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页(1 / 1)

('

一方面扫清侧翼威胁,另一方面,对昆阳后方形成威胁,逼迫昆阳的陈泰撤兵,或者索性配合吴懿一起,前后夹击陈泰。

而诸葛亮等人,率领剩下的四万七千多北伐士卒,继续往河南郡方向进发,赵云,吴懿等人扫清侧翼威胁后,再快速跟进,一起合兵于洛阳。

这,就是接下来大汉北伐的行军路线。

再说回司马懿这里……司马懿不顾名声的放弃约战,利用三天的时间差从鲁阳退兵,近乎完整的把三万五千魏军全都撤回了洛阳城。

之所以是三万五千人,是因为要在鲁阳留下一批迷惑蜀贼的兵力,这批人至少要有三千人左右,再加上前段时间守城的伤亡……能有三万五千人撤回洛阳,已经算是司马懿带兵有方,撤退途中没有出现逃兵现象了。

而撤回洛阳后,司马懿第一时间就向辛毗了解函谷关战况,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机会派兵去救回自己的儿子……结果被辛毗抓住了,一顿倒苦水。

到了这个时候,司马懿才知道,自己的长子已经比自己先一步的,去救援了函谷关。

这又是一件很令人值得欣慰的事情。

不管司马师是出于战略考量,还是出于对弟弟的爱护去救的函谷关,至少现在来说,函谷关还没有丢,自己的儿子应该还不至于战死沙场……这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但是吧,当着辛毗的面,司马懿还是得骂两句“竖子”,替辛毗出出气的。

不管怎么说,司马师到底是抗命而为,虽然辛毗没办法之下替司马师补齐了调令手续,可不代表着辛毗对司马师没有怨气。

这种情况下,司马懿骂两句儿子替辛毗出气,对大家都有好处。

接下来的洛阳,还需要大家齐心合力的一起守卫呢,可不能在这个时候闹矛盾。

安抚完辛毗后,司马懿立刻下令给一同退回洛阳的王凌,让他引兵一万,立刻出发,前往虎牢关加强防御。

虎牢关是司隶和陈留郡的交界处,守住这地方,就等于是为洛阳守军守住了河北援军来援的通道。

河北郡兵要支援洛阳,只有两个方向可以走。

一个,是走河内郡,渡过黄河,从孟津来援。

但问题是,现在鲁阳失守,颍川郡门户大开,蜀贼随时可以通过鲁阳进入河南郡,而一旦蜀贼进入河南郡,肯定会先往西夹击函谷关,跟函谷关外的蜀贼偏师汇合。

这种情况下,函谷关已经没有继续坚守下去的价值了,因此司马懿打算通知自己的两个儿子从虎牢关撤军,直接回防孟津渡口,守住洛阳北部通道。

而蜀贼显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切断河南郡和河内郡联系的地方,必然会分兵去攻打孟津渡口……这种情况下,不管孟津渡能不能守得住,河北郡兵要隔着一条黄河天险,从孟津渡来援,都是比较困难的。

那么,另一条走虎牢关来援的援军通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毕竟,比起孟津渡来说,虎牢关的坚固程度要高的多,而且虎牢关东靠陈留郡,还能得到兖州贾逵的支援……哪怕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帮助虎牢关,能提供一部分粮草军械,让虎牢关坚守的更久一些,兖州贾逵还是能做到的。

所以,虎牢关非常重要,而司马懿手头也没有可用之将,只能是把王凌派过去,镇守虎牢关。

至于在颍川郡的陈泰,司马懿在从鲁阳撤兵前,已经给陈泰送去了军令,允许他自行根据情况撤入颍川,最好能据守许昌。

从战略角度上来看,许昌东联陈留,南接汝南,在这两个地方,陈泰都能得到一些支援,不管是贾逵还是郭淮,都不会坐视许昌失守的。

否则汝南郡和兖州,河洛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据守汝南三县的郭淮就彻底被孤立了。

郭淮是肯定会出兵救援许昌的,不可能坐视不理,而贾逵,司马懿相信,他也是一个难得的拥有大局观的帅才,自然也不会坐视汝南被孤立切割,导致东吴军北上,兖州直面东吴军的威胁,肯定也会做出相应的动作的。

