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眼睛一亮,不可思议地看着秦怀道,真要如此,大家去授课没任何顾虑,但这简直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真的可以?
“本王从不撒谎!”秦怀道郑重点头。
“多谢汉王成全,谢汉王让天下女子有机会上学。”
杨妃等人郑重一礼,一颗心彻底放下,对汉王也多了些了解,愈发放心自己儿子跟着汉王了,一个心怀天下,关心儿童和女子求学的人,品行绝不会差,就连自己男儿李二都做不到为儿童、女子上学谋。
“交给你了,先把可靠之人召集好,等荷儿过来,有了银子,就在城内选一处地方把学堂办起来,先启蒙,至于以后课程,另行商议。”秦怀道看向豫章。
豫章欢喜地答应下来,领着众人离开。
秦怀道除了大殿,朝前而去。
负责护卫的锦衣卫赶紧跟上,小心戒备四周。
一路狼藉满目,到处都是污血和散落的刀枪,箭矢,好在尸体已经清走,看着没那么渗人,不知不觉除了朱雀门,顺着平康坊来到东市。
“汉王?”随行护卫队长担忧地喊道。
“无妨,长安百姓应当没人会谋害本王。”秦怀道不在意地说道,继续往前,别的人担心被刺杀,但秦怀道艺高胆大,也相信自己人品。
有装备精良的锦衣卫护卫,格外显眼,沿途不少百姓停下避让,小心观察,和相熟的人低声打听几句。
昨晚闹哄哄的,全城百姓都知道在打仗。
而今战斗结束,可见汉王已经打赢,这让大家很震惊,更多的是惊喜。
毕竟,汉王仁义,最是体恤百姓疾苦,能给百姓带来就业,谁不喜欢?
秦怀道没在意大家的议论,继续往前,不知不觉来到当初那铺子。
铺子已经关门,贴上朝廷封条,不用说也知道是李泰干得,秦怀道示意锦衣卫上前撕开封条,打开门一看,里面东西已经搬空,空荡荡的,一件家具都不剩,透着冷清,但货架子还在昭示着曾经的辉煌。
当初,从这个铺子出去的酒水、香皂等等,每天流水上万贯,整个长安城找不到第二家,成为传说,而今已经破败如斯。
秦怀道站在门口,心中满是感慨。
“汉王,您是汉王!”一个声音传来。
秦怀道回头一看,是一名赶车的老汉,有些眼熟,仔细一看,不由笑道:“刘老六,腿脚恢复的如何?”
“汉王还记着老汉,老汉参见汉王。”对方激动的赶紧停车,几乎从座位上滚下来,跪倒在地,拼命磕头。
秦怀道一个箭步上去,赶紧将人扶起,笑道:“刘老六,咱们不兴这个,你一把年纪了,这是让本王折寿,腿怎样?”
“应该的,应该的,当初有幸替汉王运煤,被劫匪砍了一刀,多亏汉王给的药,这会儿已经完全恢复,捡了一条腿,老汉在家给汉王立了长生牌天天供奉呢,谢谢汉王保佑。”刘老六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没事就好,家里可好?”
“好着呢,有汉王当初给的抚恤,家里两个小子也娶了亲,日子也算有了盼头,就是这两年汉王不在,大家日子难过了些,现在好了,汉王回来,咱们又有盼头了,老汉还能动,还愿意替汉王拉煤去,不知道?”刘老六看着憨厚,但也不失小老百姓的精明。
秦怀道当然也能看出刘老六的心思,不过是想赚点钱养家,能有啥坏心思?笑道:“煤肯定继续拉,但还需等几日,家中有余钱可以多买一辆马车,或者回头找县衙借贷购买,无需利息,等本王处理完战后事宜就办,你们也一样。”
说着看向街上聚集越来越大的百姓。
“谢汉王!”
“汉王仁义!”
