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厥军本就被罗通杀破了胆,苏定方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士气全无,顿作鸟兽散,仓皇逃命,两支大军合围上去,砍菜切瓜一般。
没多久战斗结束,罗通策马来到苏定方跟前问道:“苏将军,你怎么在这儿?”
“说来话长,楼兰本就缺粮,被突厥兵围十天有余,更是紧缺,这不,好不容易击溃突厥,出来寻粮,盯上了这支运粮队,没想到罗将军先一步下手,您看这粮食?”苏定方有些为难地看着罗通。
按照潜规则,见者有份,先动手拿大头,苏定方后一步动手,只能拿小头。
罗通不在意地摆摆手,一边追问道:“自己人无需客气,都拉走吧,阳关被突厥占领,七屯城背后受敌,恐抽调不出兵力支援,楼兰能否守住?”
“守不住也得守,大不了一死,少主重托不可负。”苏定方郑重说道,忽然想到什么,神情一紧,补充道:“突厥援军很快就到,此地不宜久留,另外,我方斥候发现三万突厥骑兵直扑向楼兰城,必须尽快赶回去主持大局。”
“带上战利品快去,我也得回去了,突厥后续大军既然没放弃攻击楼兰,现在又拿下七屯城堵死我方退路,肯定会攻打七屯,这是想将你我全部合围,吃掉,好大的胃口。”罗通虎目一凛,一拉马头就要走。
“罗将军,可有少主消息?”苏定方赶紧喊道。
“昨天收到消息,已经抵达张掖郡,张掖郡听说被吐蕃拿下,屯兵十万,想要突破恐怕需要些时间,苏将军,一旦楼兰守不住,可退兵七屯再战,不可死守。”罗通叮嘱道。
“谢罗将军,不过,少主将楼兰交给兄弟,岂有退兵之理?唯死耳!”苏定方郑重抱拳一礼,指挥手下收拢战利品。
没多久,两支大军匆匆而去,只留下满地突厥尸体。
……
太极殿。
西线各州战报雪片般飞来,大殿内文武百官低头不语,一片愁云惨淡,这两年大战不少,高句丽、吐蕃,北方之乱,每一件都异常凶险,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让人为难。
房玄龄扫了眼众人,看到台上李二投过来询问目光,赶紧出列说道:“圣上,诸位同僚,吐蕃还在边境,虽然攻下金城郡,但并没有攻入大唐腹地,些许边患而已,无须自乱阵脚。”
魏征也出列喝道:“一个边患就吓得诸位大臣如此紧张,简直丢人。”
“魏大人。”一名老臣出列,不满地说道:“魏大人言之过及,我等并非紧张,更谈不上害怕,而是朝廷粮草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役。”
“可笑至极!”魏征瞪着一双老眼盯着对方说道:“高句丽一战,朝廷花费不足为虑,当初吐蕃一战更是忽略不计,两战皆为国战,而今不过边患之战,能花费多少粮食?”
“这……”
所有人神色变得古怪起来,纷纷看向李二。
李二也脸色微变,不满地盯着魏征。
魏征当然知道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在故意发难,有秦怀道在,朝廷用得着担忧吐蕃?大好人才偏偏排挤走,魏征心里面一直憋着一口气,毫不在意李二的目光,冷冷地继续说道:“依老夫看来,朝廷这两年过的太舒服了,两场灭国战,一场规模浩大的平乱,朝廷损失甚少,但缴获巨大,现在一点边患之乱就愁成这样,为什么?”
“为什么?”
所有人脸色复杂,当然都知道为什么,但谁也不能说出口。
房玄龄也同样心理憋着一口气,如果秦怀道在,吐蕃敢出兵?自己儿子用得着跑去西域厮杀?假装没看到李二看过来的眼神,低着头不语。
大殿顿时安静下来,多了几分诡异。
这一刻,文武百官忽然有些怀念秦怀道在的日子。
如果秦怀道还在朝廷为官,文官根本不用发愁粮草,也不用担心国破,更不用像这两天忙得不着家,可以继续吟诗作赋,继续喝酒寻乐,武将可以跟着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岂不快哉!
