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左下角出现本次L10的节目名,《竹》。
灯光亮起,原本一片黑暗的舞台变得清晰可见,十位绿衣少年傲立于舞台之上,宛如亭亭而立的翠竹。
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上也是一副翠竹图,水墨的图景与舞台上鲜明的色彩形成对比,更是衬得十位少年如同从画中走出。
他们是竹的化身。
音乐声响起,丝竹之音清幽空灵,飘逸又富有诗情,与身后的画卷缓缓相融。
【哇,好听!】
【是笛子吗?好像还有琵琶?古筝也有吧?】
【还有扬琴!】
【这是民乐集合吗?好棒啊!】
【早就听腻了那些电音,这些民乐听起来好舒服】
屏幕前的观众似乎感觉到迎面一阵微风,吹得竹叶轻摇,舞者们在此时动了。
舞蹈的动作并不大,衣袂翩跹间,似竹影斑驳,影影绰绰。
清风不断,管弦声疾,嘈嘈切切,风雨欲来,唯竹间少年,毫无惧色,傲骨挺立。
铮铮
金石之声急切,整个舞台上的灯光也好似得到指示,忽明忽暗,如在狂风中飘零。
少年们长臂一展,手中变戏法一般出现一把竹扇,哗的一声,竹扇齐齐展开,声音竟盖过风雨之声。
竹林,竹笛,竹扇,竹间少年以傲然之躯迎战狂风骤雨。
风雨愈狂,舞姿愈盛,无论风急雨骤,少年们始终不曾折下挺直的腰肢。
台下观众发出疯狂的尖叫,穿透屏幕也感染了屏幕前的网友,定力好的及时捂住了嘴,深陷其中的早已放声尖叫。
【啊啊啊啊啊没有我了!!好帅啊!!!】
【怎么能这么燃!!】
【这就是竹子的气节啊,坚韧不屈,挺拔刚毅!啊啊啊太感动了!】
【我来吹!天哪,怎么能把这些元素结合的这么好的,又燃又感动,既迎合了大家的喜好,又把传统的东西融入其中,太赞了!】
【是情怀,他们加了情怀,完全戳中我的点啊!】
弹幕飞速滚动,而进度条也在不断拖后,表演渐入尾声。
铮然的旋律不断拔高拔高再拔高,然而当它意识到自己无法战胜这片竹林时,于是风停雨歇,拨云见日。
而竹间少年也回归原处,依然苍翠挺拔,不争不抢,一派傲骨风流。
画卷缓缓收起,灯光渐渐暗下。
竹林寂然。
表演结束。
【妈的这就没了?再来一遍!】
【我看的浑身都发热,现在好想下去跑两圈!】
《竹》迅速登顶成为新的讨论话题,受到网友的一致赞誉,纷纷表示这支舞将现代舞和古典舞结合的恰到好处,有意境有内涵,完全吊打其他组合空有形式的表演。
【看完其他组的表演了,我只想说,还是一如既往的燃,但是对比竹一看,感觉好空虚啊,还是竹深得我心意】
【是的,看节目的时候就想到好多好多,从小到大听到的那些故事啊传说啊,哇,真的是一下子就戳到我心坎里了】
【刚去外网看了一圈,那边好多网友都表示没怎么看懂】
【233正常吧,毕竟文化底蕴不同,他们不了解竹子在我们文化中的地位,看不懂也是正常的】
【这是华国人能一眼看懂的东西,莫名自豪起来了2333】
【果然还是秦总牛逼啊,秦总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我太喜欢《竹》了,再去刷一遍】
【我承认《竹》是个很棒的节目,但是你们是不是都忘了这是个国际化的节目,光是华国人看懂有什么用,老外都看不懂没用啊,纯属自娱自乐啊】
【同感】
【?】
【????】
【当我打出?的时候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你有问题。】
【为什么要老外看懂?这个节目就是为了讨好我们华国观众才搞的吧,不要我们看懂要老外看懂,搞笑呢?】
【有些人膝盖骨真的是软的,明明都华国特供了,还想着洋老爷怎么看,告诉你,洋老爷看不看得懂,不care,我们自己喜欢买账就行!】
【莫吵了莫吵了,出大事了!】
【K国那边说《竹》抄袭他们!】
看到这条消息的网友们猛地一个激灵,抄袭?怎么回事?
好事分子闻风而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围观,这一通围观下来,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王座之路》不止在华国大受欢迎,在外网也有一定的热度,盯着看的人不少,看过之后也乐得凑在一起讨论,结果这一讨论就讨出了事。
本来大家和乐融融地在讨论本期的节目,《竹》自然是话题中心,不管懂不懂华国文化,就冲着独特的画风和精巧的构思,都值得大家费一番口舌,当然,更多的是在讨论《竹》的象征意义,但就在讨论渐入佳境的时候,不和谐的声音跳了出来。
一位K国网友指责《竹》里使用的扇子元素抄袭了他们国家一个组合的MV,并贴了MV里的截图,里面的男团手中同样也有竹扇。
该名网友义愤填膺地表示这是他们K国的东洋风,华国人不要脸抄袭他们,必须立刻向全体K国人道歉!
紧接着,有更多的K国网友跳出来表示支持,他们在各处的讨论版块出征,誓要为自家人讨个公道回来。
这真是震撼了我全家。前去围观的华国网友顶着一脑门的问号,友好留言。
【不是,这就要圈地了吗?虽然我历史不太好,但是我也知道有关华国折扇的最早记载在公元五世纪,请问那个时候你们开化了吗?】
【抄袭你们?爸爸用爸爸的东西,儿子跳出来喊抄袭?我惊到了】
【东洋风?好大的脸,谁给你们的脸?这是正儿八经的华夏风!】
【怎么你们老是喜欢偷东西啊,偷就偷了,还要装成是自己的,你们没有羞耻心吗?】
华国网友一下场,那些上蹿下跳试图给外国人洗脑的K国网友一下子炸锅了。
你就抄了你就抄了你就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