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页(1 / 1)

('

王濬率领水军东进,但却没有只走水路,在临近建业西侧的时候,王濬让钟离牧率领水军逼近燕子矶,自己则率领四万步卒上岸,从北侧包抄燕子矶身后。

全琮兵少,水军数量更少,因此全琮是无法做到全面防御燕子矶的。

考虑到从陆路进攻燕子矶属于易守难攻,而从水路顺江而下的话,全琮没有足够的水军拦截防御,很容易被人突破,因此全琮只能选择利用燕子矶附近的邬堡对江面进行封锁。

燕子矶附近的水面狭窄,水流湍急,加上东吴在燕子矶山崖沿岸上设置的各种堡垒,用来拦截江面上的蜀贼水军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吧,其实全琮也清楚,就他带的这点兵力,尤其是水军战力的缺失,他要死守燕子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尽可能的拖延蜀军的进军速度,为朱然和陆逊回援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只要最后陆逊和朱然能及时回防到位,前后包抄登陆的蜀贼,那么就算蜀贼打到了建业城下,最后也会陷入到前后夹击的境地,不得不撤退。

这么一来,固然会损失江夏,或者淮南以北地区,但保全江东,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就是全琮最后的防守计划了。

只是,全琮的计划是有漏洞的,而这个漏洞还很明显……燕子矶江北一侧的兵力严重不足,一旦遭遇到攻击,全琮没有足够的水军接应和支援,两侧守军会陷入各自作战的地步。

而王濬就是提前预判到了这些,他提前让士卒在江北岸登陆,并且自己亲自领兵,突袭了燕子矶江北的吴军防守营地。

四万人打七千人,有备打无备,以王濬的能力,自然是一战而破之了。

江北防线被蜀军突破,全琮当然很不愿意看到,但是吧,对全琮的防守计划来说,是有大影响,但还不至于致命。

毕竟,蜀贼要进攻建业的话,就必须击破燕子矶江南的防线,而江南防线这边,全琮还有一万三千人的兵力。

哪怕放弃长江邬堡防御,后撤到城池防守,以王濬带来的这点兵力,坚守个把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朱然和陆逊回防到位了。

全琮还没有放弃,他还想着最后坚守一把,也算是为了东吴最后努力一把。

但是,他想努力,不代表其他人的心思跟他一样。

燕子矶北岸被王濬突破,钟离牧领兵逼近南岸,做出要强攻沿江邬堡登陆的架势……江东世家们开始出现了不一样的心思。

东吴的军制跟季汉不同,他们这里是世兵制,士卒大多是将领的私兵,甚至那一万禁军,严格说起来,也是孙氏的私兵。

而很不巧的事,这一万禁军中的一半人人,都被全琮派到了江北岸去防守,如今被王濬击破后,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返回江南。

因此,南岸这边的东吴守军,东吴将领的世兵居多。

而这些东吴将领们,基本又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们也必须考虑,如果自己的世兵损失过重,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核心利益。

如果依然没能挡住蜀军,将来蜀军成功平定江东,那么作为抵抗“天兵”的自己家族,是否会受到牵连,影响到自己家族的利益。

如果挡住了蜀军,但自己的世兵损伤过大,不仅要损失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将来还有可能会被其他世家或者是东吴皇室收编吞并,一样会损害自家的利益。

既然不管胜败如何,自己都要利益受损……那为什么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好吧,这么做多少显得没有节操了一些,传出去也不好听……而且万一朱然等人及时回防到位,守住了建业,将来也免不了要遭受清算。

那倒不如……营啸而散好了。

营啸是个好主意啊……军心不稳嘛,在这个时代是常有的事情。

不是大家不想为了大吴尽力,只是军心士气“低落”,军中士卒“逸散”,跟我们这些中层将军虽然也有关系,但最主要的责任也是主帅的嘛。

是主帅领兵无方导致的嘛。

就这样,钟离牧率领的大汉水军还没在燕子矶南侧靠岸,东吴的燕子矶南岸守军就发生了“营啸”,一万三千多士卒,一夜之间跑的只剩下不到四千人。

给全琮都整的有点欲哭无泪了……这都什么人呐!!!

全琮作为江东世家的代表,他能不知道这帮世家大族的想法么……他只是没有想到,这帮人居然能转向转的那么快,顺带把他也给卖了。

就剩下四千人,还怎么守卫偌大的沿江防线?!

全琮知道守不住,同时,被人卖了一回后,全琮也开始考虑自己家族的利益,本身也不想再守……因此,全琮连夜撤退,弃守燕子矶,回防建业。

说是回防建业,但其实,全琮是想要赶紧的赶回建业去,从孙弘手里拿回建业的控制权。

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全琮已经没有要继续为东吴效死力的念头了,他也没想过要流芳千古,因此,他回去争夺建业的控制权,不过是想要在将来的投降过程中,给自己的家族争取更多的筹码。

孙弘毕竟是孙氏的宗室将领,他未必就会选择投降,又或者说,他如果选择投降的话,获取的利益必然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多。

这种好事儿,凭什么就要让给孙弘这个无名小卒,全琮同样作为托孤大臣,同时又是江东世家的代表,为什么不能取代孙弘,获取这个利益?!

因此,全琮根本不在意身后是不是有蜀军登陆,他一心一意的赶回建业,就为了争取最后获取利益的机会。

全琮这一撤,钟离牧稀里糊涂的就领兵占据了燕子矶南岸,然后在他的接应下,燕子矶北岸的王濬也带领四万步卒过江。

重新整理好军阵后,王濬和钟离牧一起率领水陆联军在江南登陆,向建业进军。

而这进军的一路上,王濬和钟离牧充分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一路进攻,与其说是进军,倒不如说是行军。

最终,两人在延熙十八年的初春,率领五万水陆联军,兵临建业城下。

第1254章 一统天下

一切都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就在王濬兵临建业城下后五天,建业城内的孙亮就下诏,执牵羊礼,出城献降。

这事儿,你别说是张溪,徐庶,又或者是朱然,陆逊……就是王濬自己都懵了。

堂堂灭国之功,就这么被自己给拿下了?!

这得是走了多大的狗屎运啊?!

其实吧,王濬是真的没想到,建业城会这么好打……好歹是堂堂国都啊。

虽然王濬也知道,如今的建业守备力量空虚,只有数千士卒守城……但按照一国国都的坚固程度,连王濬都做好了以命换命的强攻准备,预计至少也要半个月到二十天,才有希望破城。

甚至,如果进攻不顺利,或者朱然比预计的要更早的回防的话,王濬甚至考虑过,暂时后撤回长江边上,等待张溪,徐庶等人合军后,再想办法进攻建业。

可这才五天,王濬刚刚扎营,准备打造攻城器械呢……对方就投了!!

这事儿可做不了诈,六岁的孙亮都亲自出城了,全琮等官员也都挨个出城……耍诈可不需要这么下本。

而且,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王濬就算再怀疑,他也必须一口吞下……这可是贪天之功,再冒险也得拿。

因此,王濬直接在城外按照礼仪,代表大汉接受了孙亮的投降,然后领兵入城,向四方宣召东吴各地投降,同时快马加鞭,通报张溪。

王濬的脑子,在这个时候还是很清醒的,他并没有因为获得了灭国之功就骄傲自满,一边约束士卒,控制建业局势,一边赶紧的向张溪汇报,让张溪赶紧领兵来建业汇合。

一方面,张溪才是这次征吴的两位主帅之一,王濬虽然攻破了建业,但事后真的要算功劳的话,没有张溪的背书,以王濬在大汉的地位,他也不敢领这么大的功。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