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193章 半步真天子!许攸懵了,杨彪竟是天

第193章 半步真天子!许攸懵了,杨彪竟是天(1 / 1)

第193章 半步真天子!许攸懵了,杨彪竟是天子内应

崔琰离开之后,郭嘉就从偏殿走了过来。

一到宣室,就急迫的问道:「陛下,如何?」

刘协心知郭嘉和他一样,与区区三千虎贲军精锐相比,更在意的是郑玄本人。

他脸上露出笑容,说道:「郑玄的确尚在邺城。」

郭嘉闻言,心中大喜,激动的说道:

「郑康成学究天人,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儒家经典。他所着的《六艺论》,《郑氏周易注》,《毛诗传笺》,《天文七政论》,《中侯》广受士林追捧。臣亦不例外。」

「若能得郑大家相佐,天下士人必将蜂拥而入。」

郭嘉对郑玄的着作信口道来,俨然一副小迷弟的模样。

这更加让刘协意识到郑玄在士林中的地位。

他略有担忧的说道:「郑康成名誉天下,门人弟子无数,朕却是不能对他用强。倘若他不愿出仕辅佐朕,如之奈何?」

按照他所知道的历史,郑玄最广为后人所知的并非他所着的儒家经典,而是他守节不仕!

此人求名不求官,一心一意扑在着书讲学上面。

黄巾之乱爆发后,他屡次拒绝朝廷徵辟,不愿踏足仕途。

中平二年,大将军何进为了笼络人心,强行徵辟他入朝为官。

结果他拒不穿朝服,仅仅隔了一夜,未等授予官职就逃走了。

中平四年,太尉丶司空丶司徒,三府先后两次徵辟他,也遭拒绝。

后将军袁隗名望如日中天,表举他为侍中,依旧被拒。

中平六年,灵帝驾崩,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权势滔天,依旧没能让郑玄入朝为官。

建安三年,汉献帝徵辟他为大司农,位列九卿。谁知郑玄刚抵达许县,就藉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

去年,袁绍设宴四方,以天子名义徵辟他,也被断然拒绝。

先后拒绝灵帝丶何进丶三府丶袁隗丶董卓丶袁绍丶献帝……

因而,在刘协心中,郑玄可不会如同其他臣子一般,一听到天子徵辟,就屁颠屁颠跑来效力。

他也不认为自己虎躯一震,就能散发出王霸之气,让郑玄纳头就拜。

「陛下万不可对郑大家用强!」郭嘉吓了一跳,连忙说道:「郑大家不仅在士林威望极高,在民间亦是如此。」

刘协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看过史书,自然明白郑玄在民间的威望同样吓死人。

史书明确记载,建安元年,郑玄从徐州返回高密,路上遇到大批黄巾贼。这些贼子非但没有抢夺郑玄的财物,还对他十分尊重。

可谓是「见玄皆拜,相约不可入县境」!

在黄巾肆虐期间,高密一县,竟因郑玄一人,而未遭受劫掠!

这等威望,谁敢欺他,那就是自绝于天下。

这也是郑玄之所以能屡次拒绝灵帝丶献帝两位皇帝徵辟的底气所在。

刘协叹道:「如此,只能请孔文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可孔文举也不一定能说动他。」

孔融和郑玄的关系十分不错,曾经为郑玄的独子举孝廉。

若孔融都不能说动郑玄,那刘协也没办法了。

郭嘉同样叹了口气。

面对郑玄,他也无能为力,想不出任何办法。

「罢了!一切随缘,尽力而为便可。」

刘协挥了挥手,跳过这个话题。

拉着郭嘉商议如何利用崔琰,来坑一波袁绍。

两人就具体细节以及实施方案,探讨了将近两个时辰,确保只要袁绍上当引兵而来,就绝对能让他栽一个大跟头。

「陛下此计,臣深感佩服。此计若成,冀州十郡,至少有五郡要复归汉土!」

郭嘉眼中精光湛湛,既兴奋又感慨。

他也没想到,短短两年多时间,天子的心机谋算,就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但他又隐约有些担忧。