众人激动地纷纷行礼,郑重,诚恳,由衷。
自古以来老百姓要求真的不多,只要上位者对他们好,他们就能将命掏出来。
秦怀道来东市的目的就是放风,让大家知道自己来了,好日子快到了,有利于稳定局面,看着更多百姓围拢上来,便大声喊道:“诸位,等过些日子,本王要修水泥路,需要大量用工,不算徭役,给工钱!”
“谢汉王!”
“汉王万岁!”
“汉王万岁!”
百姓们激动的纷纷作揖,大声道谢,山呼海啸一般。
这是源自骨子里的道谢,由衷的感激!
秦怀道举手下压,示意安静。
大家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听着。
秦怀道继续大声说道:“诸位,本王这两年不在,并不是不管大家,而是去了吐蕃,西域,而今,这两地已经被本王拿下,成为我大唐疆域,本王需要大量的官员治理地方,一个月后开科取士,无论你擅长经义、兵法、医药还是农耕、工匠,都可以来考,擅长一科,就考一科,本王根据成绩录取,委派官职,擅长多科的,就多考,考的越多,成绩越好,说明越有才华,本王不吝高位。”
“真的?”
“工匠也能考?”
“俺会种地,也能考?”
众人不可思议地喊道,眼中满是震惊——什么时刻可靠还能这样?
秦怀道却笑道:“考的内容很多,到时候大家看告示,只要在某一方面拔尖,就是人才,人才就该重用,而今大唐疆域扩大两倍有余,蛮荒之地什么人才都缺,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大家还等什么?”
“谢汉王!”
“汉王威武!”
“汉王威武!”
第970章 :言论发酵
秦怀道放出消息后回去,却让整座长安城沸腾起来。
所有人都在谈论秦怀道的讲话,修路大家已经不陌生,当初那条水泥路不少人参加,给的工钱足足的,还能卖粮食给用工之人,给的银子也足足的,不少人因此改变家境。
而今又要修路,大家的心思活泛起来。
没人担心拿不到银子,汉王做了那么多事,无一次克扣,拖延,名声都是实打实的银子堆出来的,绝对可靠!
老百姓谈论的是修路,读书人却都在谈论一个月后的科考,科考本该帝王特许,天子才有资格开科取士,但没人在乎这个细节了。
一个酒馆二楼靠窗的雅间里。
一身道服打扮的李淳风正小酌,一名清瘦男子男子进来,拱手道:“见过李兄,不知道李兄相召有何吩咐?”
“韩老弟有礼。”李淳风拱手还礼,做了个请式。
韩姓清瘦男子在对面坐下,李淳风给对方满上一杯,自己也满上,一边问道:“汉王在东市的讲话听说了吧?”
“听说了,也不知道真假。”韩姓男子随口说道。
李淳风举起酒杯,两人相视一眼,默契地一饮而尽,李淳风再次给两人满上,继续说道:“有相熟、可信之人在场,不可能诓我,汉王励精图治之人,有雄主之姿,大唐有救了。”
“那不正好?可以继续回太史局做你的将仕郎,李兄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更擅长阴阳之道,肯定能得汉王赏识,前途不可限量,小弟在此预祝李兄了。”韩姓男子笑道,举起酒杯。
两人一饮而尽,韩姓男子接过酒壶。
两人莫逆之交,惺惺相惜,自不会在意虚礼,李淳风继续说道:“志和老弟,汉王仁义之人,而今百废待兴,朝廷急需各种人才,汉王更是在东市直接公告天下,意欲招揽天下英才,机会在前,你墨门还不出山?”
“墨门情况比你想象中复杂,一言难尽。”韩姓男子苦笑道。
李淳风继续游说道:“好,抛开墨门不说,你呢?一身本事就此埋没,岂不可惜?你造的木鸟能飞天,木猫能捕鼠,特别是你所造床弩,更是能杀敌,不如献于汉王,造福一方,也能千古留名。”
“名声于我如浮云。”韩姓男子不在意地说道,见李淳风还想劝,继续说道:“木鸟、木猫不过是杂耍,博人一笑之物,至于床弩,汉王有雷霆之物,能轻松摧毁城墙,玄武门我特意去看过,匪夷所思,床弩过时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