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一个,把自己逃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曹真还没有那么天真。因此,在最后纠结犹豫了半天后,曹真决定,还是按照原计划执行明天的作战。两万人在王昶的带领下,强攻潼关,而自己和戴陵,则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兵卒和最后的三千多骑兵,正面决战蜀贼的后方追兵。但稍微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隔天一早,曹真的正式发布军令前,先让士卒在营外列阵。他有话要说。随着全军列阵完毕,曹真骑着自己的战马,出现在军前,开始训话。“诸位将士,今日曹某,有一实言相告——军中粮草,只可支度三日。”是的,曹真召集全军,目的就是要把大军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开诚布公的说出来。而随着曹真这话一出,前排聚集的士卒听完后一愣,然后开始了骚动。随着各军营传令兵依次把曹真的话传递到各军营阵列里,后方的军卒在听到粮草只能支撑三日的消息后,也陆续开始出现了骚动。事实上,打从临晋撤军开始,曹真就已经对军需官下了封口令,同时必须每日向自己汇报军粮用度情况,尽可能的节省军粮使用。理论上讲,军中士卒在这个时候,是不知道军粮还能支撑几日的。但是吧,士卒也不都是傻子,这些日子以来,军粮的供应越来越少,虽然还维持在一日两顿的规模,但每顿饭的分量,比起之前是明显减少了的。只不过在还能吃个七分饱的情况下,没人站出来闹事而已,但不代表士卒猜不到军中的情况,最多就是不知道军粮还够支撑几天而已。如今听到自家主帅亲口承认,军中粮草只剩下三日用度……不骚动是不可能的。而这时候,曹真让士卒提前列阵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大家都聚在一起,也不给这些士卒多想和发酵的时间,谁敢擅自破坏阵型出列煽动的话,军正队可以直接执行军法。因此,这样的骚动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被军正队给弹压了下去。而随着骚动慢慢的平息,曹真这才慢慢的看向所有士卒,继续喊话。“诸位将士之急,亦是曹某之急……曹某与诸将士同在,若三日内不能破贼脱困,曹某与诸将士一样,同样会身死贼手。”这话说出来,士卒们突然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现在是后路被断的情况,曹真就算想跑,他也跑不了。士卒们面临的困境,其实对曹真来说,也是一样的。甚至于,有些聪明的士卒已经想到了——自己这些人,实在饿的不行了,还可以投降蜀军,但曹真作为曹魏宗室将领,他可没有投降蜀军的可能。一旦兵败,曹真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自刎全节,没有投降这个选项。很显然,曹真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所以,他接着训话。“诸位将士,妻儿父母皆在关内,若事有不谐,不论诸将士是战死沙场,又或者是投降蜀贼苟且偷生……此生恐再难见妻儿父母矣。此为人父之殇,此为人子之殇,纵使死后,又有何面目见妻儿父母于地下乎?!”这话吧,有点不好传,士卒们大概率是听不懂什么“殇”不“殇”的……所以传令兵传达的话就比较直白一点了——别忘了大魏律法,你们要是投降了,你们的父母就没人养活了,你们的妻儿要改嫁给别人,喊别人夫君,阿爹了。嗯,这么一说,魏军士卒们瞬间就明白多了。接着,曹真突然振臂高呼,说道,“诸将士,生死只在三日之间,破潼关则生,不破则死……诸君,可愿与曹某共求生乎?!”行了,这话虽然难懂了一点,但士卒们多少还是明白是什么意思的。三日内攻破潼关,大家就能一起逃回关内去,要是攻不破……什么国家大义的先搁一边,自己的小家可就得散了。既然这样的话……“愿誓死追随将军!”随着王昶,戴陵等人提前安排在各军营内的托,高声呼喊出这句话后,慢慢的,整个魏军阵营,每个士卒,都在高呼这么一句话。魏军的军心士气,被彻底激发起来了。第855章 潼关之战(十一)军前训话,调动军心,激励士气,曹真通过一系列的安排,做的相当的完美。如今的魏军士气已经全部被重新激发了起来,这样即使以少数兵力去阻截蜀贼的追兵进攻,胜算也能提高不少。当然,曹真也知道,今天这一场训话,其实利弊都有的。短时间内,曹真确实可以通过坦白粮草不足,逼迫士卒们拼命,但如果在第三日之前不能攻下潼关,等到第三日粮草彻底耗尽之后,这支军队一定会发生兵变的。所以曹真也是在赌,用这种方式提高士卒的士气和作战意志,来换取攻取潼关,打通退路的可能。训话完毕后,曹真也不给士卒们多想的机会,立刻下令全军开拔,两万人在王昶的带领下去强攻潼关,而以往五千人则跟着自己一起,去拦截蜀贼追兵的进攻。没办法,这种嘴炮激励也是有缺点的,不能给士卒们留下遐想的空间,越想越容易出事儿,所以赶紧把人派上战场,生死拼命之际,要想也得有命活下来再说。这方面,曹真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冷静”的。而张溪这边……昨天夜里,紧赶慢赶赶了快一个月路的苏则,带着他的一万五千凉州步兵,终于是跟张溪率领的雍州兵汇合了。苏则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啊……终于是赶上战斗了,这下自己不至于被整个凉州军团埋怨了。张溪对于凉州军团的及时来援,也是非常的庆幸……他正愁接下来兵力不足,很难展开对潼关的救援呢。没办法啊,昨天白天一战,虽然表面上看,是魏军败了,但汉军这里,其实也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骑兵方面,在老将军赵云的指挥下,可以说是完胜,一下子打掉了魏军骑兵的作战能力……可在步兵战方面,张溪和曹真其实是拼了一个两败俱伤。不仅兵力损失严重,双方主帅都险些直接丧命疆场……最后是互相之间投鼠忌器,这才捡回一条命。回营后,张溪重新盘点了一下退回来的兵力,发现兵力严重不足。赵云虽然成功的解围了前军之困,同时也收拢了陷入乱战中的骑兵,但最后退回营寨的步兵,只有六千多人,骑兵也只有三千八百多人……加起来刚好超过一万兵马。而对面的曹真军,纵使伤亡比汉军要大,但对方人多,人家损失的起。就这么点兵力,张溪都怀疑,明天开战后,曹真会不会先不管潼关,直接采取对自己的围剿行动,先解决了后路的麻烦,再集中力量围攻潼关。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张溪为此正发愁呢,结果军使来报,说是苏则领兵已经距离主战场只有二十里的路程了。张溪一听这话,直接让军使去给苏则传令,让他冒险连夜赶路,一定尽快赶来汇合……这样就有足够的士卒,可以对明天的作战,做出合适的安排了。然后吧,一大早,魏军那边吵吵嚷嚷的,弄出了好大一个阵仗出来,把张溪也给吓了一跳。赶紧派出斥候去侦查,才得知曹真不知道搞了什么花样,激起了魏军的作战士气……如今魏军一分为二,一半左右的士卒对着汉军营寨方向布阵防御,另一半的士卒出发去攻打潼关了。张溪一琢磨这架势……赶紧叫来赵云和苏则,也同样开始布置作战任务。事实上,当昨天晚上苏则连夜领兵赶到张溪的营寨后,张溪就跟苏则,赵云一起商议过,今天要采取什么样的攻势。商议来,商议去,最终还是觉得,必须尽快打通魏军的堵截,派援兵进入潼关,支援魏延。再不去,魏延可就要真的战死在潼关了。而魏延战死先不说,潼关失守后,这三万多士卒退入关内,对下一步北伐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变数,是非常不利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