天子工于心计,可不是好现象。

日后天下一统之后,必将是个专于帝王心术之人。

「奉孝过誉了!」

得到郭嘉的认可,刘协龙颜大悦。

这几年的韬略,总算是没有白读。

他偶尔也能想出一些计谋了。

郭嘉按下心中的担忧,道:「陛下,臣有一大才,特向陛下举荐。」

「哦?是何大才?」刘协顿时来了兴趣,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麽长时间以来,郭嘉拢共就向他举荐了一位大才,那就是司马懿。

没想到今日又举荐了一位。

能入郭嘉的眼,自然不可能是无能之辈。

郭嘉脸色略有古怪,道:「此人姓杨名修字德祖,乃杨震玄孙,太尉杨彪之子。」

「杨修!」

刘协心中大惊。

他怎麽跑来邺城了?

袁绍四世三公,杨修家世丝毫不差,甚至更强!

自杨震到杨彪,四世太尉!

除此之外,杨修还和袁家有着极大的渊源。

他是袁术的亲外甥!

「太尉杨彪,此时尚在许县,为曹贼蒙蔽。杨修如何会来邺城为朕效力?」

郭嘉摇了摇头,道:「此事杨修要面见陛下方说,臣亦不知。」

刘协沉吟片刻,虽然有些担忧杨修会识破他的身份,但终究还是不想错过他这样的大才。

更何况,这里是邺城。

即便被杨修识破了,大不了就将他暗中杀了!

传令道:「宣杨修觐见!」

宣室外的高览领命,立即遣人去招贤馆带杨修入宫。

约莫一炷香时间之后,杨修走进了宣室。

见到天子,他强行压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恭恭敬敬的行大礼参拜。

「臣杨修,参见陛下!陛下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刘协细细打量了一会这个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杨修。

二十岁出头,浑身上下一股书生气,看上去十分儒雅。

这位家世显赫的大才,他如雷贯耳。

曹操对他的才华自愧不如,卞夫人称他有盖世文才,曹植夸他高视于上京。

性情刚直高傲,好侮慢权贵的祢衡都赞他「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馀子碌碌,莫足数也。」

「平身!」

「谢陛下!」

杨修起身之后,暗中用馀光偷偷打量天子。

越打量,越是认定心中的猜想。

刘协第一次见到汉献帝的近臣,生怕他问出一些有关汉献帝的隐私问题,于是屏退了郭嘉。

不给杨修发问的机会,先发制人道:

「德祖,几年未见,杨公在许县可还安好?」

杨修连曹操的心思都能精准无误的猜到,何况是刘协?

立马就知道这番话的言外之意。

连忙说道:「回陛下,臣父亲遭受蒙蔽,不知陛下迁都之前,便已被偷偷送往邺城。

如今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奈何曹贼势大,无法脱身。因而特意命臣赶赴邺城,以供陛下驱使。」

刘协闻言,顿时大吃一惊。

他对外宣传的那番说辞,杨彪竟然信了?

不对,杨修所说的是,有人偷偷将他送来邺城。

并且这种说法,得到了杨彪的认可!

大惊之后,又是一阵大喜。

若能将其坐实,那他身份上的破绽,又将减少。

可究竟是谁传出这样的说辞?

刘协来不及仔细思考,得先应付眼前的杨修。

此时他的演技已臻至化境,脸上动容的神情说来就来。

「深陷贼营,真是苦了杨公。」

杨修见刘协满脸感动的表情,重重的松了一口气,神情肃然道:

「一切都是为了大汉!臣父亲从不言苦,也不觉得苦!」

刘协点了点头,道:「德祖既来邺城,日后便跟在御史中丞郭奉孝身边做事吧。」

「谢陛下!」杨修叩谢之后,又道:「陛下,与臣同来邺城之人,还有车骑将军董承之子,国丈伏完之子,以及曹贼帐下的陈群。他们此行的目的,都是为了确定陛下的身份。」

汉献帝的近臣,甚至曹操都遣人来邺城确认他的身份,这倒是出乎刘协的意料。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曹操那里,一定出现了什麽意外。

这个意外,与杨修方才所言「陛下迁都之前,便已被偷偷送往邺城」有关。

不管这个说辞是如何来的,又是谁传播出来的。

但对刘协而言,这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若利用得当,甚至比得到孔融的认可还要关键!