可惜没有如果!
李二见士气低迷,甚至有些厌朝罢政的迹象,心中一惊,真要是都辞官回家,躲避危险,就成了孤家寡人,哪怕三分之一的人离开,朝廷也无法正常运转,这江山岂不是要拱手相让?
一股好胜心涌上心头,江山都能打下,秦怀道能办到的事自己凭什么不行?脸色一肃,喝道:“诸位爱卿听令,太子建国,房相、魏大人和长孙大人辅政,协调各部准备五万大军出征所需粮草、兵器,两天后朕御驾亲征,退朝!”
说着起身,衣袖一甩,朝玉屏后方而去。
“这?”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乱了方寸。
房玄龄也不可思议地看着离开的李二,脸色复杂,魏征上来,低声说道:“圣上身体不便,这个时候当遣一大将领兵前往,岂能御驾亲征?玄龄,你我一同去求见圣上劝谏一二。”
“没用的,看不出来吗?圣意已决。”房玄龄苦笑道。
“可是……”魏征当然看得出来,更看穿李二不服输,在意气用事,如果身体没问题,魏征反而赞同这种做法,以强盛姿态,帝王霸道一扫朝廷颓势,可令天下万众一心,但身体有恙,岂能长途奔波,上阵厮杀?
越想魏征心中越担忧,小心地看看四周,低声问道:“可否举荐江夏王领兵,实在不行夔国公刘宏基也好,圣上绝不能御驾亲征,否则要出大事。”
“江夏王乃皇族,功高震主,如果再立新功,该如何封赏?你我臣子无所谓,但圣上那边怎么说?何况江夏王与秦怀道太近。”房玄龄反问道。
一席话问的魏征脸色发苦,难以接话。
房玄龄继续说道:“夔国公倒是合适人选,但圣上想重振威名,收拾人心,整肃朝纲,最好的办法就是御驾亲征,将来以胜利之威,无往不利。”
“可要是败了呢?”魏征焦急地问道。
“败了?”
房玄龄苦笑,看看四周无人,用只有魏征才能听到的声音继续说道:“圣上为国而亡,乃大义,能激发大唐民心军威,届时太子登基,收拾民心再战便是,哀兵必胜的道理你明白吗?”
“圣上……好手段!”魏征感慨一句,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房玄龄苦笑一声,见长孙无忌和太子说笑着走出大殿,身旁聚集着一批人,像是在商谈什么,叹息道:“时也,命也,一切终究如泡影!”
魏征也看着太子等人离开,心情复杂,喃喃自语道:“天下百姓何其苦,何止如此,何止如此……”
第643章 :兵临玉门关
“驾!”
“驾!”
一支大军沿着路狂奔,马蹄践踏,黄沙漫天,马背上人人风尘仆仆,疲惫不堪,但没人抱怨,一人双马轮换,就连吃饭也在马背上。
秦怀道一马当先,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眼眸布满血丝,大战已经开始,时间就是一切,必须尽快赶到玉门关。
紧跟在秦怀道身后的是安国公虽然年迈,到底是马背上长大的人,一路过来不输于任何人。
“报——”
罗武打马从前面冲来,靠近后猛拉缰绳。
“唏律律!”
战马嘶鸣,人立而起。
罗武顾不上安抚战马,双手抱拳道:“阿叔,前方三十里就是玉门关,据侦查的兄弟通报,玉门关已落入突厥之手。”
“该死,还是来晚了,汉王?”安国公怒气冲冲地看向秦怀道。
“传令,大军缓行,吃些东西恢复体力。”秦怀道果断说道。
“遵令!”罗武答应一声,跑向队后去传令。
大部队日夜兼程,累的不轻,一旦前方有埋伏,后果很严重,不得不防。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大军开始减速缓行,拿出干粮吃起来。
秦怀道拿出一块卤肉干吃起来,有些硬,只能慢慢嚼,一边说道:“安国公,没想到还是来晚一步,玉门关一丢,玉门关以南的敦煌城恐怕也落入突厥之手,一关一城如门栓锁死河西走廊西大门,而今丢失,局势很不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