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页(1 / 1)

('

现在颍川郡已经恢复到了常规的两万郡兵驻守的规模了,如果再继续给王凌足够的时间的话,恐怕颍川郡的兵力也会上涨到一个可怕的数字。

没办法啊,颍川郡那地方,真没啥有利于防守的地方,唯一一条颍水也不是以险要出名,相反,这是一条自古以来就水流平缓,利于灌溉的河流。

不爆兵,他王凌拿头来守卫颍川郡啊。

至于河南郡,河东郡,弘农郡的情况,张溪还是比较相信诸葛亮的讲述的……诸葛亮可不是那种为了说服别人而故意撒谎的人。

所以,对于诸葛亮说的北伐急迫性,张溪是能理解的。

但问题是,如果把目光从司隶移开,移到荆州这边来思考的话,张溪突然也能明白,为什么庞统会选择反对诸葛亮的北伐了。

荆州的情况,有些不妙啊。

前脚才跟东吴干了一场,虽然张溪尽量控制了规模,仅局限于边境摩擦的程度……但问题是,东吴那边怎么想,可不是由张溪可以控制的。

襄阳出兵威胁江夏,江陵出兵威胁荆南四郡,再加上邓芝的那些谈判条件,怎么看也不像是能谈成的样子……万一东吴没有选择跟大汉妥协退让,而是直接选择跟大汉翻脸的话,这事儿可就麻烦了。

基本可以不用想,只要荆州这边调集兵力北上配合诸葛亮伐魏,那么东吴必定会故技重施,对襄阳和江陵进行威胁。

而如果要选择南下对东吴用兵,那么北伐自然也只能是成为泡影。

所以,现在这个情况下,让张溪做出决定,是不是要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张溪真的得好好的想想。

正好借着嫁女儿的时间,张溪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书房里,来回的权衡利弊,思考着自己的决定。

而在书房以外,孙尚香正在忙活着给自家女儿出嫁添置必要的嫁妆。

当年自己结婚的时候吧,张溪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够,孙尚香虽然号称是江东小公主,但她也不是真正的公主啊,礼仪标准肯定是不能跟现在比的。

现在是大汉荆州牧和大汉丞相之间的联姻,各种礼仪必须到位,自家的嫁妆也不能少了,不能凭白丢了张氏的脸面。

所以,这件事情上,张溪没少被自家媳妇抱怨,说张溪对嫁女儿一点都不上心,全靠她一个人里外操劳。

当然,孙尚香也只是这么抱怨一下,张溪真要帮忙,孙尚香也得拦着……张溪现在这个德行,跟他当了快二十年夫妻的孙尚香还能不明白么,肯定是遇到为难的事情了。

这种情况下,孙尚香可不会给张溪添麻烦。

再一个说,这种内宅的事儿,本来就该她这个女主人出面去操办……抱怨归抱怨,但张溪真的要插手的话,孙尚香反而会觉得不高兴的。

抱怨一下,只是希望张溪能哄一下自己,顺带的,也可以顺势重温一下夫妻之间的感情,缓解一下张溪现在的焦虑心情。

是,年轻的时候呢,孙尚香确实多少有些肆意妄为,胆大包天……可如今女儿都要出嫁了,她这个嫁做人妇快二十年的大小姐,总不能还跟年轻时候一样吧。

所以……在孙尚香的细心操持下,张暄的出嫁仪式,办的可以说是相当的隆重和热闹。

而到了这一天,张溪也暂时放下了心里的疑虑,抛开一切的杂务,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看着诸葛乔这个混蛋上门,把自己的女儿给领走了。

