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见山家大业大的,不在乎这点风险,要是人家都预定了还拿不出糕点,也太惹人笑话,就说:“就按这个数量做,你也跟大家说清楚,以后要买就要提前预定。”
“若是真剩下了,书院那麽多人,云府那麽多人,不怕吃不了。至于赔钱,做生意谁不冒风险,我好就好在我赔得起。”
方大厨一拍脑袋:“是我糊涂了!”
云见山笑笑说:“怎麽会,你为我考虑得如此周到,真是再好不过了。”
“好嘞,好嘞!云管事,我肯定把这事情办好!”
“多谢方大厨了。”
“应该的,应该的。”
方大厨很是感激,因为他是书院的厨子,云见山不好给他涨月钱,就把他家里人安排进了制作、运输糕点的人手里面,算是补了他帮忙卖糕点的酬劳。
其他帮忙卖糕点的书院杂役也是一样,云见山都让人安排了。
这样不让人吃亏的管事,谁不喜欢呢?
白菜
原以为云鸿安拿到钥匙就要开始搞事情, 不料半个月都快过去了,云鸿安依旧没有动静。
知道这人肯定在憋着坏,但既然云鸿安不作妖, 云见山他们也就懒得去想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书院被觊觎, 根本原因在于书院现在名声太弱,与其跟云鸿安这些小喽啰斗, 不如好好提升自己, 争取在书院大会扬名才是正道。
故这些天,云见山也没有閑着,跟随谢老学习此时书画的流行风格、流派,熟悉这个时代的笔墨颜料、纸张工具。
在书画一道上, 云见山天赋奇佳, 很多方面更是无师自通, 更有谢老这个理论派在一旁指导, 所以,云见山很快熟悉这个时代的书画风格。
凡事都讲求个因地制宜, 就比如餐饮,任你百般正宗、千般讲究,不去适应各地饮食风格作出改变, 也难以走出当地。
云见山想要扬名,自然得适应这个时代的风格, 好在这个时代风格比较自由, 云见山适应起来没有半分困难。
谢老挑了不少云见山的佳作, 说是準备送到文会上去扬名, 打响寒柏的名气。
与此同时,徐晨星也见到了云见山的画, 看完云见山的画,徐晨星终于明白谢老为啥会那麽帮云见山了。当然,对云见山一顿夸是免不了的。
这不今天从书院回来,云见山就是一路哼着小曲回家的,有谢老和徐晨星两个夸人小能手,云见山整个人被捧得不行,越发得瑟了。
系统也狗,不做好统,提醒他:“明天三月二十二,记得种地哦!”
又是逢二的日子,自从三月初种下土豆、黄豆和各种蔬菜后,后面的工作就轻松多了,浇浇水、除除草,十几个人说说笑笑、轻轻松松就搞定了。
空閑时间多,云见山带了不少吃食过去,三下五除二把活干完,就是野炊时间。
也亏得纪夫子最近心情好,要不然如此摸鱼,一个个的,有一个算一个全给他干苦力去。
有时候运气好,逢下过雨的好日子,那更是轻松,水都不用浇。
不过明天的劳动课可不轻松,明天要準备载红薯,栽红薯需要起深垄,这可不是轻松活计。为此,云见山特意弄了个犁,要不然纯靠人力挖地,太累了。
有犁就得有牛,不过大家都不会,就算是之前跟纪夫子游学的人也不会,那个村子太穷了,没有牛。最后是张全武承担起重任,去赶牛犁地。
牛哥也算给他面子,老老实实犁地,省了不少事。
起垄、栽种、覆土、浇水,大家干活也算熟练了,分好工就各自拿了农具干活,十三个人种半亩地,那是轻轻松松了。
栽完红薯,再把韭菜种上,今天的劳动课就算结束了。
云见山瞅了瞅天色,感觉要下雨,催促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回书院。
洛之源磨磨蹭蹭,丝毫不着急,因为他带伞了,还是被云见山瞪了一眼才老实去收拾东西。
路上果然下起了雨,云见山出门,招财特意带了伞和斗笠,徐晨星啥都没带,云见山就把斗笠给招财,自己和徐晨星同乘一把伞。
张全武拿着之前徐晨星给自己的伞,不得不感叹徐晨星套路够深啊。
秋昭抢了张全武带来的斗笠,去给没经验啥都没带的云允文送温暖去了。
云云文原本以为自己要淋雨回去,不料秋昭递过来一个斗笠,秋昭还贴心给他找了接受的理由。
quot不小心多带了一个斗笠,有些累了,允文可以帮我拿吗?quot
云允文接过斗笠,低声道谢。
秋昭笑笑,不说话,不再与他多说,转身走了。
云见山见状,问徐晨星:”秋昭这是在干嘛?“他可不信秋昭有那麽好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