因此,陈泰退守许昌,并不是没有守住半个颍川郡的可能。

而从私心上讲,司马懿知道陈泰是不可能轻易弃守颍川的,他就是颍川人,而颍川世家也不会愿意看到颍川这么轻易的被蜀贼占据,毕竟蜀贼对世家大族的态度,肯定会影响到颍川世家的利益。

因此,司马懿命令陈泰据守许昌,私心上也是希望陈泰能依靠颍川世家的支持,在蜀贼侧翼扎下一根钉子,如果蜀贼主力因此去进攻颍川的话,还能为他重新调整河南郡防务提供足够的时间。

各方安排妥当之后,司马懿终于是稍微松了一口气。

静坐洛阳城内,等待蜀贼的到来。

第946章 互相试探

司马懿撤兵洛阳,只能说是整体局势对大汉非常有利,但并不代表着,司马懿就只能被动挨打的困守洛阳,除了等援军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事实上,司马懿的一通安排,已经是加强了洛阳外围防线的守备力量,同时也巩固了自身的退路,并不是只能困守孤城。

而且吧,哪怕司马懿真的到了困守洛阳孤城的地步,这个洛阳城一样不好打……隋唐时期的王世充仅靠一座洛阳孤城,都扛了李世民半年的进攻呢。

而司马懿,他如今不仅还有河东,河内,孟津,虎牢关在手,他还有援兵的。

一旦陷入到跟洛阳的魏军拼消耗战的地步,以诸葛亮北伐带来的这七万士卒,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诸葛亮虽然不知道王世充,但他知道当年光武帝刘秀攻洛阳,在占据了河东,河内,孟津渡口,几乎剪除了洛阳所有羽翼和援军的情况下,围攻洛阳都打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通过劝降守将的手段才攻下了洛阳……洛阳是真的不好打。

因此,诸葛亮也在尽快的调整策略,排兵布阵,对洛阳各地进行孤立分割。

派出赵云为主将,张嶷为副将,引军一万去扫清汝水到襄城一线的魏军,排除侧翼隐患,同时也可以把吴懿率领的一万士卒解放出来,一起来围攻洛阳。

派出张飞为主将,王平为副将,引军一万西进夹击函谷关,接应魏延,庞统的偏师大军入关,两军汇合后,再一起往北侧的孟津港出发,切断河内郡和河南郡之间的联系。

再分兵一万,由邓艾为主将,关兴为副将,引军一万,绕道东进去偷袭虎牢关,争取切断河南郡和陈留郡之前的联系。

剩下的本部兵马,诸葛亮在领军进入河南郡,占据梁县后,就开始停滞不前。

倒不是不想快攻洛阳,实在是兵力过于分散,现在诸葛亮手头只有一万七千余人,继续往洛阳进军,那才是真正的脑残了。

有一说一,张溪其实是反对诸葛亮这么大规模的分兵的,原因就在于……历史上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闹出了三郡震动的效果,可最终功亏一篑,并不完全是马谡没有守住街亭的锅。

追根究底,真正导致北伐失败的原因,还是诸葛亮在面对大好形势下有些飘了,分兵作战太过严重,导致张郃引兵往街亭突进的时候,诸葛亮发现,自己手头上能用的将军真就没有几个人了。

但凡诸葛亮能稳扎稳打,不是把兵力分开的太散,他也不至于只能派马谡去守街亭……这确实是诸葛亮在用兵上的一大失误,而且自从那次以后,诸葛亮的历次北伐,就再也没有大规模分兵的安排了。

显然也是吸取了教训。

但这个时空,诸葛亮并没有经历过这么一次惨重的失败,而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又像极了历史上一伐的时候的操作……这次的对手虽然不是张郃,但却是比张郃更加难缠的司马懿。

难道诸葛亮就真的不怕司马懿冒险主动出击,用四万人围攻在梁县的这一万七千北伐军主力么?!

要是诸葛亮这里被司马懿击破了,让司马懿杀回颍川郡,堵住了所有北伐军撤军的后路,那这次北伐军能撤出来多少,可就真不好说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