真好歹也是久经沙场的将军了,再加上本身的能力和素质都不差,他不可能不知道,当自己后路出现大量骑兵,意味着什么。

牛金的大败,让曹真明白,后路的骑兵肯定不好对付,而曹真早年也有担任过虎豹骑首领的经验,对骑兵作战也非常的了解,故此,他也不认为,就靠王昶手里的五千本部骑兵和三千败军,能挡住身后的凉州骑兵。

牛金带着一万三千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你指望王昶这个半路出家的骑兵指挥,带着八千杂牌军能做到?!

因此,后路威胁还是在的,如果不能及时做出决断,那么就算曹真占据兵力优势,一不小心,也确实有可能陷入不利的局面。

而最要命的是,骑兵的进军速度极快,大荔县到重泉县不到四十里左右的路程,骑兵快速奔袭的话,不过是半天的时间而已,根本没有时间给曹真继续思考犹豫。

因此,结合了双方的意见,曹真决定——折中一下。

某个大文豪就曾经说过嘛,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虽然曹真肯定是不认识这位大文豪的,但这个说法,在曹真这里,也具有普适性。

曹真决定,退守临晋。

一方面,缩短自己的后勤补给线,保证后路的安全。

另一方面,据守城池的话,蜀贼的骑兵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能做的,不过是袭扰补给线而已。

而临晋县往东,越是靠近潼关的方向,地形就会慢慢从平原变成丘陵……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

而曹真手里还有八千骑兵,这八千骑兵放在平原上是无法击溃蜀贼的凉州骑兵的,但如果是放在后方,保障粮草运输,又或者是互相袭扰对方的粮草补给线,还是能做到的。

反正曹真是不相信,凉州军团的粮草补给,还能是大老远的从凉州送过来的。

必然是跟重泉县的蜀贼公用一个粮草补给通道,这无形中就会加深蜀贼的后勤压力。

一旦曹真后撤到临晋,自己的后勤补给线就缩短了,而如果蜀贼跟上来,那么无形中,蜀贼的粮草补给线就拉长了……谁更占便宜,还不好说呢。

而且吧,稍微回收一下,吸引蜀贼从重泉县内出来,主动对自己发动进攻……打守城战的变成自己,攻城的,就变成了蜀贼。

只要继续把这支蜀贼牵制在这里,那么等到郭淮打下右扶风,兵临长安的时候,蜀贼也无法及时回援。

到了那个时候,最后的胜利,依然还是他曹大将军的!!!

第822章 重泉县内

嘛,说到底,曹真还是舍不得放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战略优势,舍不得放弃这次反攻关中所取得的战果。

一旦撤回潼关,就等于是从头再来了,曹真可不觉得,下次自己还能有这么好的机会。

这也不能怪曹真会有这样的想法。

即使是损失了牛金和一万骑兵,但总兵力对比上,曹真觉得自己依然是优势方。

蜀贼两万人困守重泉,这些时间的攻城下来,不可能没有损失,军心士气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同样,身后的蜀贼凉州骑兵,万余人的规模,一场激战过后,同样不可能没有战损。

因此,蜀贼加起来的总兵力,不过是两万五千到两万七千人的规模而已。

而曹魏这边,攻城战中有所损失,但步卒总兵力依然有四万五千人,其中有五千人驻守在临晋,因此曹真实际可以调用的步卒,有四万人。

骑兵损失最大,足足损失了一万两千人左右,还剩下八千骑兵。

姑且不论双方士气如何,只说数量,魏军剩余的骑兵可不比蜀贼的凉州骑兵少。

而即使保守估计整体的士卒战力,士气影响对比,曹真也认为,这依然还是一场五五开的局面。

也许身在野外,后路面临蜀贼凉州骑兵的威胁,魏军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危险性,但退守临晋,进入守城战后,曹真觉得,自己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而只要自己这边拖延的时间够长,把雍州兵和凉州兵都拖在左冯翊,等到郭淮攻破右扶风后,自己依然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

这就是曹真所有的想法,因此,他立刻下令,全军回军,退守临晋。

当然,对于潼关,曹真也没有不当一回事,他思来想去,还是认可王昶的担心,因此,他决定派遣王昶率领三千步卒返回潼关,加强潼关的防守,防止蜀贼偷袭。

出征关中的时候,曹真在潼关留下了自己的族弟,也是曹仁之子曹泰领兵三千驻守,但现在看来,好像有点不太保险。

兵力需要加强是一方面,曹泰的能力……有一说一,曹泰连曹仁十分之一的能力都没有。

综合考虑下来,曹真还是让原潼关守将王昶领兵回防潼关,保证自己最后的退路,这才能让曹真更加放心一些。

王昶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欣慰的……大将军至少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一半。

虽然王昶觉得大将军退守临晋的做法显得有些不够果决,但……守住潼关的话,退守临晋也没什么问题。

因此,王昶也没有再多话。

与此同时,重泉县内,张溪也在召集诸将议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张溪的日子可比曹真要难过的多。

被人断绝了后路,封锁在一个县城里打防守战,兵力还处在劣势……如果不是有城墙的保护,现在张溪恐怕早就兵败如山倒了。

但这样的日子也坚持不了太久,城内的粮食已经消耗了大半,估计最多再支撑个十天左右,全军就该断粮了。

而更要命的是,因为魏军的步骑联合封锁,导致张溪跟外界几乎断绝了联系,很多情报根本无法传递到重泉县的张溪手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张溪知道赵云的凉州军团已经提前入萧关了,但具体到哪儿了,赵云是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战术给重泉县解围,张溪一概不知。

不管是赵云派出的使者还是张溪手下的细作侦骑,在魏军步骑围城封锁之下,消息传递极为困难。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