真的,如果不是因为孙尚香拦着,不停的在自己耳边说着“礼仪”,说着“体面”,张溪真有心让人在门口拦着,不让这个混蛋进门。

可惜……女儿最终还是出嫁了。

而迎亲的套路走完后,张溪和孙尚香还得收拾一下,一起前往诸葛亮的府邸,在那里参加正式的婚宴。

可张溪也没想到,除了正式祭告天地父母的时候,诸葛亮和张溪出面了一次外,剩下的时间,诸葛亮居然拉着张溪,再次躲进了书房。

今天是张溪嫁女儿给诸葛亮的长子嘛,所以来贺的客人,不仅仅数量极多,而且质量也非常的高。

不仅仅有雍州的大小政务官员,甚至连远在成都的天子刘禅,也派出了自己的特使送来贺礼。

而代表刘禅过来送贺礼的人,就是吴懿,而吴懿在结束这次长安之行后,就会去汉中,正式就任新一任的汉中太守。

顺带一提,原来的汉中太守李严因为在上次北伐中督运粮草有功,在法正的说情下,诸葛亮给了面子,然后法正调李严回了成都,出任刑部尚书一职。

原来的刑部尚书董和在去年病逝,这个职位一直空缺着……而李严也由此,正式进入了朝政的决策层。

但代价是,他失去了统兵镇守一方的权利。

这对于李严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儿还是坏事。

而诸葛亮,当然要抓住这次机会,趁机说服吴懿支持自己的北伐计划。

毕竟,吴懿不仅是勋贵,如今也成了统兵镇守一方的人物,诸葛亮现在也需要他的支持。

顺带的,诸葛亮也没放过张溪,再次询问了张溪对于北伐的想法。

其实吧,张溪对诸葛亮这个做法,是有些反感的。

今天是自家女儿和他家长子大婚的大喜日子,你丫的居然在这种场合跟我谈论凶险的兵事……真就一点忌讳都没有呗?!

是,你家长子是过继的,可我家女儿可是亲生的……回头要是正被你妨到了,我还能退亲不成?!

所以呢,今天张溪是真的觉得诸葛亮有点太过了,脸色都直接掉下来了。

可问题是,当他在书房,听到诸葛亮说出自己这么做的理由后,张溪也有点坐不住了。

就在这几天,诸葛亮收到了一个从河北那边传来的劲爆消息。

曹叡这个奇葩,居然在自己还活着的情况下,给自己制定了庙号,并且公示天下。

庙号,魏烈祖。

这个庙号,传递出来的意义,可就非同寻常了。

第919章 曹叡的用意

曹叡这个奇葩,在活着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定庙号的事儿,张溪当然是知道的。

毕竟,这种行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也很难找出第二个来……新潮的有点过头了。

所以嘛,在没穿越前,张溪就对这个事儿很感兴趣,也查阅过相关的资料。

这个事儿吧,虽然史料记载不多,也没有明确的说法来证明曹叡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的话,曹叡这么做的理由,还是有的。

曹叡,他没有儿子!!!

是的,曹叡驾崩后,按照历史进程的话,曹魏的继任者,是曹叡的养子曹芳。

而曹芳,是曹彰的亲孙子,任城王曹楷的亲儿子。

这里面的道道,就值得好好的琢磨一下了。

要是将来曹芳继位后,非要搞认祖归宗那一套,追祀自己的祖父曹彰,那这个太庙内可就热闹了。

大明朝不就有个类似的玩意儿非要搞清楚谁是自己的爸爸,在搞清楚谁是自己爸爸之后,就非要把自己爸爸抬进祖庙……然后某个在位只有十个月的仁宗皇帝就只能躺枪了,直接被抬出了祖庙。

当然,这个时候的曹叡是不可能知道道士皇帝的骚操作的,但问题是,他前面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啊,当年汉灵帝就是以小宗入大宗,并且追封了自己的父亲和祖父为皇帝的。

唯一跟道士皇帝不同的是,汉灵帝只是追封,并没有追祀,也没把哪位先帝的牌位给抬出太庙而已。

但,这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曹叡没儿子啊,将来不管是收养谁家的宗室,他都必须考虑到将来自己被人踢出太庙的可能性。

毕竟大魏传承才三代,开国才两代……谁也没胆子踢出太祖武皇帝的牌位去,而世祖文皇帝又是大魏正经的开国之君,也没人敢踢,那么剩下的那个,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嘛,曹叡赶紧趁着自己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一个魏烈祖的庙号……按照这个时代的礼制,太庙不管是三祖还是六祖的礼制,只要是祖,那就是不能被替换的,也就是说,曹叡可以通过这一招,防止自己死后在太庙里连个位置都没有。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