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种,是吕岱也领兵来援长沙。这样的话,就得看大汉南军能不能在野战中击败东吴郡兵……这就要看姜维和吕岱的军事指挥能力了。这种做法,反而是张溪和庞统最希望的。张溪是对姜维的能力有信心,而庞统,是对大汉南军的战斗力有信心。吕岱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那么他率领的这两万东吴郡兵,恐怕真的就别想增援到长沙郡来了。只是……不知道吕岱到底会选择哪种应对。第1064章 姜维东进姜维收到了调兵东进的命令,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撤围武陵县,往东顺着改造过的洞庭湖沼泽区,进入长沙郡。真就多亏了这些年东吴方面对长沙郡不遗余力的改造,把围绕着洞庭湖周围的一大片沼泽滩涂区改造成了良田,否则的话,想在这样的地形内行军进入长沙,姜维想都别想。而武陵县城内的吕岱,一看到姜维突然撤围东进,立刻也判断到了姜维的战略意图。这是要去长沙郡汇合蜀军主力,围攻朱然所在的罗县。为此,吕岱不得不赶紧做出自己的决断应对。第一时间,吕岱想到的,也是北上进攻江陵,行围魏救赵之举。只要自己能兵临江陵城下,不管长沙那边打成什么样,吕岱相信张溪肯定不会坐视江陵遇险的,一定会选择退兵自保。但同样让吕岱感到为难的问题在于,他现在兵力不足不说,也没有水军保驾护航了。在武陵县跟姜维缠斗的这些日子里,不管是守城,还是出城进攻试探,武陵县守军多少都有些战损,吕岱现在只有一万八千多的士卒可以使用。而巴丘水军又被江陵水军堵在巴丘出不来,从巴丘到江陵这段水域,是在蜀军的控制之下的。没有水军运送士卒过河,就靠自己征集渡船的话,费时费力不说,也无法保证能安全渡过长江,兵临江陵。这要是半路被江陵水军发现,直接击沉渡船的话,那自己手里的这小两万士卒,死的可就太冤枉了。至于南下进入零陵郡境内……别的不说,就零陵郡内世家大族在这次大战中做出的选择,吕岱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在零陵郡内真正扎根的。等到张溪那边解决了朱然,那么自己恐怕会被零陵郡的世家大族们再卖一次,重蹈陆凯的覆辙。所以,想来想去,吕岱还是觉得,领兵去长沙,跟朱然合兵一处,恐怕是自己最有希望的突围方式了。当然,吕岱也知道,姜维东进,自己也跟着东进,双方很有可能爆发一场野战。但是呢,吕岱自己对自己也有信心。首先,双方的兵力其实相差不大。自己麾下有一万八千多士卒,而对手姜维手里,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互相攻防试探,也有一些战损,估计也是在一万八千人左右。其次,吕岱自认为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也不算差。虽然无法跟上大将军周瑜这样的名将相比,但也不是毫无能力,而自己的对手姜维,不过是一个才刚刚经历战阵的军事小白而已。也许,他很聪明,也很有潜力,因此得到了张溪和诸葛亮的看重。但是,在战场上,战场经验有时候比潜力更加重要……别的不说,你看看诸葛恪就知道了。平日里被人吹嘘的多么厉害,战略眼光多么出色,还有剿灭山越的作战经验……可真的一上战场,一个文聘就能把他压制的死死的。吕岱可不认为,自己会比文聘的能力和经验差。所以,双方野战,吕岱可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姜维,甚至,如果能复刻文聘击败诸葛恪的战果的话,那么整个荆南的局势,说不定反而会重新活过来。现在荆南之战的重点就在长沙,只要东吴有能力能守住长沙郡,那么蜀军即使现在占领了武陵郡,零陵郡,最后也会在进攻不利后主动退出这些地方,回守江陵。确实,自己去长沙支援的做法,有点冒险,但如今的荆南局势对大吴极端不利,不冒险一下,怎么能看到翻盘的希望?!基于这些考虑,吕岱决定,整军东进,支援长沙郡。然后……吕岱和姜维,就在武陵郡和长沙郡的边缘,进行了一场遭遇战。双方其实都已经做好这场遭遇战的准备,没有谁是仓促应战的。以姜维对局势的判断,他知道吕岱是有可能选择跟在自己身后东进支援长沙的,所以他一直在注意着身后的吕岱军的动向。而吕岱更别说了,他从武陵出兵的目的,就是奔着这一场遭遇战来的。彼此之间都有准备,这场遭遇战,自然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必须分出胜败的战斗。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让吕岱失望了。他真的没能复刻文聘击败诸葛恪的战果,反而是被姜维率领的部队给击溃了。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吕岱搞错了一点,文聘能击败诸葛恪,不是因为诸葛恪的能力不行,而是诸葛恪的性格不行。但凡诸葛恪能稍微谦虚一点,能不那么自大和刚愎自用,能稍微听一点孙盛的建言……以东吴水军的战斗力,他怎么都不可能输给文聘。可姜维不是诸葛恪啊。姜维虽然也有些少年意气,但是,他不是那种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没有自以为是到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制定战术布置……姜维是老老实实的,根据自己师父所传授的战术战法,在指挥军阵作战的。姜维本身的能力就非常出众,临阵应变能力极强,再加上不瞎搞,吕岱想要在野战中找到姜维的破绽,一举击败他,那是想都别想。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吕岱至少也能拖住姜维的行军步伐,不让姜维快速去长沙增援,毕竟吕岱也算是东吴中期少有的名将了,缠斗的能力还是有的。但问题是……姜维率领的那支军队,是大汉南军。大汉南军虽然一直镇守成都,从不出征,但他们的待遇,操练条件和操练科目,跟大汉北军是完全一样的,同样都是出自诸葛亮和已故的张飞的手笔。大汉南军和大汉北军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战场经验的区别。姜维手里的这支大汉南军,大概就相当于是当年刘备二伐关中时期,在眉县附近跟郭淮率领的曹魏中央禁军交手的那支大汉北军。对上当年战力巅峰的曹魏中央禁军,大汉南军可能还会因为缺乏经验而处在下风……可这次的对手,也不是曹魏的精锐禁军,而是东吴的普通郡兵而已。东吴郡兵的陆战能力,那可是名声在外的……大汉南军遇到这么一个对手,那还不是随便吊打?!吕岱真没有在个人能力上输给姜维太多,但他手下的东吴郡兵,在遇到装备,待遇,身体素质和战斗意志全面优于自己的对手后,直接展现出了东吴郡兵的传统艺能——野战拉胯。原本在守城战中还能跟大汉南军交手一番的东吴郡兵,在野战中却被大汉南军的高强度进攻所压制,最终顶不住压力之后,选择了溃逃。这不是吕岱能控制的住的,这是东吴郡兵的老毛病了……野战的能力太拉胯。而吕岱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在这种溃散的乱军之中,在自己亲卫护卫之下,逃离战场,往桂阳郡的方向逃窜。姜维没有乘胜追击,放任了吕岱的突围,甚至连东吴降兵姜维都没有去收拢……大汉南军可不惜的干这事儿。现在的姜维,在思考,自己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按照张溪的军令要求呢,姜维现在应该是绕道北上,去罗县跟大汉的主力大军汇合,围攻罗县才对。但是吧……姜维从武陵郡进入到长沙郡后,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离的长沙郡的郡治长沙县,也挺近的。根据姜维之前收到的情报,长沙县好像是没有多少兵力防守,如果能顺势攻取长沙县的话,好像也是一桩不大不小的功劳。要不要去进攻一下长沙县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