刘协问道:「他们此时人在何处?」

杨修如实回道:「均已返回许县。」

正待刘协还要追问一些细节,高览在殿外喊道:

「陛下,光禄勋加急密信。」

杨修非常自觉的躬身行礼:「陛下,臣先告退。」

刘协点点头,正好他现在消息过载,还没想好如何利用杨修带来的消息。

「你且下去,过两日朕召你进宫。」

杨修退出宣室之后,高览拿着贾诩的密信走了进来。

刘协展开一看,与公孙瓒如今的处境有关。

公孙瓒的底蕴,终究远远不及袁绍。

即便有甄氏暗中提供支持,依旧损失惨重。

为了达到同时消耗公孙瓒与袁绍兵力的目的,甄氏的支持始终维持在一个让公孙瓒不至于兵败的程度。

如今,贾诩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进一步消耗双方兵力。

提议让甄氏供给双马镫和马蹄铁。

并配合张辽的大军,出其不意,一举消灭袁绍的冀州军。

刘协思考了良久,认为可行。

「正好朕也在邺城给袁绍设了一个坑,配合贾诩的动作,真有可能出其不意歼灭袁绍的冀州军。」

……

与此同时。

许县,司空府。

曹操从宫中回来以后,陈群向他禀明了伏完和董承府上的情况。

「伏德和董熙皆已返回许县。」

「不过董承和伏完当时不在家中,听管家所言,他去了杨彪府上拜访。」

「想来应该是杨府发生了些什麽。」

陈群把自己的见闻如实道出。

听到董熙丶伏德二人皆在府上,曹操对两人的疑心打消了不少,但对杨彪的怀疑则成倍增加了。

「杨修这一个月来都抱病在家,实则暗中去了邺城;现在董承丶伏完的儿子都回来了,而杨修却不见踪影,那掉包天子之情肯定就是杨彪一手谋划的!」

「董承和伏完去杨彪府上想来也是因为此事,怕是去找杨彪讨一个说法。又或者是密谋对付我。」

曹操心里迅速分析得出了结果。

他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在幕后谋划一切的人正是杨彪,不过还缺乏最后一环关键证据,需要等荀彧他们把结果带回来。

「长文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曹操对陈群说道。

陈群行了一礼,起身离去。

他前脚刚走,许褚后脚便过来向曹操禀报:「主公,光禄大夫他们已经从杨府回来了。」

曹操眼睛一亮,快步走出书房。

没一会儿就来到了大堂。

荀彧丶荀攸丶许攸三人已经在此等候,见到曹操,荀彧直接开口道:「司空,我们已经去杨府拜访过了。」

「杨公说今早派人带着杨主簿去许县百里外的一座道观求医,因而杨主簿如今不在家中。」

荀彧说的正是杨彪给出的理由。

对他而言根本没有交恶杨彪的必要,他也不愿如此为之,用这个理由向曹操交差即可。

至于曹操信不信丶杨彪后续又会不会被,那就和他无关了。

「去道观求医?」

曹操稍愣,随后眼中闪过一抹阴沉。

如此拙劣的理由,当他是三岁小童吗!

哪怕编都不肯编的像样一点?

