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地板、擦干净桌面上的酒渍、把酒瓶子收到厨房里,再开窗散了下屋里沉淀的酒气,克莱尔忙完这一切,女管家威尔女士差不多就要去买菜了。
克莱尔把洗干净的抹布凉在厨房窗台上,拎起篮子,低眉顺眼地跟在威尔女士身后出了门。
玛丽街市集依然很热闹,不过,如今圣约瑟街区的管家们采购的范围已经不仅限于玛丽街酒吧街的熟食店发现市民们很喜欢把下酒菜端上餐桌当加菜甚至是主菜后,早上也会开门了。
克莱尔与威尔女士匆匆行到酒吧街时,排成一排的六家熟食店门前已然人流如潮。
大多数情况下,平民是很少愿意在外购买成品菜色的,因为自己在菜场买菜自己烹饪会更加实惠,但如果能买到又实惠又可口的成品菜,那么平民家庭的主妇也往往不会拒绝。
酒吧区的下酒菜不光是便宜量足,仿佛不要钱一般下的重(调味)料尤其符合平民主妇们的需求,两个铜币一盘子的土豆片配着面包就能让一家子吃一顿,可别提多省黄油果酱,重油重盐的口味还能让大部分家人都满意。
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喜欢吃原滋原味清淡食品的种族的(岛国人民其实比华夏人还滥用香料),如果哪个民族烹饪食物的方式十分原生态,那只不过是因为这个民族有文明的历史太短、人们没过上几百年好日子,饮食文化还没发展出来罢了。
女管家威尔女士吃过这里的熟食,她也认为这里的成品菜非常美味,但她并不敢把这种平民主妇趋之若鹜的熟食端上格里家的餐桌如果格里夫人知道威尔女士让他们夫妇吃两铜币一份的廉价菜,那么威尔女士的职业生涯就到头了。
幸好,这些新的酒吧区业主很知道城里中产人家的需求,适时地推出了价位远高于廉价菜的高级菜品。
威尔女士走到挤满各高级街区管家女仆的门店前,陈列柜上摆的菜色就与隔壁的平价店有很大的区别,当然,价格也是一盘菜的价格最低也比旁边的店贵五倍以上。
克莱尔小心地保护着装着餐具的篮子、跟在威尔女士身后挤到柜台前,威尔女士看中菜色,她便机灵地取出餐具,让店员盛放。
二十铜币买了一条香气扑鼻的河鱼(油炸后红烧的罗非鱼,地球冷冻产品),十五个铜币买了一盘茄子(后勤司优秀大厨汉克太太操刀的红烧茄子),二十二个铜币买了一盘方肉(就东坡肉),格里家这一天三顿的主菜就都有了。
小女仆克莱尔更加小心谨慎地保护着装了快一银币菜色的篮子,与威尔女士一起回到格里家。
接下来,威尔女士便开始为主人家烹制早餐。
撒上大量沙拉酱的蔬菜沙拉,煮上一份放了市面上流行的超浓缩香料(就是方便面料包)的玉米浓汤,切成片状的白面包片装盘,再将甜口的方肉分成两份,就是格里夫妇这对中产夫妻的标准早餐了。
格里夫妇入座前,管家威尔女士还没忘记在女主人的位置上放上一杯加了干果麦片的牛奶,又将报童送来的最新周报放在男主人顺手的位置上。
夫妻俩进餐时,站在旁边服侍的小女仆,视线总是忍不住往主人餐盘里的方肉飘。
主人家吃剩的东西是属于仆人的,可惜主人都很喜欢酒吧区熟食店的菜色,虽然吃相非常优雅、也没有出口半句对菜色的夸赞之词,但总是剩不下多少克莱尔只能闻个味道。
格里先生昨天才刚跟格里夫人斗过嘴,即使过了一夜也不太想主动与夫人说话,一坐下就把周报拿了起来。
才刚烦躁地翻到第一版,格里先生便忍不住咦了一声。
格里夫人大约是以为丈夫想找个由头让她主动出声和解,翻了个白眼,继续低头进食。
格里先生这会儿已经顾不上妻子是不是还在生气,他盯着周报上的头版内容,失态地张大了嘴。
这一期的因纳得立周报,头版头条的内容是:《惊世发现!因纳得立传说中的英雄遗骸在塔兰坦出土!》
超大字体的标题下,是几排加黑的文字:
两百年前不幸陨落的因纳得立英雄苏珊肯雷迪森,遗骨于日前被塔兰坦亡灵从塔兰坦荒原深处寻得,同被发现的还有苏珊的好友韦伯斯特杰克、托马斯布拉德、马修贝尔特!
市政厅已证实亡灵们发掘的遗骸属于这四位莱茵人民的民族英雄!
沉眠两百余年之久的传说英雄,重回因纳得立!
吸引眼球的黑字说明下,刊载的是一张清晰度很高的黑白照片,照片中,一群披甲持锐的、本地人都见识过的亡灵士兵,正走向一面孤零零地立在冰冻水泽中的石碑。
石碑上,刻着一列苍劲有力的字体:我们终将回到故乡。
第222章 苏珊传奇
格里先生从未听说过因纳得立有什么称得上是传说的英雄,他的书房里放的传奇类小说,主人翁要么是王都的天之骄子,要么是大贵族之家出生的优秀后代,而这些都跟因纳得立没什么关系
直到一百多年前,因纳得立还是个总人口不超过二十万的不毛之地,马匪猖獗、盗匪横行,仅有贵族们的农场庄园能保证基本的太平。
这种混乱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巴特莱斯家到来。
巴特莱斯家的先祖、英明神武的阿德拉一世赶走了上一家领主,养兵蓄马、消灭了领地内大部分的山贼强盗,因纳得立才算是从频繁的匪患中解脱出来,人口迅速繁盛,城镇也发展到了大领地应有的水平。
在因纳得立活得久一些的年长者们看来,阿德拉一世和二世都应当是因纳得立的英雄,但这种认知也就只在因纳得立领内能得到认同。
出了因纳得立,其它领地的人们可不认巴特莱斯家是谁没到五代的暴发户之家,也敢自夸先祖荣耀?先把伯爵封号弄到手再说吧!
因纳得立不配拥有荣耀,更休提什么英雄不英雄,这是格里先生在市政厅秘书司工作的经历告诉他的有大贵族背景的行商、与北城工厂区有生意往来的外地客户,来到因纳得立时,看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那种大地方的人来到小地方参观时稀罕轻浮的神态,是没法儿隐藏住的。
格里先生从城市去到乡下、看望居住在小镇上的父母时,他对镇上的人和街道,也是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也正因如此,格里先生才会将他的儿子送到王都去上学虽然念的只是三流私人学院,但那好歹是王都的学院,至少能让他的儿子认识一些大地方的人。
在因纳得立领地内,有着五十金币的高额年薪和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的格里先生,是从未为自己出生于因纳得立而自豪过的,他的家乡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值得夸耀的地方。
过着这种习以为常的人生的格里先生,看到周报上头版头条那满篇的对因纳得立传说中的英雄赞誉之词,可别提多惊愕。
周报第二页,是三张清晰度都相当高的黑白照片,呈现的是亡灵们找到四位英雄骸骨时的场景。
除照片外,还有大量的文字说明,比如第一位在石碑附近等待同伴两百余年的韦伯斯特,在发现他的照片下讲述了他的生平经历,如何在两百多年前的新历801年应征参军,如何在巴赛洛河河畔英勇作战,如何奋不顾身参与诱敌行动、为了保护莱茵王国而拼上性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