尽管心中根本不信,但曹操没有当面斥责荀彧和荀攸调查得不仔细。

这两人,尤其是荀彧,始终打着汉室忠臣的名义。

点头道:「原来如此,那就让他好好养病吧。」

荀攸也看出了曹操的心思,主动说道:「大司空,若无事的话,我们就先告退了。」

「好,一路慢走。」

荀彧和荀攸双双离去。

他们一走,曹操的脸就冷了下来,看向许攸,问道:「子远,你可察觉到了什麽端倪?杨德祖当真不在府上麽?」

他明白荀彧和荀攸可能不想交恶杨彪。

也可能想保护杨彪。

所以他才把许攸也一同派了过去。

许攸笑道:「如此浅显的事情还需要问我?阿瞒伱心中不是已经有答案了麽。」

「荀彧和荀攸这叔侄两人各怀心思,对你的吩咐也是敷衍了事,根本就没想过探寻到底。」

「我算是看出来了,杨修不是最近不在府上,他估计从那日称病开始就不在府上了,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许攸一边踩荀彧两人一边道。

他也很好奇杨修去了哪。

听到这里,曹操心中再无怀疑,咬着牙道:「好!好!果然就是杨彪!就是他将天子掉包送去了邺城!」

「什麽?」许攸吃了一惊,正在喝酒的他差点被酒水呛住,抬起头愕然地看向曹操。

「什麽掉包天子,阿瞒你什麽意思?」

他被曹操这番话说懵了。

曹操如今已视许攸为心腹,所以他也不打算继续跟许攸隐瞒了,沉声说道:

「一个月前我派陈群去了一趟邺城,让他亲眼分辨一下天子的容貌神态,结果他在路上的碰到了杨修丶伏德以及董熙三人。」

「可眼下陈群丶伏德丶董熙都回到了许县,唯有杨修一直未归,这说明什麽?说明杨修留在了邺城!」

「也就是说杨彪早就知道许县天子为假丶邺城天子为真,幕后操控一切的也正是他!」

「是他在迁都之前,就将天子掉包并送去了邺城!」

许攸神色呆滞,手中的酒葫芦也随之掉在地上,里面的酒水洒了一地,但向来嗜酒如命的他却根本没心思在意。

因为现在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回荡——

「是杨彪……将天子送去了邺城?」

许攸咽了一口唾沫,明明百杯不醉的他,现在却感觉自己像是喝醉了酒一样,眼前有阵阵晕眩之感。

一切都说得通了。

为什麽天子会突然出现在邺城,为什麽两位天子长得一模一样,原来背后是杨彪在谋划!

这个老家伙和他一样也是隐藏在曹操手底下的内应!

那他今天……岂不是害了杨彪?

许攸心里忍不住开始慌了,他只是想把水搅浑,顺便离间荀彧荀攸和曹操,没想到竟误伤了汉室忠臣!

早知如此,我应该帮忙隐瞒的!

这下可如何是好?

许攸心中焦急,主要是天子也没跟他说过杨彪是内应。

要是因此害了杨彪,天子必然不会放过他。

杨彪可是比他还忍辱负重的大功臣!

「子远,子远?」

曹操没想到许攸的反应会如此之大,连酒葫芦都吓掉了,于是伸手在他眼前挥动了两下。

许攸回过神来,弯腰把酒葫芦给捡起来,压下心中的忧虑说道:

「真是没想到杨彪会隐藏得这麽深……阿瞒你现在打算怎麽处置他?」

「我要去当面拆穿他,逼问他是否还有同党!」曹操的眼中带着愤怒之意,咬牙切齿道:「这条老狗把我当猴耍了两年半,是可忍孰不可忍!」

「子远你随我一同前去,眼下事实确凿,证据齐全,我倒是要看看这老狗该如何辩解!」

反覆被戏耍丶迷惑,如今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幕后真凶,他定要好好发泄心中的怒火,否则念头根本通达不了。

言罢曹操就直接起身而出,让许褚点齐甲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杨彪府邸。

许攸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前去。

这下……麻烦大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安静的敌人 从芝诺龟开始 路的期盼 重生之玩表人生 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 待从前 夫郎家的抠门赘婿[种田] 快穿:虐完男主,我哭着重走攻略线 顾少难撩只好用上超能力 开局八百海贼大军